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学号xxxxxxx 姓名 xxxxxx 日期 2010-5-28 一. 实验目的: 1.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2. 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 3. 分析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二. 实验准备: 1. 动物:家兔一只,2.05kg,雄性 2. 药品: 20%乌拉坦、肝素溶液(125U/ml)、3:2:1溶液(7.5%高渗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5%葡萄糖)、4% NaHCO3溶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3. 器械: 手术器械(剪毛剪,组织剪,止血钳,眼科剪,玻璃分针,止血夹等),注射器(50ml,20ml,10ml,1ml),针头(9号,16号),头皮针,动脉导管,气管插管,兔手术台,听诊器,压力换能器,HX200型呼吸流量换能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三. 实验步骤: 1. 家兔称后固定于手术台上,左耳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乌拉坦共12ml麻醉,待家兔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2. 颈部剪毛,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动脉插管,并连接三通管记录血压。 3. 分离气管,做气管插管,插管另一端连接呼吸流量换能器。 4. 将针形电极分别插入四肢踝部皮下,导联线按右前肢(绿)、左后肢(红)、右后肢(黑)的顺序连接,以记录心电图波形。 5. 腹部左侧距中线2cm左右剪毛,做纵行切口,打开腹腔,牵出部分回肠,肉眼观察失血前后小肠微循环的变化。 6. 连接RM6240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血压、呼吸、心电等生理指标。 7. 从颈总动脉放血,至血压降至40mmHg左右停止放血,共放血20ml。维持大约15min后,做血气分析,并观察以上生理指标的变化。 8. 失血性休克模型完成,实施抢救(以下均从耳缘静脉注射): (1)依次输全血5ml,3:2:1溶液10ml; (2)注射4% NaHCO3溶液5ml; (3)注射肾上腺素0.3ml; (4)注射酚妥拉明0.2ml; (5)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1ml; (6)继续扩容,依次输全血10ml,3:2:1溶液5ml; (7)注射去甲肾上腺素0.1ml,10min后再次注射0.2ml; (8)由于家兔血压一直维持在20mmHg左右,故继续采取扩容,注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措施,但均未使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宣布抢救失败,实验结束。
四. 注意事项: 1. 本实验手术多,应尽量减少手术性出血休克。 2. 麻醉深浅要适度,麻醉过浅,动物疼痛,可致神经原性休克。 3. 牵拉肠袢要轻,以免引起创伤性休克。 五. 实验结果: 1. 血气分析:
表一:血气分析相关指数 项目 测量值 正常值 日本大白兔血常规 Na 135mmol/L 130-140 143.25+-2.19 K 3.8mmol/L 3.5-5.5 3.210+-0.371 TCO2 17mmol/L 17.130+-2.330 iCa 1.44mmol/L 1~10 1.310+-0.132 Hct(血细胞比容) 34﹪pcv↓ 男:40﹪~50﹪ Hb 11.6g/dl↓ 男:12~16
At(凝血酶原活动度) 37c PH 7.322 7.35-7.45 7.280+-0.035 PCO2 31.2mmHg 33-46 31.71+-3.88 PO2 51mmHg 100 56.92+-6.75 HCO3 16.1mmol/L 22-27 16.12+-2.26 BEecf (-10)mmol/L↓ (-3)-3 (-)5.45+-4.31 SO2(血氧饱和度) 84%↓ 95%-97% 82.40+-0.62
具体分析:Hct:34﹪pcv↓,SO2(血氧饱和度) 84%↓,提示有缺氧现象,结合呼吸的波形图上出现的很深的呼吸(平均呼吸深度94.59ml/s,相比于之前实验测得的12.39ml/s),且波形图上出现呼吸暂停现象,由上可知家兔存在呼吸功能的障碍。 BE:-10mmol/L,负值增大,表明有代谢性酸中毒。
