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
物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从小学习、努力,都是为了长大以后能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不是么?但是,如果人类缺了精神生活,那是不是和动物没什么区别了呢?因为人类能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类有精神与感情。

对于牛来说能吃到草就是一种幸福,实质上就是说它只满足于肉体上的快感,也就是物质生活得到满足。

这就是动物。

只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动物。

而人类却还有精神。

精神生活是人类幸福的重要内容。

高质量的幸福生活是人类幸福的源泉,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层建筑,人类要得到幸福首先要把自己的物质生活安排好。

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

所以说二者缺一不可。

这些天看了一篇外国文学的作品。

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

细读了好多遍,以我现在的思想来看,才发现小说的主人公是不是太过于执拗了。

为了展示自己的饥饿艺术值得沦落以致饿死么?他想表达对饥饿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可是他是否认识到其实他自己本身就是饥饿艺术的载体呢?没有他自己,他怎么能完成他想展示的饥饿艺术呢?如果说别人可以来帮他完成。

那么这又可以算是他对饥饿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吗?这就成了别人的信念与热爱。

别人的艺术追求。

小说主人公实际上也就忽视了物质生活,太过注重精神生活也是没有用的,到最后还不是两空了。

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没有物质生活作前提,那精神生活就不能长久。

为什么在国富民强物质生活已相当富裕了的现代社会,有的人仍然感觉不到一丝幸福感呢?大家都明白,也都能回答出个缘由。

因为他没有精神生活。

是的,他缺少精神生活。

当人们物质生活已得到满足时,还需要的就是精神生活来强化他现在的幸福感。

他就会不断地奢求精神方面的快感。

人们总是说,人虽然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也属于社会的人。

社会的一成员。

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的流行元素等等无一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维。

当社会以票子,房子,车子作为成功的象征的时候,你高贵的额头还是得在物质生活上低头。

但是,你们得明白。

当你不得不在物质上低头的时候你内心快乐么?得到满足了么?这是被迫屈服的。

有心甘情愿么?我们讲究的始终是幸福感快乐感。

这样的人是不是太过于注重物质生活而失去了生活秤的平衡呢?
人的一生都处于精神成人的过程之中。

你的一生到底能体验多少幸福感,是否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在于你对物质和精神的态度,在于你是否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这把巨尺上找到中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