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xx精品课程展示活动
案例设计--反思表
学校
案例名称
案例类型xx实验小学
《家乡的风味小吃》
美术课教师姓名
学段xx
小学教学目标:
用撕、剪、拼贴、绘画、泥塑等方法进行多种美术造型活动;组织“大理白族三月街风味小吃展示会”。
通过做白族风味小吃的过程——感受劳动辛苦并快乐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用多种材料;不同的表现形式仿制家乡的风味小吃;在此过程中感受、体会劳动快乐。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有创意地完成小吃的制作,并组织“大理白族三月街风味小吃展示会”。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增强民族自豪感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美术基础,在本节课的导入时学生通过尝一尝、猜一猜“走进”到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上用图片直观的展示了家乡的风味小吃;根据学生的喜好,自由的选择做小吃的种类、材料制作风味小吃。
课的结尾,用学生喜欢的展示方式进行“家乡风味小吃”展示活动,这对学生保持学习美术的兴趣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学习者分析
一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5分钟)
1xx:
“同学们,你们知道或吃过的家乡小吃有哪些?它们的味道如何?色彩有些什么特点?
生回忆、回答。
2xx:
“你们想不想尝尝?”
学生品尝风味小吃。
教学/活动过程
3xx:
“好不好吃?”
4xx:
“你们知道做这些小吃的工序吗?”
5xx讲解制作雕梅的步骤:
用石灰水把梅子泡一泡,取出凉干,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出花纹,取出梅核,压成菊花状,放上盐、红糖、蜂蜜浸渍数月,取出就可食用。
6师:
“做这些小吃的工序复杂吗?做任何事过程都不简单,我们在食用这些美食的同时要感激做这些美食的人。
”
7xx:
“在白族文化漫长的发展岁月中,白族人民用自己聪慧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做出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小吃,作为白族人民的后代大家自不自豪?”
8xx板书:10家乡的风味小吃
二学生实践,教师指导(25分钟)
1xx:
“今天我们也要来做一做家乡的风味小吃,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工具通过撕一撕、剪一剪、画一画、捏一捏做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
我们将进行“大理白族三月街风味小吃展示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的风味小吃做的颜色美、形状好、有创意。
”
2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指导。
三作品展示,课堂小结。
(10分钟)
学生主持评选活动;
1学生进行作品展示;
2课堂小结:
师:
“每个地方的小吃大都就地取材,酸甜咸辣都带地域特色。
一粥一面的背后是每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庭的责任,让我们都成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人吧!”
感受参与展示渗透
---------《家乡的风味小吃》教学反思《家乡的风味小吃》是云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节课通过用撕、剪、拼贴、绘画、泥塑等方法进行多种美术造型活动;并组织学生开展“大理白族三月街风味小吃展示会”。
在活动中感受做风味小吃的过程——辛苦并快乐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渗透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一调动感官,激趣导入,初步感受家乡的风味小吃
师:
同学们,我们要请三位同学上来尝一尝、猜一猜这是什么食物?教学/活动反思
生1:乳扇。
生2:雕梅。
师:
引导学生思考:
雕梅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生:
想、猜、说.......
师:
雕梅是通过采摘、浸泡、雕刻、挤核、压扁、浸渍等过程制作出来的。
这样一个小小的梅子,白族人民都把它做得这么好吃、漂亮,白族人民能不能干?聪不聪明?
【反思:
通过尝一尝、猜一猜,唤醒学生的味觉记忆;在想、说、猜的环节中,由一枚小小的雕梅引发思考:
白族是一个勤劳、聪慧的民族,我们作为白族人民是骄傲的、自豪的。
】
二直观感受、紧扣学科特点,在实践操作中制作家乡风味小吃1师:
你知道、吃过的家乡风味小吃有哪些?
【反思:
提供学生熟悉的风味小吃图片,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风味小吃的颜色、形状、特点。
让学生感受这些风味小吃的颜色美、形状美、它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
2xx:
你有什么好方法用身边的材料“做”出你想做、熟悉的家乡小吃?生:
思考、讨论,得出可以用剪卡纸、画笔画、捏橡皮泥等方法仿制、创作出风味小吃。
3xx: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工具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
生:
在轻松的白族音乐中,以四人为小组为单位进行家乡风味小吃活动。
4xx:
巡视指导。
【反思: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引导学生通过尝试不同的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此环节学生在自由、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
三展示作品、课堂小结,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信与荣誉感1师:
我们大理的三月街要举行一个“大理白族三月街风味展示会”活动,大家要怎样把自己做的小吃展示给他们。
生:
把自己的风味小吃介绍、展示给大家。
【反思:
用学生熟悉的“三月街”作为展示的平台,突显氛围。
】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中开始,多样化的教学才是智慧。
”对学生美育的感受、创造;对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情感的培养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体验和认知。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尝一尝、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捏一捏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多元感知家乡风味小吃,在活动中亲切自然地渗透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教育,体会劳动快乐、创作快乐、分享快乐的价值观。
在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德活动中用孩子最本真的美术语言,表达爱祖国、爱家乡的朴素情感,渗透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