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山梨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0山梨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山梨醇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建立了山梨醇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山梨醇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版二部
《微生物限度检查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编号
《山梨醇质量标准》编号
3职责
检验人员、复核人员对实施本标准负责。

4操作规程
4.1试剂与试药
甘油、氯仿、乙醚、氢氧化钠试液、碘试液、酚酞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磷酸溶液(1→10)、5%高锰酸钾溶液、10%焦亚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3→4)、1%变色酸溶液、标准甲醇溶液、盐酸、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磷酸氢二钠的饱和溶液、高锰酸钾的饱和溶液、1%糠醛溶液、10%氢氧化钠溶液、0.001%丙酮溶液、95%硫酸。

4.2仪器与设备
碱式滴定管、50ml具塞量筒、垂熔玻璃漏斗、温度计、水浴锅、比重瓶、蒸发皿、试管、干燥箱、恒温培养箱、比重瓶、干燥器。

4.3检验项目
4.3.1性状
4.3.1.1操作方法
(1)取本品,在明亮光线下,用目测法观察其外观;用鼻闻和口尝其气;并依法观察其特性。

(2)将本品溶于水、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观察溶解情况。

(3) 比旋度取本品约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硼砂6.4g与水适量,振摇使完全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如溶液不澄明,应滤过),依法测定(附录Ⅵ E)。

4.3.1.2记录
记录其外观、气味、特性、溶解情况,测比旋度
4.3.1.3结果判断
(1)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甜;有引湿性;(2)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
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3)比旋度为+4.00至+7.00。

判为符合规定。

4.3.2鉴别
4.3.2.1 取本品约50mg,加水3ml溶解后,加新制的10%儿茶酚溶液3ml,摇匀,加硫酸6ml,摇匀,即显粉红色。

判为符合规定。

4.3.2.2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6图)一致。

4.3.3 检查
4.3.3.1 酸度
取本品约5.0g,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30ml。

显淡红色,判为符合规定。

4.3.3.2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3.0g,加水20ml溶解后,溶液澄清无色,判为符合规定。

4.3.3.3 氯化物
4.3.3.3.1 操作方法
取本品1.4g,依法检查(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

4.3.3.3.2记录
记录颜色比较结果
4.3.3.3.3 结果判定
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浓(0.005%),判为符合规定。

4.3.3.4硫酸盐
4.3.3.4.1 操作方法
取本品2.0g,依法检查(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

4.3.3.4.2 记录
记录颜色比较结果
4.3.3.4.3 结果判定
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判为符合规定。

4.3.3.5 还原糖
4.3.3.
5.1 操作方法
取本品10.0g,置400ml烧杯中,加水35ml使溶解,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50ml,加盖玻璃皿,加热使在4~6分钟内沸腾,继续煮沸2分钟,立即加新沸过的冷水100ml,用105℃恒重的滤过,用热水30ml分次洗涤容器与沉淀,再依次用乙醇与乙醚各10ml洗涤沉淀,于105℃干燥至恒重,算出氧化亚铜重量。

4.3.3.
5.2 记录
记录垂熔玻璃坩埚重量,干燥温度、时间、样品重量、恒重后样品与垂熔坩埚总重量4.3.3.5.3 结果判定
氧化亚铜重量≤67mg,判为符合规定。

4.3.3.6 总糖
4.3.3.6.1 操作方法
取本品2.1g,置250ml磨口烧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约40ml,加热回流4小时,放冷,将盐酸溶液移入400ml烧杯中,用水10ml洗涤容器并入烧杯中,用24%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照还原糖项下自“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50ml”起依法操作。

4.3.3.6.2 记录
4.3.3.6.3 结果判定
氧化亚铜重量≤50mg,判为符合规定。

4.3.3.7 有关物质
4.3.3.7.1 操作方法
取本品0.5g,置100每粒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每粒,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分别去甘露醇对照品与山梨醇对照品各约0.5g,置1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 D)试验,用磺化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为填充剂的强离子钙型交换柱(或)分离效能相当的色谱柱;以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柱温72℃-85℃,示差折光检测器。

取样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甘露醇峰与山梨醇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2.0。

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器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10%。

在精密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

4.3.3.7.2 记录
4.3.3.7.3 结果判定
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2.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液主峰面积的1.5倍(3.0%)。

判为符合规定。

4.3.3.8 干燥失重
4.3.3.8.1 操作方法
取本品,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在60℃减压干燥至恒重(附录Ⅷ L)。

4.3.3.8.2 记录
记录样品重量,干燥温度、时间,恒重的称量瓶及恒重后的量瓶与样品总重量。

4.3.3.8.3 结果判定
减失重量<1.0%,判为符合规定。

4.3.3.9 炽灼残渣取本品,依法检查(附录Ⅷ N)。

炽灼残渣≤0.1%,判为符合规定。

4.3.3.10 重金属
4.3.3.10.1 操作方法
取本品2.0g,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溶解成25ml,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一法)。

4.3.3.10.2 记录
4.3.3.10.3 结果判定
含重金属<百万分之十,判为符合规定。

4.3.3.11 砷盐
4.3.3.11.1 操作方法
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稀硫酸5ml与溴化钾溴试液0.5ml,置水浴上加热20分钟,使保持稍过量的溴存在(必要时,可滴加溴化钾溴试液),并随时补充蒸发的水分,放冷,加盐酸5ml与水适量使成28ml,依法检查(附录Ⅷ J第一法)。

4.3.3.11.2 记录
4.3.3.11.3 结果判定
应符合规定(0.0002%),判为符合规定。

4.3.3.12 微生物限度检查
4.3.3.12.1操作方法
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二部附录Ⅺ J和《微生物限度检查验操作规程》编号)。

4.3.3.12.2记录
记录检查方法、检查条件、细菌数、霉菌数和酵母数、大肠埃希菌、活螨检查结果。

4.3.3.12.3结果判断
细菌数≤400个/g;霉菌数和酵母数≤40个/g;大肠埃希菌:每1g未检出;活螨:每1g未检出。

判为符合规定。

4.3.4 含量测定
4.3.4.1 操作方法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碘瓶中,精密加高碘酸钠(钾)溶液〔取硫酸溶液(1→20)90ml与高碘酸钠(钾)溶液(2.3→1000)110ml,混合制成〕50ml,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放冷,加碘化钾试液10ml,密塞,放置5分钟,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0.9109mg的C6H14O6
4.3.4.2 记录
4.3.4.3 结果判定
按照干燥瓶计算,含C6H14O6不得少于98.0%,判为符合规定。

山梨醇检验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