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艺术博物馆
Steven Holl
Kiasma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细部/材料/肌理
1.金属材料 霍尔对金属材料的运用都是 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进行的。在赫 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建筑使 用了低成本的锌钦合金,使建筑 与环境良好的结合在一起。 2.玻璃 霍尔十分钟情于磨砂玻璃, 通过玻璃厚度、类型和使用硅石 颗粒大小的不同产生微妙的变化, 他的半透明性保持了反射光、折 射光或者散射光的光芒,其朦胧 的光线往往具有引人冥想的诗意。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Floor 3
Steven Holl
Kiasma
Floor 4
平面/空间分析
Floor 5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Kiasma
在博物馆中,光线以不同的方式射入,这种光线射入的不均匀性,会随着季 节与时间的变化,在视觉上是博物馆内部空间产生律动,从总体设计来看,整个 博物馆就是一个弯曲的“大走廊”,而自然光在其中的变化是这个“大走廊”上 展出的一件永恒的艺术品。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Kiasma
霍尔在他作品集的前言《锚固》中,对光线在空间中所具有的神奇性有所阐述, 他说:“没有光,空间将有如被遗忘了一般。光即是阴影,它的多源头可能性,它 的透明、半透明与不透明性,它的反射与折射性,会交织地定义与重新定义空间。 光使空间产生一种不可确定的性格,雕塑出在行经空间时短暂的经验体会。”
Steven Holl
剖面分析
在剖面中,同样也有交错
搭接的概念,一个规整的矩
形体量和一个平滑的弧形体量 通过中庭空间交接在一起。
Steven Holl
Kiasma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光的体验
No.2 针对多层博物馆采光问题
博物馆建筑为多层,常规 的设计只能使顶层画廊获得自 然光,底下几层要依赖人工照 明。霍尔设计的弯曲的墙面使 光线能穿透带有半透明隔热体 的玻璃板,水平光线被偏转后 沿建筑的中心部分向下投射, 到达上部和下部的所有层,这 样一来顶层和底层都可享受到 自然光照。
芬兰国会大厦
Kiasma
赫尔辛基火车站 伊利尔· 沙里宁 市中心商业街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图洛海湾
芬兰大厦
Steven Holl
轴线分析
国会大厦
Kiasma
赫尔辛基火车站
Steven Holl
平面/空间分析
Steven Holl
Kiasma
Floor 2
Floor 1 3.展览空间韵律的营造 整个设计营造了一种有着轻微弯曲的“展览空间”。含有弧面墙的半长方的展厅,霍尔 通过这种不规则的空间形态来凸显每个展厅及每位艺术家作品的个性,并使人们感受到空间 的多种体验。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要多长穿越贯通四层的中庭,可以体验不断变化的视角。
Steven Holl
Steven Holl
Kiasma
芬兰赫尔辛基现代艺术博物馆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区位分析
图洛海湾
芬兰大厦 阿尔瓦· 阿尔托
Steven Holl
Steven Holl
Kiasma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光的体验
No.3 蝴蝶窗
带有天窗的弧形屋面为顶 层下部的展室提供了另一种光 的分布方式,成弧形的屋顶开 有“蝴蝶结”式的天窗,可将 光线分送到顶层以下的画廊中。
Steven Holl
Kiasma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南向看,博物馆像一组活泼、闪亮的集合体集合。
东西体量间,入口上下部使用红铜
东向看,外墙由玻璃板和铝组Fra bibliotek的抽象图 案Steven Holl
文化轴线
市中心商业街
景观轴线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图洛海湾
Steven Holl
设计理念
博物馆的正式名称Kiasma是一个生理学上的术语,指的是神 经交叉网络,特别是指那些影响视觉认知的神经系统。 在建筑学上Kiasma是一个交错搭接的概念,同时也是霍尔 在1996年提出的纠缠的概念的体现。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平面/空间分析
Steven Holl
Kiasma
Floor 1
2.平面中也体现了霍尔对人在建筑中知觉现象的研究 一旦身体变换了观看的角度与方向,景象也随之改变,是需要使用者到建筑内部去体验 的。平面设计通过一系列的不对称性空间,展现在参观者面前的将是连续变幻的景象。博物 馆中部的坡道把两旁的空间搭接在一起,缓缓走上那靠在倾斜曲面墙体上的坡道时,时间的 推移伴着空间连续、平滑的变化,我们能感受到空间在纵深方向上随着时间变换而发生了延 展。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Kiasma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光的体验
No.1 针对赫尔辛基所处纬度
赫尔辛基处于北纬60度, 自然光基本上呈水平照射。霍 尔设计的弯曲交织的外部形态 很好的完成了自然采光设计, 把建筑物的初始曲率建成太阳 在上午11点到下午6点之间运 行轨迹的反曲线,利用自然光 在北纬60°的独特性质,保证 了博物馆在营业时间内都有自 然光射入。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平面/空间分析
Steven Holl
Kiasma
Floor 1
1.霍尔交错搭接的概念同样也体现在建筑的平面和内部空间组织上
同时,在功能上,水系区分了参观区和休息区。使休息区的环境更加静谧。
剖面分析
霍尔的建筑作品表现出内部空间关系丰富,往往提供 给我们运动的视觉,起初看见的房间是“倾斜”的,随后 在空间中人的知觉发生了变化:房间里的人与物都由倾斜变 直了,这是由于身体拥有调整平面与理解空间的能力。这 些展室在物理学上是静止的,但霍尔的空间的分割却赋予 他们非静止的内涵。
Steven Holl
Steven Holl
水的体验
自然界的光、影、风、雨、 树林、天空无不隐藏着多变的神 情。这些自然元素在水中会产生 镜像。 1. 使身处建筑有限空间的人们 能体验到自然界的丰富与无限; 2.当自然与建筑在水中的镜像交 错重迭,建筑与环境得以自然地 融合。建筑仿佛向水下延伸,给 人以遐想,从而自然地融合了建 筑与基地,使建筑富有诗意。
Kiasma
赫尔辛基火车站
市中心商业街
线的交错搭接
体的交错搭接
建筑轴线的交错搭接
建筑体量的交错搭接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Steven Holl
总平分析
Kiasma
No.1 总平充分体现了霍尔提出的 纠缠的概念,它包括城市与景观 的几何形态与建筑体量的纠缠, 和建筑体量之间的纠缠。
Steven Hol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Helsinki, Finland, 1992~1997
Steven Holl
Steven Holl
总平分析
Kiasma
No.2 博物馆正面为矩形,与赫 尔辛基的棋盘式城市布局相吻合, 背面的弧形金属壳体与图罗湾公 园的海岸线及列车场相协调,霍 尔将这两种几何类型融为一体, 交会于入口大厅。这样的形体处 理很好地回应了环境的各种挑战, 同时也满足了阿尔托设计芬兰大 厦时对整体环境的要求。由此形 成的不规则空间与具有雕塑感的 曲面造型相吻合,表现出一种全 新的视觉冲击力。在这特定的位 置和特定情境下构成的是一组建 筑与景观结合的风景线。 Steven H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