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历史年表对比

中外历史年表对比

中外历史年表对比
中共的会议(部分)
1945春:中共七大背景:抗战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内容:1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9·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三大战役之后,渡江战役之前)
背景:三大战役胜利,渡江战役即将开始
内容:1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3中共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4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1956·9:中共八大背景:1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2美国继续敌视封锁中国。

3美苏冷战。

4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5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迷信。

6《论十大关系》奠定理论基础
内容:1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变化。

2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实现稳步前进。

1997·9:中共十五大背景:1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2民主政治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
内容:1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2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土地革命: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指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第一,它们实行的阶段不同。

第二,实施的范围和规模不同。

第三,方针政策不同,尤其是对富农的政策。

第四,实施土地政策的条件不同。

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手段从革命到改革,表明随着革命不断进行,人民的力量愈来愈大,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逐渐走向没落。


(古)近代:1.1771:波士顿倾茶事件。

2.1775:莱克星顿的枪声。

3.1776·7·4:《独立宣言》。

4.1783: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1787宪法》。

(内容、意义、评价)
6.第一次工业革命:1807:富尔顿:汽船
7.第二次工业革命:能源:1882 爱迪生: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交通:1894 福特:汽车1903 莱特兄弟:飞机
电信:1837 莫尔斯:有线电报1876 贝尔:电话机
农机:1902 C.W.哈特C.H.帕尔:汽油拖拉机
8.1898:美西战争: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9.1899:对中国“门户开放”政策
10. 1917:美国参加一战
11. 1921-1922:华盛顿会议
12. 1927:美国:有声电影黑白时代《爵士歌手》
13. 1935:美国:有声电影彩色时代《浮华世界》、美国制定《中立法》
14. 1939·11:美国颁布新的《中立法》
15. 1941·3:美国《租借法》
16. 1941·8·14:美英《大西洋宪章》
17. 1941·12·7: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事件
18. 1944·7:《布雷顿森林协议》
现代:1. 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
2. 1947·3:杜鲁门主义、6月:马歇尔计划
3. 1950·7:美干涉朝鲜内战
4. 1950·9·15:美军仁川登陆
5. 1954:美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6. 1992:美加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7. 1994·1·1: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
一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
1·金元外交(一战后初期)。

2·1935《中立法》。

3·1939:新的《中立法》。

4·1941:《租借法》。

5·德军在西线得手后,放弃中立政策,与英国结盟——《大西洋宪章》。

6·加入反法西斯同盟。

7·二战后,组建北约,遏制苏联
历史上中美关系:()
1追随英法,协同侵略中国。

219世纪末,“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英法,妄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谋求在中国的霸主地位。

3一战期间和20年代,与日本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

4.1945-1949:扶蒋反共政策。

5·1949-1972:全面对抗阶段。

6·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建交和正常化。

7发展到今天的合作与斗争相交织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
50S-70S:高速发展——凯恩斯主义(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等)
70S:滞涨阶段——凯恩斯主义失灵(尼克松、福特、卡特)
80S:经济恢复——供给学派、货币学派(里根)
90S:新经济——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克林顿)
英国史: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背景、过程、特点、作用等、君主立宪制)
经济:1.1588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2.1607:在北美洲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在东方把矛头指向印度
3.17C上半叶:进行海外扩张:地中海东印度—商业贸易、纽芬兰湾—渔业开发、北
美—农业拓殖、北爱尔兰—拓殖活动
4.1651: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荷兰
5.1652:英荷战争
6.1763:取得英法七年的胜利,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7.19C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8.两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从政治前提、市场、资金、科学技术劳动
力、原料等方面进行阐述)
思想文化:1.16C-17C:莎士比亚
2.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
3.近代自然科学:牛顿、达尔文、法拉第
4.文学:拜伦
先秦史: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原因、内容、影响)
经济:农业:铁犁牛耕、秦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确定土地私有
水利:郑国渠
商业:“市”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工商业管理: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思想文化:焚书坑儒、法家思想
浙江地方史:
一、古代浙江:政:元:江浙行省(浙江、安徽、福建)
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清:浙江省
经:农业:汉代出现铁犁牛耕
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唐朝唐朝越窑、宋朝龙泉窑)
商业:隋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经济重心南移(唐安史之乱后)
宋元:苏湖熟,天下足—成为古代经济重心
明清: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
文:心学:王守仁(王阳明)
黄宗羲:浙东学派创立者
自然科学:沈括《梦溪笔谈》
书法:王羲之:行书、草书;赵孟頫:楷体
二、近代浙江:政:殖民灾难:宁、杭被迫开放
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五四运动<邵飘萍>、中共一大<嘉兴南湖>、农村
革命根据地建设<方志敏: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经:自然经济较早解体<宁、杭通商口岸>,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文:新文化运动<蔡元培、鲁迅>
三、现代浙江:政:对外开放<1984宁、温对外开放城市>
文:钱学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