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过滤C.过滤沉淀C.萃取离子D.沉淀萃取2.下列物质中,不能为异养生物作碳源的是()A.蛋白胨B.含碳有机物C.含碳无机物D.石油、花生饼3.培养生产青霉素的高产青霉素菌株的方法是()A.细胞工程B.基因工程C.人工诱变D.人工诱变和基因工程4.以下发酵产品中不属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是()A.味精B.啤酒C.“人造肉”D.人生长激素5.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B.培养基属于液态的合成培养基C.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D.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6.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需添加的生长因子是()A.氨基酸B.碱基C.核苷酸D.生物素7.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育的菌种不经过人工处理B.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C.通过有性杂交可形成工程细胞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8.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时,培养基应该是()A.C:N为4:1 B.C:N为3:1 C.隔绝空气D.加大氮源、碳源的比例9.灭菌的目的是()A.杀灭细菌B.杀灭杂菌C.杀灭所有微生物D.杀灭芽孢10.能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A.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B.机械搅拌C.发酵罐散热及水分蒸发D.B、C都对11.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B )A.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C.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需向发酵液中连续补充空气并不断地搅拌12.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A.加酸B.加碱C.加缓冲液D.加培养基13.大量生产酵母菌时,不正确的措施是(A)A.隔绝空气B.在对数期获得菌种C.过滤沉淀进行分离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14.基因工程培育的“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B)①石油②人生长激素③紫草素④聚乙二醇⑤胰岛素⑥重组乙肝疫苗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15.不能以糖类作为碳源的细菌是()A.假单胞菌B.乳酸菌C.甲基营养菌D.固氮菌16.不能作为异养微生物碳源的是()A.牛肉膏B.含碳有机物C.石油D.含碳无机物17.根瘤菌能利用的营养物质的组别是()A.NH3,(CH2O),NaCl B.N2,(CH2O),CaCl2C.铵盐,CO2,NaCl D.NO2,CO2,CaCl218.配制培养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制作固体培养基必须加入琼脂B.加入青霉素可得到放线菌C.培养自生固氮菌不需要氮源D.发酵工程一般用半固体培养基19.下列属于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的是()①牛肉膏②蛋白胨③氨基酸④维生素⑤碱基⑥生物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质20.在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大肠杆菌时,培养基中可以不含有()A.碳源B.氮源C.生长因子D.水和无机盐21.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A )A.碳源B.氮源C.无机盐D.生长因子22.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矿质元素C.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D.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23.下列营养物质中,不是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A.牛肉膏B.蛋白胨C.生物素D.酵母粉24.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这些物质是()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B.青霉素或琼脂C.高浓度食盐D.维生素或指示剂25.纯培养是其中(A )的培养物。
A 只有一种微生物B 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C 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D 没有代谢废物26.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D )。
A 糖类转变为蛋白质B 酶不起作用C 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D 从一个单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27.微生物中从糖酵解途径获得( A ) ATP分子。
A 2个B 4个C 36个D 38个28.下面的叙述( A)可应用于发酵。
A 在无氧条件下发生发酵B 发酵过程发生时需要DNAC 发酵的一个产物是淀粉分子D 发酵可在大多数微生物细胞中发生29.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代谢的化学底物是( C)。
A 乙醇B 丙酮酸C 乙酰CoAD 三磷酸腺苷30.为使淀粉和纤维素进行代谢而提供能量,( B)。
A 它们必须第一步变成脂肪分子B 它们的葡萄糖单位必须被释放C 环境中必须有游离氧存在D 遗传密码必须起促进作用31.为使细胞利用脂肪酸作为它们的能量,脂肪酸分解而且转化成的分子为(B )。
A 醌和磷酸核糖B 乙酰CoAC 各种氨基酸D DHAP分子32.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
所以应选择在它的()A 迟滞期B 对数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33.某些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是它们的()A初级代谢产物B次级代谢产物C代谢中间产物 D 代谢废物34.固体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琼脂的目的是()A为菌体提供碳源 B 为菌体提供氮源 C 使培养基保持水分 D 使培养基凝固35.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C.酶的调节 D.基因调节36.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B.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C.次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D.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37.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 D )A.温度控制不适B.通气量过多 C. pH呈酸性 D.溶氧不足38.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 C )A.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大肠杆菌C.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大肠杆菌、乳酸菌39.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C )A.营养物质的消耗B.微生物呼出的CO2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40.谷氨酸发酵结束后,常用哪种方法进行提取(A )。
