智能交通系统第三章V2
●应用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可降低成本 ● 缩短研发时间
● 拓展业务范围
● 增强系统性能并降低风险
● 保障开放性接口并形成可互换产品之间的竞争
● 交通部门可以通过标准选择多家厂商的产品来提高 智能交通系统的效能,并实现州与州之间的通用性和兼 容性。
⑺规划评估
●保障实现智能交通系统远景规划和发展目标的关键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
●大都市区、乡村和商用车辆智能交通系统基础设施的 集成开发 ●评估和测试智能车辆技术
● 重点是在提高智能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和车辆应用的研 究和技术能力。
⒈美国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目标
●在从1998年开始的五年中,美国运输部将继续进行基础设 施的开发和车辆研究,以达到提高效率及保障安全的目的 ●发挥集成化智能交通系统在大都市区和乡村地区客货交通 领域的应用能力; ●加强联邦、州和地方运输部门管理者对智能交通系统在整 个交通运输规划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保证智能交通系统有续 地发展;
●车队管理系统 ● 电子付费
●旅行者信息等
研究工作进程表
推出智能交通系统开发分析系统2.0版,确定电子智能卡 规范 2000 推出交通软件集成系统5.0版 完成三项自适应控制系统 软件原型 完成车队管理专家系统第一阶段研究 出版美国残疾人法 案导则 推出运输无线应用技术导则 2001 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持系统,确定需求响应算法 开发地区电子收费系统模型 2002~2003 完成动态交通分配算法的开发和测试 开发TRANSIMS和自适应控制系统, 开发和测试动态控制系统 1999
⒉智能交通系统的任务
●提供运输服务的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与协作 ●运用管理技术来监控运营状况 ●提高与用户的通信水平
⒊交通现状分析
● 交通流、服务水平、运行速度、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据及堵 塞情况分析 ● 公共交通运输
⒋未来交通发展
●必须预测今后二十年内的交通量,利用现有可获取的 交通量信息来预测研究范围内的具体交通量增长情况 ●大部分道路的交通量都将增加,但道路能力未提高 ●服务等级将恶化,预计具有较高增长率的线路将恶化 至F级 ●相应的运行速度下降 ●重发性交通堵塞在现有基础上增加
⑷设立奖励基金
●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奖励基金计划 ●商用车辆智能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奖励基金计划 ●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奖励基金计划主要用于集成智能交通系 统部件,形成通用性的系统,并促进公共和私人机构的合作 ●商用车辆智能交通系统基础设施计划旨在研究和开发信息 系统以支持商用车辆信息系统和网络 在以下三个领域发挥其作用 ●安全信息交换 ●资格证书管理 ●电子监查等 6年预算拨款中,奖励基金数额达6亿7千9百万美元。
● 减少建设项目的重复建设和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 ITS规划是在分析用户需求和相应的技术基础条件下 ● 确定出ITS系统发展的战略目标 ● 完成ITS的总体概念设计 ● 确定出今后发展及保障目标实现的相应战略措施
智能交通系统规划意义
● ITS规划是在发展ITS前首先要做,而且是必须重点做 的工作。 ●ITS涉及众多领域和部门
● 专业技能培训计划进程表
● 基金计划一览表 ● 评估工作进程表 ● 规划效益成果一览表 ●研究方案等 ● 使规划能按照时间的推移不断得以实施。
大都市区研究规划
●针对新一代交通和运输管理技术进行应用研究 ● 包括交通管理和运输管理方面研究 ●自适应控制系统 ● 动态控制系统
● 出行分析和模拟工具
● 人的因素
●公众与私人代理机构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就必须解决 法律、法规、技术及用户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公众意识到ITS技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则会强烈反对 施行ITS
●信息差异,信息必须在所有用户中平等地传播
6.ITS功能需求
⑴技术功能领域(七个技术功能领域)
●道路监控同时可获得一系列的交通数据,包括:速 度、流量、密度、运行时间、车队长度以及在某些情 况下公交车辆和运输车辆的状况等。 ●通信包括运输系统内车辆与基础设施间各要素间的 一切信息的传递(如声音,图像和数据的传递等) ●出行者界面可使出行者与ITS系统实现互动,使交通 管理中心数据更新或从数据库获取信息 ●监控战略是指施行TMC以助于监控基础设施,使得 交通流畅通,或有助于提高旅行者的安全。
●突出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化的重要性
●通过在一些大都市区开展试点开发项目来提高交通运 输效率并建立不同部门间良好的协作关系 ●提高对集成的智能交通系统服务功能的认知程度并鼓 励公共部门人员建立辅助体系框架。 ●美国运输部与产业部门进行合作开展全国性的技术活 动来推广最新的智能交通系统技术
●从规划评估成果中得到的效益报告已被整理成报告和 手册分发给相关企业。
● 我国的ITS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规划方法的研究更 是刚开始
●“自上而下”规划模式(如美、日) ● “自下而上”规划模式(如欧盟)
3.1.1美国国家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美国的ITS规划采用了“自上而下”的开发模式 ● 开发初期美国集中了国内的各种力量,并在政府和国会 的参与下,成立了ITS的领导和协调机构
