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局部皮肤呈青紫色
血肿
预防及处理
加强培训,提高穿刺技术。 熟悉常用静脉和动脉间的解剖关系。 如一侧肢体穿刺不成功,应改为对侧穿刺。 局部隆起疑有血肿立即停止穿刺并拔针进行局部加压止
血。 拔针后应按压针进血管处而不是针进皮肤处。 拔针后勿立即在穿刺肢体的上方绑上止血带。 已形成血肿者:小血肿无需特殊处理。大血肿早期冷敷,
避免患者过度活动有留置针的肢体 躁动的患者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输液速度要适当,穿刺部位上方衣物 勿过紧,避免静脉内压力过高
药液渗出的处理
迅速终止输液 发疱剂/刺激 性药物外渗 通知医生
评估评判 临床表现/分级
处理
资料收集
间隔拍照:损伤发生时、损伤 后24h、损伤后48h、损伤后7d
不再留置导管
发疱剂及刺激 性药物外渗
输液外渗:
外渗:由于输液管理疏忽 造成的腐蚀性的药物或溶 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
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药液渗出临床表现与分级
级别
0 1 2 3
4
临床表现
没有症状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小于2.5cm,皮肤发凉.伴有 或不伴有疼痛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在2.5~15cm,皮肤发凉, 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导管冲洗不彻底 药物沉淀 药物配伍
纤维蛋白形成 形成血栓
2.导管打折
体外 体内
LOGO
管内血栓 纤维血栓
挂壁血栓 纤维蛋白鞘
导管堵塞——预防
•预防机械性导管堵塞: •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SASH : →
SAS :
➢减少静脉/血管内膜的损伤 ➢使用过滤器的输液装置 ➢患者体位放置正确 ➢及时发现和处理药液受阻
控制微粒
严格控制各种微粒通过 静脉输液进入血液循环
根据所用溶液或药物的类型、 pH、渗透压、浓度、剂量、给 药速度,选择适当的输注途径
输血器与输液器
静脉炎
LOGO
外周静脉置管部位一旦 出现静脉炎应立即拔除
抬高发生静脉炎的肢 体;避免剧烈活动
必要时全身 应用抗生素
治疗
处理
局部进行热 敷或热湿敷 (50%硫酸 镁)或涂搽 喜疗妥软膏
静脉炎——分类
手卫生 消毒方法 接头污染 留置时间 敷料更换
化学性
血栓性
机械性
细菌性
相关因素: 1.pH值: 2.渗透压: 3.血液稀释不充足:细小静脉、导管尖端位置过浅 4.消毒剂未干5.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相关因素: 1.穿刺部位固定不牢靠,造成针尖在血管滑动 2.选 选择的导管管径 太粗,刺激到血管壁
拔除前抽出药液
治疗/护理干预 护理会诊
持续观察/评估
局部用药/冷热敷 症状严重者
少量非刺激性药液渗出 采用湿热敷,不必用药
包括皮肤颜色、温度、 感觉、关节活动和肢端 血运情况等,并作记录
导管堵塞
定义
血栓性导管阻塞
指导管内部或周围 形成的血栓所致
导管堵塞
指血管内置导管部分 或完全堵塞 致使液体或药液的输 注受阻或受限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5cm,皮肤发凉,轻到 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 瘀斑、肿胀,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5cm,呈可凹性水肿, 循环障碍,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为任何容量的血液制 品、发疱剂或刺激性的液体渗出
药液渗出的预防
评估风险因素 尽量避免使用静脉钢针 药液性质:Ph、粘滞
度和输液速度 留置静脉导管的型号和长度 尽量避免在下肢和瘫痪肢体留置导管 避免相同部位反复穿刺
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提高穿刺成功率,做到穿刺一次置管 成功
妥善、牢固固定导管
输注易致渗漏损伤的药物时,应选 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
若局部疼痛应警惕药液渗出 不能根据回血来排除药液渗出
询问患者:导管插入位置和静脉通路 处有无疼痛、发热、刺痛、灼烧和不适
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
静脉炎
无菌技术
消毒避开穿刺点
操作原则/手卫生原则
上肢静脉
75%乙醇/安尔碘应避开穿刺 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常规评估
常规静脉输注/置管血管
保护血管
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切忌在同一条血管的相 同部位反复穿刺
预防 输注途径
对穿刺部位和肢体应常规进行 评估,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发 热、刺痛、灼痛和其他不适
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 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 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
血肿
✓ 原因
✓短时间内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 ✓针头对穿血管壁。 ✓过度消瘦或年老患者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和血 管壁薄弱。 ✓拔针后按压时间过短、按压部位不准确。 ✓误穿动脉而未确切止血。 ✓静脉穿刺失败后又立即在穿刺肢体的上方绑 止血带。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 理
医疗处置重要步骤
LOGO
静脉 输液
静脉 治疗
最常用 最直接 有效的
临床治 疗手段
90%-95%住院病人 技术:影响现病人的安全
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常见的输液并发症
肿胀
水泡
外渗 外渗淤血 条索状静脉炎
溃烂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静脉炎
药物渗漏
导管堵塞
血肿
静脉炎
• 静脉输液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为穿刺静脉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 和疼痛,皮肤下出现红线,严重者可致索条状 改变和结节甚至形成溃疡给患者带来很大 痛苦,干扰了正常的临床治疗。
48小时后再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液体渗漏
渗出:由于输液管理 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 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 围组织,而不是进入 正常的血管通路。

.
严重并发症:
化疗药物外渗后,可出现疱 疹及大水疱,随后出现溃疡, 溃疡下方可见广泛组织坏死。
症状体征:
触痛、肿胀 皮肤紧绷、发亮无 回血或浅粉色回血 穿刺点渗液 浸润部位周围皮肤的温度 低
静脉炎
评估
静脉炎临床表现与分级
级别 0 1 2 3
4
临床表现 没有症状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 可触及条索状静脉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 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
非血栓性导管阻塞
由机械性堵塞所致 导管位置不当 导管发生移位 药物或矿物沉淀 肠外营养的脂类聚集
第 16 页
锁骨下静脉 腋下静脉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上腔静脉
头静脉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 院
静脉输液小组
导管堵塞
相关因素——机械因素
临床表现
药液不能通过, 滴注或推注进入 静脉,无法抽到 回血
1.冲、封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