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脚——古代汉语指膝盖以下部位.如 古代汉语指膝盖以下部位. 古代汉语指膝盖以下部位 韩非子难言 难言》 孙子膑脚於 膑脚於魏 《韩非子 难言》:"孙子膑脚於魏." 中古以后指足. 杜甫《 中古以后指足.如杜甫《乾元中寓居同 谷县作》 手脚冻皴皮肉死. 谷县作》:"手脚冻皴皮肉死." 涕——上古指眼泪. 如《诗经 邶风 燕 上古眼泪. 诗经邶风 邶风燕 上古指眼泪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中古 以后指鼻涕.如王褒《僮约》:"目泪 以后指鼻涕. 王褒《僮约》 鼻涕长二尺. 下,鼻涕长二尺."
雌,雄还可指称植物,如"雄花", "雌蕊".
2,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於古 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的范围之内. 宫:上古泛指房屋.《墨子节用 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 时,因丘陵掘穴而处焉."秦汉以 后,一般民房不能称"宫",只有 帝王的殿堂,住处才能称公,如阿
房宫,未央宫,有些寺庙也可 称"宫",现在除了某些旧有名 称叫"宫"外,只有某些文化娱 乐场所叫,如"少年宫","文 化宫"等.
劝:古义是勉励,鼓励."以劝事 君者."是积极鼓励别人做某事. "劝学","劝耕" 劝 的今义一般是从消极方面来劝说 别人.
汤——古代汉语指热水.《论语 季 古代汉语指热水. 论语季 古代汉语指热水 见善如不及, 氏》:"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 又如成语"以汤沃雪"" ""金 汤."又如成语"以汤沃雪""金 城汤池""赴汤蹈火" ""赴汤蹈火 城汤池""赴汤蹈火". 现代指食 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如"米 ""菜汤 菜汤" 汤""菜汤".
对,垂头而睡".现在的"打瞌睡" 就是从此而来. 雌 雄 牝 牡 "雌,雄"本指鸟类的雌雄.《说 文》:"雌,鸟母也.""雄,鸟 父也."《诗经小雅正月》: "谁知鸟雌雄?"
"牝,牡"本指母牛和公牛.殷代 甲骨文中记载商人祭祀用的牛,公 牛作"牡",母牛作"牝".《说 文》:"牡,畜父也." "牝,畜 母也.",已经是扩大的词义. 后来凡是动物都可称为雌,雄,牝, 牡.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如教材所举"该"的古今词义, "完备——应该"看不出变化的轨 迹,又如"绸"的古义是"缠绕", 今只有"丝绸"义.这样的词语在 词汇系统中只有极少数.
词义的差异性越大,造成阅读障碍 的可能性就越小.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的这种情况,我 们勤於查字典,工具书就可以解决.
3,词义的转移 指词义由古义转移到今义后,古义 的范围和今义的范围互不包容,但 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兵:古义是武器.《说文》:"兵, 械也." 先秦产生"军人,军队"之义.
荤:古义指气味,滋味都较有刺激 性的葱,姜,蒜一类蔬菜.《说 文》:"荤,臭菜也."《苍颉 篇》:"荤,辛菜也."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 不茹荤者数月也."(《孟子人间 世》)
日:太阳 月:月亮 昼:白天 夜: 晚上/夜裏 晚上 夜裏 江:长江 河:黄河 国: 国都/国家 国都 国家 城:城墙 市:市场 石: 石头 轮:轮子 虎:老虎 鼠:老 男人/男子 女人/女子 鼠 男:男人 男子 女:女人 女子 夫: 丈夫 妻:妻子 父:父亲 母:母 儿子/女儿 亲 子:儿子 女儿 目:眼睛 耳:耳 朵 喜:高兴 戚:悲伤
风流 风流——在汉代的时候有风俗的意思, 在汉代的时候有风俗的意思, 的时候有风俗的意思 是中性词. 汉书刑法志 刑法志》 是中性词.《汉书 刑法志》:"风流笃 禁罔( 疏阔. 魏晋南北朝时 厚,禁罔(网)疏阔."魏晋南北朝时 期有风度,仪表义和英俊,杰出义, 期有风度,仪表义和英俊,杰出义,是 褒义词. 三国志蜀书 刘琰传》 蜀书刘琰传 褒义词.《三国志 蜀书 刘琰传》: 刘备)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 "(刘备)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 厚亲待之. 世说新语赏誉 赏誉》 厚亲待之."《世说新语 赏誉》:"范 豫章谓王荆州: 卿风流俊望, 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 之秀. 之秀."