A 离子交换树脂法B 膜过滤C 凝胶电泳D 沉淀法二、多项选择题1.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A 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B 对微生物无明显的生理功能C 可以积累在细胞内D 不一定要排除体外2.灭菌所指的是,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A 细胞B 孢子C 胚芽D 芽孢3.谷氨酸产生菌有()A 谷氨酸棒状杆菌B 乳糖发酵短杆菌C 散枝短杆菌D 黄色短杆菌E 噬氨短杆菌等。
三、判断题1.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2.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3.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
()4.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5.消毒就是把被处理物表面和内部的全部微生物杀死。
()6.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7.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是所有成分的性质和数量已知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
()8.字母SCP代表单细胞多糖,即一种作为食品的微生物。
()9.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 )10.人们把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者在缺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统称为发酵. TF三、填空题1.发酵工程是指采用______的手段,利用微生物的______,为人类生产______,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______的一种______。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 , , , 。
3.培养基按用途分为 , , 。
4.生物反应器按操作方式分为 , , 。
5.生物素影响谷氨酸发酵主要是影响 和 。
6.生物反应器的供氧方式有 , , 。
7.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8.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9.向肉汤培养基中接种枯草杆菌,37℃振荡培养,10小时后测定菌浓度为6×107,培养14小时测定菌浓度为9×1010。
经计算,在此条件下枯草杆菌的代时为________分钟。
10.可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是 。
11.通过有氧呼吸,储存在C 6H 12O 6中的能量能逐步地全部释放出来,则1mol 的C 6H 12O 6共释放出 KJ 的能量,其中有 KJ 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能量都以 的形式散失.12.细胞代谢中分解大分子成较小分子称为_____。
13.微生物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化合物_____。
14.底物分子丢失电子并从中获得能量的化学反应,通常称为_____。
15.糖酵解是多步的代谢途径,其中产生的两分子丙酮酸是由一分子的_____分解的。
16.微生物中研究糖类酵解有许多过程,最普遍研究的途径是称作_____途径。
17.在无氧条件下能将丙酮酸分子转变成乙醇分子的微生物是_____。
18.丙酮酸分子进入三羧酸循环之前,一个酶复合体除去一个碳原子,而转变剩余两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 。
19.在三羧酸循环和糖酵解反应中,一个吸收电子的重要辅酶是_____。
20.四、综合填空题1.为下列发酵产品注明生产菌序号:VB 2()、淀粉酶( )、谷氨酸( )、庆大霉素( )、柠檬酸( )、蛋白酶( )供选菌:A 北京棒杆菌 B 阿舒氏假囊酵母 C 枯草芽孢杆菌 D 黑曲霉 E 小单孢菌2.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成分含量 NaNO 33 g K 2HPO 41 g KCl0.5 g MgSO 4·7H2O 0.5 gFeSO 4 0.01 g(CH 2O) 30 gH 2O1 000 ml青霉素0.1万单位1) 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依用途划分,则属于培养基。
2) 依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
3) 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生长因子是。
4) 如要鉴别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至少要加入和,除去。
5.在谷氨酸的生产中,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的比为4:1时,___________,当碳源与氮源比为3:1时,___________,谷氨酸的合成过量时,就会抑制______________的活性;当谷氨酸合成下降时,__________解除。
为了使谷氨酸生产中解除产物谷氨酸对_________的抑制作用,提高谷氨酸的产量,因此采取一定的手段,改变____________,使谷氨酸迅速排放到细胞外面。
五、问答题1.规模较大的发酵厂为何多采用连续灭菌工艺?2.以谷氨酸发酵为例,说明培养基的组成会对菌种产生哪些影响?3.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pH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应当怎样调节和控制培养液的pH?4.哪些因素会影响发酵过程中的温度?5.在谷氨酸的发酵生产过程中,为什么人为改变细胞膜的透性,能提高谷氨酸的产量?6.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时,应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7..获得生产用菌种的方法有哪些?8.如果发酵工程的产品是代谢产物,可以用什么方法分离提取?9.如果发酵工程的产品是菌体,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将其分离出来?29.简答工业发酵所经历的几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