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套课件 审计学(第三版)陈凤霞
全套课件 审计学(第三版)陈凤霞
内部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组织 内部审计机构是指部门或单位内部设置的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它是我 国审计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人员 (一)内部审计人员的含义 内部审计人员是指在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审计事务的人员,以 及在部门、单位内设置的专职从事审计事务的人员。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条件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在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具备必 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1972年开始实行注册内部 审计师制度,报考者要求受过高等教育和具有两年以上审计工作经验。 取得国家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需通过以下科目的考试:内部审计程序、 内部审计技术、管理控制和信息技术、审计环境等。
西方内部审计产生与 发展概况:社会生产 力发展水平不断提 高—企业规模不断扩 大—加强内部控制制 度需要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源
1.受托经济责任是不断演进的,它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 济责任关系形成的基本依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 经营管理活动;被审单位的各种 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 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 其相关资料
审计的职能
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 评价职能
审计的作用
我国审计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防护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
审计的分类
审计的基本分类
(一)按审计主体分类 审计的主体是指执行审计的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即审计活动的执行者。 按审计主体,可以将审计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审计业务
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 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 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办理企业合并、分立、 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 出具有关报告;办理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 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 的审计报告
审阅业务
审阅业务的目标,是注册 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 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 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 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 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 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 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 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 (一)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会计师事务所是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业务的机构。根据《注册会计师法》 的规定,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分为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 务所两种形式。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及设立条件 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家批准、依法设立并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 务的机构,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的原则。事务所是注册 会计师的工作机构,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事务所才能承接业务。 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 我国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加入注册会计师队伍,于1991年建立了注册会计 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并从1994年起规定,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 试才是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前提。2009年财政部发布《注册会计师全 国统一考试办法》,对注册会计师考试进行改革。我国到目前通过考试, 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加入了注册会计师队伍。
04 Part Four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05 Part Five 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 内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政府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政府审计组织 国家审计机关,是根据宪法规定设立的国家财政的综合监督部门,是代 表国家执行审计监督和组织审计工作的部门。 政府审计人员 (一)政府审计人员的含义 政府审计人员是指各级政府审计机关中从事审计的领导人员和专业人员。 政府审计人员基本上属于国家公务员,他们的职称一般分为高级审计师、 审计师和助理审计师三级。 (二)政府审计人员的条件 我国政府审计人员选任资格条件,从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进行了 详细的规定。审计监督是一项原则性强、业务要求高的的工作,必须要 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合格人员来承担。审计人员应具备与其从 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能在执行公务中遵守审 计职业道德。
(二)按审计内容分类 按不同内容和目的,可分为财务审计、符合性审计、绩效审计和经济责 任审计。
审计的分类
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范围分类
(二)按审计时间分类 1.按实施审计的时间,可以将审计划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2.按实施审计的周期,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 3.按审计是否为初次实施,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初次审计、继续审计和后续审计 (三)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分类 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 (四)按审计的组织方式分类
(五)按审计的动机分类 按审计的动机,可以将审计划分为法定审计和任意审计。
审计学(第三版)
2 Chapter Two 审计组织、审计人员 与注册会计师的业务 范围
CONTENTS
01 Part One 政府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02
Part Two
内部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03
Part Three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秦汉时期
05
不断演进阶段
中华民国时期
03
日趋健全阶段
隋、唐、宋时期
04
振兴阶段
新中国时期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
方
审
计
西方政府审计产生与 发展概况:国家财政
的
产生—所有权与使用
产
权相分离—官厅审
生
计—政府审计
与
发
展
西方民间审计产生与 发展概况:合伙制企 业产生—股份制企业 产生—所有权与经营 管理权相分离—委托 经济责任制—独立审 计(公正、公允)
审计学
—第三版
审计学(第三版)
1 Chapter One 总论
CONTENTS
01 Part One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02 Part Two 审计的概念框架 03 Part Three 审计的分类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 国
01
审
初步形成阶段
西周时期
计
的
产 生
06
与
停滞阶段
发
元、明、清时期
展
02
基本确立阶段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实施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 直接动因。
审计的概念框架
审计的含义
审计的特征
审计的对象
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 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 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 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从 中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 审计天生就是独立的,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和生命,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