妾——本义是女性奴隶.《尚书 费誓》: 本义是女性奴隶. 尚书费誓 费誓》 本义是女性奴隶 臣妾逋逃. "臣妾逋逃."后来用於女子在别人面 前的自称,表示谦卑,含有贬义. 前的自称,表示谦卑,含有贬义.《史 扁鹊仓公列传》 於是少女缇萦 缇萦伤 记扁鹊仓公列传》:"於是少女缇萦伤 扁鹊仓公列传 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 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 中称其廉平……'"唐孟郊《织妇 唐孟郊《 吏,齐中称其廉平 唐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词》:"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现代这个词不再用於女子自称,其贬义 现代这个词不再用於女子自称, 也就消失了. 也就消失了.
史记——上古泛指历史书籍.《吕氏春秋察 史记——上古泛指历史书籍. 吕氏春秋 ——上古泛指历史书籍 子夏之 有读史记者曰: 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 师三豕涉河 '"《史记周本纪》 '晋师三豕涉河.'"《史记周本纪》: 太史伯阳读史记, 伯阳读史记 亡矣!'"中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中 古以后专指司马迁所著的历史书《史记》 司马迁所著的历史书 古以后专指司马迁所著的历史书《史记》.司 马迁所著 史记》《汉书艺文志》 所著《 》《汉书 马迁所著《史记》《汉书艺文志》称之为 太史公》 魏晋以后或称为 太史公书》 以后或称为《 《太史公》,魏晋以后或称为《太史公书》, 或称为《太史公记》 南北朝时有将 时有将《 或称为《太史公记》,南北朝时有将《太史公 简称《史记》 直到唐朝 唐朝的 隋书 记》简称《史记》的.直到唐朝的《隋书经 籍志》才正式称为《史记》 籍志》才正式称为《史记》,此后即成为这部 历史书籍的专名. 历史书籍的专名.
3,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古今意义 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 某些相同之点,又有各种不同之处. 词义的古今差异细微,造成误解的 可能性反而大,因为差异细微,学 习者以今义解古义,会自以为已经 读通了,而实际上却似是而非.
《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 走." 走:古义是"跑" 在古今词义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 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 殊".
二,词义色彩的差异
就是词义体现的褒贬意义的不同或 词义轻重的不同. 古为褒义,今为贬义 爪牙,古指勇猛的助手,得力的武 将,今几同走狗. 喽罗:古指健儿,今为追随恶人的 人
复辟:古指恢复君位,今指被推翻的统 治者恢复原来地位或被消灭的制度复活. 贿 ——古时期是赠送财物的意思 . 《 左 古时期是赠送财物的意思. 古时期是赠送财物的意思 昭公五年》 出有赠贿. 传 昭公五年》: " 出有赠贿. " 中古以 昭公五年 后变成贬义词, 指贿赂, 用财物收买. 后变成贬义词 , 指贿赂 , 用财物收买 .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柳宗元 《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 : " 弊政 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 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
购——上古是悬赏徵求的意思.《史记 上古是悬赏徵求的意思. 史记 上古是悬赏徵求的意思 项羽本纪》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 万户.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法律答问》 万户."《睡虎地秦墓竹简 法律答问》: 有投书,勿发,辄燔之, "有投书,勿发,辄燔之,能捕者购臣 妾二人. 后一例中"购臣妾二人" 妾二人."后一例中"购臣妾二人"即 悬赏臣妾二人的意思. 悬赏臣妾二人的意思.中古以后变为高 价收买的意思. 旧唐书禇遂良传 禇遂良传》 价收买的意思.《旧唐书 禇遂良传》: 尝出御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 太宗尝出御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 "太宗尝出御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
猖狂 猖狂——古代指狂放不受礼法羁束. 古代指狂放不受礼法羁束. 古代指狂放不受礼法羁束 王勃《滕王阁序》 阮籍猖狂 猖狂, 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 现代变成贬义词, 岂效穷途之哭."现代变成贬义词, 指狂妄放肆. 指狂妄放肆.
古为贬义今变中性词或褒义词. 中性词或褒义词. 中性词或褒义词 锻炼:古义除了"冶炼",又指熟 悉法律的人玩弄法律以愚弄,诬陷 别人.
瓦:上古泛指陶器,《说文》"瓦, 土器已烧之总名."现在人家生小 孩贺喜有"弄璋之喜""弄瓦之喜" 的说法,皆出自《诗经小雅斯 干》,"乃生男子……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瓦是 上古时代一种原始的纺锤.瓦今只 指盖房顶的建材.
丈夫:古时男子的通称.《战 国策赵策》"触讋说赵太后" 有"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亲戚:不单指外亲,也可指父 母家人.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又可分三 种情况: 1,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於古 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 菜:古义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 蛋类.《说文》"菜,草之可食 者."一直到宋代,"菜"仍只包 括蔬菜,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