美国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目标
●促进地区合作和进行智能交通系统运营规划; ●提高对专业资源的有效性应用;
●增强智能交通系统在开发、运营、和维护方面的技术力 量;
●于2003年9月30日之前在大部分州全面开发商用车辆信 息系统和网络。
⒉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结构
●智能基础设施计划包含三部分内容:大都市、州或乡村智 能化系统和商用车辆应用 ●智能车辆包括轻型车(客车、小型汽车和轻型卡车)、客运 车(公共汽车)、商用车(卡车和州际车辆)以及特种车( 紧急车辆、警务车辆及公路维护车辆)在内的各种车辆的智 能化,从而发挥智能交通系统潜在的安全优势。 ●智能车辆集先进的安全、导航和通讯技术于一身,体现了 安全和以人为本的目标。
⑹保障与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 架和标准的一致性
●要求所有从公路信托基金(包括公共交通基金)中获得资金 支持的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 架和标准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注重智能交通系统的集成化
●标准则注重各系统部件的互联和实现通用性方面
保障与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 和标准的一致性
●开发智能交通系统新一代技术 ●挖掘智能交通系统的潜在优势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⑵加速标准制定工作
●交通部门寄希望于所建立的系统具备与其它系统交 换相关数据的功能,并期望不断提高智能交通系统基 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出行者期望所购买的智能交通系统产品能够可靠有 效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标准对于实现互换性和兼容性以满足 以上需求至关重要 ●标准定义了系统部件如何在整个国家智能交通系统 体系框架中相互联接和相互作用
3 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深圳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4学时
3.1国外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必须首先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 系统的规划和整体的布局,这样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有 条不紊,分步进行
●依据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所处建设阶段的实际情况
●争取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同步进行
⒋规划方案
●大都市区智能交通系统基础设施 ● 乡村和州智能交通系统基础设施 ● 商用车辆智能交通系统基础设施 ●智能车辆
● 规划提出了要达到的目标及需要采取的相关措施
●通过八项规划策略阐明了不同规划目标的实现过程
规划方案细化
●在每个领域规划中,对各项内容进行了细化
● 制定了研究工作进程表
● 标准制定进程表
3.1.2 美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美国新奥尔良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为例,说明智能交通 系统规划的过程。规划面对问题: ●许多线路在交通高峰期运力不足
●拥塞地段事故发生率比较高
●交通高峰期间拥堵状况严重影响了紧急事件的响应时间
●交通信号及其系统都需更新
●在交通高峰期进出州际线路的交通拥挤状况会影响到市 内街道的拥挤状况
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结构
●智能交通系统的产品和服务应是无缝集成化并具通用 性等特点。 ●将智能车辆与智能基础设施综合运用以发挥更大能动 性并为出行者提供安全服务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包括智能基础设施和智能车辆两部分内容。在不久的将 来,基础设施和车辆将被综合运用以发挥更大能动性并为出行者提供安全服务
智能基础设施 · 大都市区 · 乡村/州 · 商用车辆
⑸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
●提供了实践工作经验及如何从管理和技术角度来实施 智能交通系统 ●当前的目标是如何在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中应用智能交 通系统体系框架 ●如何应用软件及通过联邦政府援助来开发智能交通系 统技术 ●对诸如通讯、创新资金、公共/私人机构合作、总体实 施规划等方面也需要提供指导方案。
●如电话问询、技术书籍、服务商咨询、面议及现场咨 询等
交通状况现状与未来对照
特 征 现 状 公里数 所占比例 97.72 27.2% 22.37 6.2% 将来状况 公里数 所占比例 139.97 38.9% 24.15 6.7%
重发性交通堵塞 非重发性交通堵塞
⒌体制问题及需求
●体制问题
●ITS技术的施行将产生的许多变革都与体制有关
● 政治及法律关注点
规划主要步骤
●确定智能交通系统目标 ●智能交通系统的任务 ●交通现状分析 ●未来交通发展 ●体制问题及需求 ●功能需求
●用户服务需求
●智能交通系统执行计划 ●成本效益计算 ●运行计划
⒈确定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明确ITS技术如何用于提高新奥尔良地区交通系统的 安全、效率和运能 ●其研究结果将形成一份ITS战略发展规划 ●以指导新奥尔良市努力改进全地区的交通状况
智能车辆 · 轻型车 · 客运车 · 商用车
⒊规划策略
●开展研究 ●加速标准制定工作 ●提高专业技能 ●设立奖励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