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浮锚杆施工流程及质量通病图文并茂

抗浮锚杆施工流程及质量通病图文并茂


2、操作要点
• 清孔提钻 终孔后利用高压空气清除孔内余避免孔内沉渣存在。同时现场工程 师及质检员进行孔深及锚孔偏斜度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 下道工序施工。
2、操作要点
• 杆体制作: 锚杆材料可根据锚固工程性质、锚固部位和工程规模
等因素,选择高强度、低松弛的普通钢筋、高强精轧螺纹 钢筋、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锚杆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以及有关专门标准的规定。锚杆下料长 度为钻孔长度+锚入上部结构长度。其中锚入上部结构的 长度应符合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除锈处理采用钢丝刷清 除钢筋、焊管铁锈。
2、操作要点
• 置入杆体: 清孔完毕将锚杆垂直插入孔底,牢固地置于锚孔中央。
2、操作要点
• 压力注浆: 置入杆体后进行压力注浆,采用孔底反向注浆的方式
,注浆管插入距孔底30cm处,浆液从注浆管向内灌入,气 直接排出。注浆结束标准:排出的浆液浓度与灌入的浆液 浓度相同,且不含气泡时为止。注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或 纯水泥浆,可根据实际情况掺加膨胀剂和早强剂。水泥宜 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3%,砂 中云母、有机物、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 量计不得大于1%。浆体配制的灰砂比宜为0.8-1.5,水灰比 宜为0.38-0.5。
2、操作要点
• 压力注浆: 施工时严格按照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配置砂浆,做好
水灰比的控制工作,注浆时注意液面情况,若有下降须进 行补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及对锚杆施工区域的地坪积水 、灰浆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保证锚杆施工顺 利进行。浆体强度检验用试块的数量每30根锚杆不应小于 一组,每组试块应不少于6个。
2、操作要点
• 锚杆基本试验: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附录C.2执行
(4)锚杆基本试验应采用循环加、卸荷法。 (5)出现下列情况视为破坏,终止加载: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 从岩土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固体中拔出;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 值;一级荷载产生的位移增量超过上一级荷载位移增量的2倍。 (6)绘制荷载-位移曲线 、荷载-弹性位移曲线和荷载-塑性位移曲线。 (7)锚固体与地层间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除以2.2~2.7为粘结强度 与特征值。
• 保证措施: (1)考虑地层类型、成孔条件、锚固类型、锚杆长度、 施工现场环境、地形条件、经济性和施工速度等因素进行 钻孔机械选择。 (2)灌浆前应清孔,排放孔内积水。 (3)注浆管宜与锚杆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底 距离宜为100mm。
4、质量标准
• 保证措施: (4) 根据工程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灌浆压力,应保证浆 体灌注密实。 (5) 按要求复核标高并不间断控制,确保成孔到位。严 格按设计控制压浆压力、时间以及制浆时间,保证压浆饱 满。 (6) 通过测量控制,确保锚杆纵横成线。灌浆前,检查 制浆设备、灌浆泵是否正常;检查送浆管路是否畅通无阻 ,确保注浆过程顺利,避免因中断情况影响压浆质量。
第二部分 规范规定
•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 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
础)》 2009版 •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 5、《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BD51/T5026-
2、操作要点
• 锚杆验收试验: 验收锚杆待锚固体灌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
可进行锚杆验收试验。锚杆验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 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 杆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验收试验的锚杆应随机 抽样。质监、监理、业主或设计单位对质量有疑问的锚杆 也应抽样作验收试验。当验收锚杆不合格时应按锚杆总数 的30%重新抽检;若再有锚杆不合格时应全数进行检验。 锚杆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且应与地区经验基本一 致。
3、设备配置
序号 1 2 3 4 5 6 7
设备名称 潜孔钻机 空压机 制浆机 挤压式注浆机 电焊机 钢筋切割机 钢筋滚丝机
设备型号 90或70型 17m3及以上
用途 钻机成孔 锚杆成孔 压力注浆 压力注浆 杆体制安 杆体制安 杆体制安
4、质量标准
• 控制标准
4、质量标准
• 控制标准
4、质量标准
压力 灌浆
测量 放孔
杆体 制作
置入 杆体
钻机 成孔
清孔 提钻
2、操作要点
• 锚杆基本试验: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附录C.2执行
(1)锚杆基本试验的地质条件、锚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 杆一致。 (2)基本试验时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 0.9倍。 (3)基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 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每种试验锚杆数量均不应小于3根。
2001) •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 7、《高层建筑筏板与箱型基础技术规范》(JGJ 6-2011)
第三部分 施工流程
第三部分 施工流程
• 1、施工流程 • 2、操作要点 • 3、设备配置 • 4、质量标准
1、施工流程
施工 准备
锚杆基 本试验
锚杆验 收试验
2、操作要点
• 测量放孔: 根据控制点和锚杆平面布置图进行锚杆测放,并作锚
孔孔位放点标记。测放务必准确,要求测放过程中作好记 录,检查无误,确保孔位的准确。锚杆定位偏差不宜大于 20mm。
2、操作要点
• 钻机成孔: 钻机就位时,必须固定牢固,确保钻机机架的水平度
和立轴的垂直度。锚杆孔直径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 ,宜取锚杆直径的3倍,但不应小于一倍锚杆直径加50mm )。锚杆成孔采用跟管钻进,并且利用空压机产生的高压 空气进行排渣。达到设计深度后,不得立即停钻,稳钻1 ~2min,防止底端头达不到设计的锚固直径。锚孔倾斜度 不应大于5%,钻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应不小于0.5m 。
抗浮锚杆施工流程及质量通病图文并茂
受力原理
• 抗浮锚杆受拉构件,一端锚固在建筑物底板, 另一端锚固在地基的持力层中,受力过程首先 是通过锚固体钢筋与注浆体之间的作用将上拔 力传至注浆体上;而后通过注浆体与周边土层 之间的摩擦力将注浆体所受到的力传至周围稳 定土体中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抗拔能力的抗 浮锚杆,起到抗浮锚杆的抗浮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