2. 建立家兔休克模型的分析: 表二:家兔血压相关指数 通道 mSP mDP mAP 平均脉压差 心率 周期 号 (mmHg) (mmHg) (mmHg) (mmHg) (次/分) (ms) 正常 86.31 73.31 77.64 13 287 208.861 放血 35.5 20.34 25.4 15.16 253 236.929 抢救(1) 39.19 24.61 29.47 14.59 247 242.667 抢救(2) 62.13 48.94 53.34 13.19 253 237 抢救(3) 133.57 121.76 125.69 11.81 245 245.348 抢救(4) 52.26 40.33 44.31 11.93 264 226.909 抢救(5) 52.26 40.33 44.31 11.93 264 226.909 抢救(6) 38.08 17.5 24.36 20.58 257 233.037 抢救(7) 36.86 18.96 24.92 17.9 252 237.833 图一:家兔血压相关指数 表三、家兔呼吸指标 通道 平均呼气峰流量 平均吸气谷流量 呼吸频率 平均呼吸深度 号 (ml/s) (ml/s) (次/分) (ml/s) 正常 53.54 41.05 51 94.59 放血 40.14 -31.21 65 71.35 抢救(1) 41.04 -30.9 66 71.94 抢救(2) 33.77 -38.73 77 72.5 抢救(3) 21.69 -29.78 58 51.47 抢救(4) 8.15 -11.02 72 19.17 抢救(5) 58.07 44.81 264 13.26 抢救(6) 24.48 -29.22 71 53.7 抢救(7) 21.64 -21.9 54 43.54
图二:家兔呼吸指标
050100150200250300350mAP(mmHg)心率(次/分)
-100-50050100150200250300平均呼气峰流量(ml/s)平均吸气谷流量(ml/s)呼吸频率(次/分)表三:家兔动脉血压相关数据平均值 mSP(mmHg) mDP(mmHg) mAP(mmHg) 平均脉压差(mmHg) 心率(次/分) 第一次实验正常值 111.6 89.6 96.9 22 302
本次试验正常 86.31 73.31 77.64 13 287 放血后 35.5 20.34 25.4 15.16 253
通过表三,做粗略的比较可知,本次试验的家兔,由于自身或者手术操作原因,血压的各项指标均较低,加上呼吸功能的障碍,家兔生命体征较弱。 从上表可知,放血后家兔进入了休克状态(血气分析的结果见实验记录本),表明家兔进入休克状态,伴有呼吸性酸中毒,处于休克的二期。
抢救步骤分析(具体的血压,呼吸波形图见实验记录本): (1) 依次输全血5ml,;3:2:1溶液10ml; 由于为进行颈静脉插管,休克时耳缘静脉收缩血液由输入时较困难,无法完成预计输全血10ml的目的,而改用输入3:2:1溶液10ml,扩容后mAP(mmHg)29.47,平均脉压差(mmHg)14.59,与放血后相比略有上升,容量未补足,但仍然处于休克二期。 (2) 注射4% NaHCO3溶液5ml; 根据人的BE的值为标准,负值下降了7,计算出需补9.03ml4% NaHCO3,但HCO3为16.1mmol/L,补碱不宜过多,且以日本大白兔为标准的话,需补得量也较少。于是4% NaHCO3
溶液分两次注射的,总计5ml,mAP(mmHg)53.34,平均脉压差(mmHg)13.19,血压升高
较为明显,分析为纠正酸中毒与机体代偿所致。 (3) 注射肾上腺素0.3ml; 为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注射肾上腺素0.3ml,血压迅速上升,mAP(mmHg)125.69,平均脉压差(mmHg)11.81,达到目的,但心电图出现正弦波变化。 (4) 注射酚妥拉明0.2ml; 通过上一步的肾上腺素,家兔血压迅速升高,误以为血压得以恢复,于是选择注射酚妥拉明0.2ml,以扩张外周微血管,改善微循环,但注射后mAP(mmHg)44.31,平均脉压差(mmHg)11.93,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被翻转,血压迅速下降,且呼吸变得表浅,出现呼吸困难现象。 (5) 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1ml; 由于血压的下降,呼吸困难的出现,选择了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1ml,以维持心脏泵血功能,缓解气管平滑肌的收缩,用后呼吸的已恢复,但由于酚妥拉明的作用,外周血管床扩张,血压几乎无变化。 (6) 继续扩容,依次输全血10ml,3:2:1溶液5ml; 由于酚妥拉明使回心血量补足,继续补充液体,但mAP(mmHg)24.36,平均脉压差(mmHg)20.58,血压持续明显下降,进入休克的三期。 (7)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0.1ml,10min后再次注射0.2ml; mAP(mmHg)24.36,平均脉压差(mmHg)17.9,升压作用缓慢而不明显,且维持时间短,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家兔处于休克三期。 (8) 此后继续采取扩容,注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措施,但均未使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宣布抢救失败,实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