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德的实证主义与社会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与社会学


数学
天文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社会学
力学
生物学 生物静力学 (解剖学) 生物动力学 (生态学)
动力学
静力学
社会学 社会静力学 社会动力学
谢谢观赏~
达到现代理智水平的人必然相继经过三个阶段:
童年时期
→ 神学家 青年时期 → 形而上学家 壮年时期 → 物理学家(即实证科学家)
各门科学在整个体系中的顺序的两大原则:
一是必须根据各门科学所研究的现象本身的现实 关系进行自然的分类,也就是根据各门科学对象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不同程度、产生的先后和相互 之间的依存性来安排其次序。 二是既然人类理智发展的规律已经说明,每一个科 学分支都相继经过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种不 同的理论状态,那么各门科学在实证科学体系中的 序列就是由它们相继摆脱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支配, 最终达到实证状态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
孔德的“实证主义”和“社会学”
10217070318 梁佳
奥古斯特· 孔德(Auguste Comte)




代表作: 《社会重组所必需的科学 工作计划》 《实证哲学教程》 《论实证精神》 《实证主义概观》 《实证政治体系》 《主观的综合》等
《社会重组所必需的科学工作计划》
当时的历史背景


这种秩序,就其性质来说,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条 件:一是学理的,二是历史的;首先必须承认二者 必然汇合到一起;前者在于按其次第互相依存 的关系来安排学科,使每一门学科都以前一门 学科为基础且为后一门学科做准备;后者规定 按其实际形成的进程进行安排,总是由古及今。

——孔德:《论实证精神》
孔德所认为的学科次序
以国王为核心 的封建复辟运动
•倒退的
革命人民反抗王朝复辟和新贵族专权的活动
•无政府主义
孔德提出的实证哲学的宗旨
首先,运用实证哲学提供的合理方法,发现人类 精神一般发展的历史规律,清除神学和形而上 学的有害影响; 其次,以实证哲学指导教育体系的改造; 再次,以实证方法推动各门科学的进步; 最后,以实证哲学作为改造社会和重建社会秩 序的基础。


自培根以来所有优秀的思想家一再指出,除了 以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知识之外,没有真实 的知识。… …一切实证的理论必须建立在观察 的基础之上。


——孔德 《实证哲学教程》第1卷
新哲学精神不同于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性质特征
真实的 有用的 确定的 精确的 肯定的 或 建设性的 相对的

幻想的 无用的 犹疑不定的 模糊的 否定的 或 破坏性的 绝对的

人类理智发展必然遵守的基本规律 及其对应的哲学方法:

神学状态 或 虚构状态 (必然出发点)→ 神学方法 形而上学状态 或 抽象状态(过渡阶段) → 形而上学方法 理智状态 或 实证状态(确定的最终状态) → 实证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