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学第一章+总论

审计学第一章+总论


秦汉时期
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逐 级 上 报
暗 查 御 史 向 下 查
“上计”制度与御史监察制度并存
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
隋朝设臵“比部” 宋朝最早出现“审计”一词
南宋“审计司”;北宋“审计院”
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
财审合一,取消“比部”




疑问b:为什么要付给李200元利息?
疑问c:二手车的在市场上是否仅值6,000? 疑问d:产品的毛利率为不足30%,与预计的60% 差距很大,其他成本开支26,000元,安安是否存在将 日常开支计入合伙企业账目的嫌疑? 疑问e:安安是否利用汽车谋取个人利益?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的
★ 了解: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国外审计的演进
案例:“南海公司”破产案始末
真相大白
事实真相:
成立以来: 惨淡经营、表现平平,效益一直不理想; 在对外贸易方面没有取得多大成功;
在进行清理时发现实际资本所剩无几。
案例:“南海公司”破产案始末
审计起因
1720年9月,南海公司宣布破产倒闭; 债权人和股东要求议会调查真相; 议会组织了一个13人的“特别委员会”并聘请 了精通会计实务的斯奈尔对南海公司账目进行 查询和审核。
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
确认 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
管理方法和报告方法
监督、评价和鉴证
(二)审计的基本要素
审计关系人
第一关系人
第二关系人
第三关系人
审计的主体
审计的客体
审计授权或委托人
审计关系图示
审计主体(审计 组织或人员) 第一关系人
审计客体
(经管者) 第二关系人
承担经管责任
委托经管
审计授权或委托 人(所有者) 第三关系人
由被审单位安排吃饭;不得无偿地用被审单位
的办公用品或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审计人员 不得接受被审单位的宴请、礼品和各种纪念品; 审计人员不得参与被审单位的各种娱乐活动和 联欢,当然更不允许被审单位去组织旅游;审
计人员不得在被审单位报销任何因公因私的票
据;审计人员不得向被审单位提出与审计无关 的任何要求。
审计的特征
权威性特征 公正性特征
思考题
请比较国家审计、内 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 独立性。
独立性——本质特征
1、国家审计主体强调:
组织:独立,行政隶属关系
人员:无经济利害关系,不参与经营管理活动
工作: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财政经费:专门经费来源
“审八戒”
审计人员不得由被审单位安排住宿;不得
案例:“南海公司”破产案始末
审计结果
斯奈尔提交了一份对其会计账簿进行检查 的意见,指出南海公司存在舞弊行为,会 计记录严重不实。
案例:“南海公司”破产案始末
意义和影响 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催产剂,在西方审计史具有 里程碑式的影响 进一步说明了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基础上 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要由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 第三方来协调、平衡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经济 责任。
独立性——本质特征
3.内部审计主体强调 对被审计人的独立
案例:指出下列事项中注册会计师为保持 独立性是否应该回避,为何? 注册会计师王军长期为华兴公司代理记账 和代编会计报表,华兴公司聘请王军审计 其2007年度的会计报表。
第三节
账簿 及资产负债表
判断公司信用状况 重点审查 资产负债表抽查法
全部报表 及财务资料
提出 客观公正意见 测试内控 广泛采用抽样方法
报表审计、 咨询服务等
鉴证、 非鉴证服务 抽样、内控测试 计算机辅助审计
使用人
股东
股东及债权人
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
三、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案例1 (何时需要审计)
农场主 经营自己的 农场,雇佣 奴隶干活
查阅资料,说明以下事件在审计历史上的 意义或影响。 ①厄特马斯公司事件; ②麦克森· 罗宾斯公司事件; ③共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事件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和属性
1
审计的概念 审计的属性
2
一、审计的概念
★ 审计的执行者是谁?
1
2 3 4
★ 审查谁?
★ 审计的内容? ★ 怎样审查?
一、审计的概念
早期审计——审查会计账目
审计的客体 审计的目标
审计的对象
二、审计的属性
审计是从会计派生出来的, 其本质还是与会计有关?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审计的基本特征
(一)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审计和会计的职能具有前后衔接关系; 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 政、财务收支活动;
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
(一)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丁丁是公司的所有者之一,但他发现自己处于信息不 对称的地位,虽然投资回报很高,但他不知道自己的钱是 怎么花的,合伙公司的账目如下:


现金投入 20,000 购车 8,000 购股票 12,000 汽车日常开支 5,000 其他进货开支 26,000 销售收入 54,000 给李利息 200 卖掉车收入 6,000 余额 28,800 扣除10%工资 2,880 余额 25,920 分派利润: 25,920/2 =12,960
农场主家 业扩大,无力 自己经营管理, 雇亲戚朋友经 营管理
三、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案例2 (何时需要审计)
计划 经济 时期
市场 经济 时期
三、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
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经济责任关系
作业1
3
一、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周初期 初步形成
A
新中国 F 振兴阶段
我国审计 发展
B秦汉 Βιβλιοθήκη 终确立中华民国 E 不断演进
D 元明清 停滞不前
C 隋唐至宋 日臻健全
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西周的宰夫
不掌管任何财务收支,只负责对各官府的财政 收支进行全面审查,就地稽查财务收支情况, 监视群吏执行朝法,以维护国王的利益。 如发现违法乱纪之事,可越级向天官乃至国王 报告,加以惩处,对用才得当者,给予奖励。
顾正娣 kxyaer@
第一章
总 论
案例
有这么一对关系密切的老朋友于2008年3月1日,在他们刚刚 过完30岁生日之际,不幸的是他俩都被解雇了,每人收到了 10,000元的补偿。 丁丁说他要用这笔钱去旅游,但是安安说他刚看到报纸上有 一条出售破产公司股份的广告,于是建议俩人一同买下这家公司 的股份,并建议购买一辆二手车8,000元,可以开车到处销售已 加价后的破产公司股票(一个会计师估算其毛利收益为60%)。丁 丁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就这样,4月1日他们立刻花了8,000元买下了旧车,随后用 12,000元购买了股票。可是没几天丁丁一不小心从车上摔下了, 胳臂和腿都骨折了。安安到医院探视并告诉他说请放心,自己会 照顾好合伙公司的,而且只收取利润的10%作为工资,然后俩人平 分企业收入。10月1日时他来到丁丁家看到他已经康复。安安从皮 包里拿出叠钞票说:这是清理了他们的合伙公司后的收益中属于 丁丁的那一份,总数为12,960元。
公众开始清醒,7月份开始,外国投资者首先 抛出南海股票,撤回资金;投机热潮冷却,南 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 12月份股价最终仅为124英镑,年底政府对南 海公司进行清理。
案例:“南海公司”破产案始末
沉浮录 初尝喜悦:意外之财,果断购进,价涨一倍。 二次决定:获利了结 再度出手:获利了结后南海股价开始狂涨沮丧 之余,重入股海,二度高价买进南海股 天意弄人:买后不久,股价崩跌 一声叹息:纸上富贵如云烟!
美国会计学会(1972年)
审计 目的
审计是为了查明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表现 与所定目标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 评价有关证据,并将其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 系使用者的有组织过程 行为方 式
一、审计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审计的主体 审计的依 据
审计的本质
审计是审计机构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 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与财 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 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
1912年,国务院下设“中央审计处” 。 1914年改为“审计院”,并颁布了审计法 1929年“审计院组织法”
新中国:振兴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臵独立 的审计机构。 1980年恢复和重建了注册会计师制度 1983年9月审计署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09征求意见稿 审计署2003-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审计署2006-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二、西方审计的起源与演进
西方民间审计的发展
起源于意大利合伙制,形成于英国股 份制,发展完善于美国资本市场。
英国南海公司案
案例:“南海公司”破产案始末
背 景
1710年,英国政府用发行中奖债券所募集的资 金成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之初是为了采挖南海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 埋藏着的金银矿藏; 社会公众对南海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同时股票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使得南海公司的 股票一直十分抢手,价格不断上涨。
★ 理解: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 重点掌握: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审计的定 义及本质
第一章
总论
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
审计的概念与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