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h
烦躁 不安
7
休克的防治:
一、积极预防休克的发生 二、早期发现,及时合理治疗
1. 补充循环血量(扩容) 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
2. 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3. 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4. 保护细胞的药物
h
8
[实验步骤]: 家兔、称重、麻醉、固定
膀胱插管
气管插管
充生理盐水
右侧颈外静脉插管
充满肝素
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机能实验中心 汪鹏
10-304
h
1
[实验目的]:
1.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休克发生发展 过程中血压和微循环血流等的变化
2.设计抢救方案,加深对于“休克发病的关 键不在于血压,而在于血流”的理论认识
[实验动物]: 家兔
h
2
[实验原理]:
休克的概念
(Concept of shock)
BP 呼吸 尿量 耳朵结膜血管
(mmHg) (次/分) (滴/分) 温度/颜色
实验前 小量失血 大量失血 NE 输血
h
10
[实验注意]:
1. 动静脉插管不要堵塞,固定 2. 三通管方向 3. 全身肝素化
[思考]:
1.少量失血家兔是否发生休克? 2.判断本实验组家兔处于哪一个期。为什么?
h
11
❖ 神经源性休克 (Neurogenic shock)
h
4
正常微循环的变化
h
5
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变化
h
6
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
心率↑
腹腔内脏、皮 汗腺
心肌收缩力↑ 肤小血管收缩 分泌↑
外周阻力↑ 肾缺血 皮肤缺血
中枢神 经系统
兴奋
BP (–) 脉搏细速 脉压差↓
少尿
面色苍白 出冷汗 四肢冰冷
多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 减少,使组织微循环灌流量严重不 足,以致细胞损伤、各重要器官功 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病因分类
❖ 失血性休克 (Hemorrhagic shock) ❖ 创伤性休克 (Traumatic shock) ❖ 烧伤性休克 (Burn shock) ❖ 感染性休克 (Infective shock) ❖ 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 ❖ 过敏性休克 (Anaphylactic shock)
左侧颈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脉插管
全身血液肝素化 耳缘1ml/Kg 连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实验前记录 少量失血(少于10%, 约10ml) 大量失血(20%-30%, BP30-40mmHg)
治疗:1.NE 0.2 mg (溶于10ml NS 颈外V推注 5min)
2.快速回输血液
[观察指标]:
不同处理因素下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