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框架结构钢筋配料计算案例分析一、平法识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1、框架柱1)柱编号框架柱:在框架结构中主要承受竖向压力;将来自框架梁的荷载向下传输,是框架结构中承力最大构件。

框支柱:出现在框架结构向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柱的上层变为剪力墙时该柱定义为框支柱;芯柱:它不是一根独立的柱子,在建筑外表是看不到的,隐藏在柱内。

当柱截面较大时,由设计人员计算柱的承力情况,当外侧一圈钢筋不能满足承力要求时,在柱中再设置一圈纵筋。

由柱内内侧钢筋围成的柱称之为芯柱;梁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梁上的柱称之为梁上柱。

主要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墙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墙上的柱称之为墙上柱。

同样,主要还是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1 / 12)注写柱钢筋方式:两种:框架柱列表注写方式--03G101-1P10;框架柱截面注写方式--03G101-1P11 3)柱钢筋计算:柱所在位置不同钢筋节点构造也不同与基础的连接----基础插筋中间层钢筋的连接-----主要注意连接形式顶层的钢筋锚固-----要根据柱子所在位置不同区分柱子类型(边、角、中柱) ①柱子基础插筋长度:a+h 1+h n /3a:弯折长度:按图集进行判断/按图纸标注长度 h1:基础厚-底部保护层厚度 hn:层净高,层高-楼层框架梁高。

②-1层柱子纵筋长度: -1层层高-Hn/3+1层Hn/3+(搭接长度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非连接区是1/3hn ,其余均为(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③首层柱子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Hn/3+max(Hn/6,hc ,500)+(搭接长度LlE )④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非连接区=max (1/6Hn 、500、Hc )⑤顶层柱纵筋计算:(黑色纵筋锚固长度是从梁底开始1.5lae (la );其余纵筋伸至柱顶梁高- 保护层+12d 或直锚lae)角柱边柱中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为: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使用弯锚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为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⑥柱子箍筋:框架柱箍筋一般分为两大类:非复合箍筋、复合箍筋抗震柱箍筋加密构造:柱箍筋在基础内设置不少于两根,间距不大于500的非复合箍在节点范围内,抗震框架柱箍筋加密通过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箍筋。

箍筋根数计算:箍筋设置范围L/箍筋间距+1箍筋长度计算:分为非复合箍筋、复合箍筋:箍筋内皮周长+调整值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 E,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 lE、l l抗震K Z纵向钢筋构造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抗震KZ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抗震KZ箍筋加密区范围框架柱的钢筋总结:柱的纵筋:基础插筋中间层纵筋顶层柱纵筋柱的箍筋:箍筋长度、箍筋根数2、框架梁1)梁编号2)梁平法表示:3)框架梁钢筋计算:①上通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hc-保护层+15d②支座负筋:支座负筋按照部位分为两类:端支座负筋: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第二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③架立筋的计算:架立筋和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④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⑤框架梁中部钢筋计算:中部钢筋分为两类:构造钢筋: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搭档:拉筋: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两倍长度=梁宽-2×保护层+调整值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 ×排数⑥吊筋的计算: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60度)+2×20d拉筋构造附加吊筋构造⑦箍筋:长度=(b+h)×2-8c+调整值根数:梁箍筋距支座边的距离为50mm加密区的长度为一级抗震等级:max(2hb,500)二级抗震等级:max(1.5hb,500)根数=((L左加密区-50)/加密间距+1)+(L非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L右加密区-50)/加密间距+1)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梁内主要钢筋:上:上部通长筋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下:下部钢筋左:左支座钢筋中:架立钢筋右:右支座钢筋箍筋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3、板钢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G101-41)板块编号板类型代号序号楼面板LB xx屋面板WB xx延伸悬挑板YXB xx纯悬挑板XB xx2)板钢筋计算①板底钢筋长度计算: 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6.25d ×2板底钢筋伸进支座长度: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板底钢筋根数计算: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L板底钢筋设置/间距+1②板负筋长度的计算: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板负筋的根数计算: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L板底钢筋设置/间距+1③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2+弯勾×2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弯勾×2 根数=(负筋板内净长-50)÷分布筋间距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弯勾×2 根数左、右=(负筋板内净长-50)÷分布筋间距板内钢筋总结:受力筋:面筋、底筋负筋:边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负筋分布筋:钢筋配料计算案例分析某三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2级,其中KZ1、KL1配筋情况如图所示。

从施工图纸中查到该结构基础扩大顶面标高为-1.2m ,基础底面标高为-1.8m ,基础底板底面配筋直径为20mm ,基础底面混凝土保护层为40mm ;各层板顶结构标高分别为3.6m 、6.9m 、10.2m ,楼板厚均为120mm ;柱纵筋在基础中水平弯折按200mm 计,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混凝土保护层为30mm ,箍筋按内皮周长的调整值取120mm 。

问题:(1)计算该楼层框架梁钢筋的下料长度;(2)施工现场无Φ22的HRB335级钢筋,现拟用Φ20的HRB400级钢筋代换,求需要Φ20,HRB400的根数?HRB335的设计强度为3002/mm N ,HRB400的设计强度为3602/mm N 。

KZ1600×60012φ22φ8@100/200300300300300KZ1 KL1三、钢筋代换当施工中遇有钢筋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进行钢筋代换,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1、代换原则: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按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等强代换方法:22212112/y y f d f d n n ≥式中: n 2、d 2、f y2 —— 代换钢筋根数、直径、设计强度 n 1、d 1、f y1 —— 原设计钢筋根数、直径、设计强度上式有两种特例:(1)设计强度相同、直径不同的钢筋代换: 222112/d d n n ≥(2)直径相同、强度设计值不同的钢筋代换:2112/y y f f n n ≥2、代换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影响钢筋代换后,有时由于受力钢筋直径加大或根数增多而需要增加排数,则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 0减小,截面强度降低。

通常对这种影响可凭经验适当增加钢筋面积,然后再作截面强度复核。

对矩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可根据弯矩相等复核截面强度。

3、代换注意事项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①对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级光圆钢筋代替HRB335和HRB400级带肋钢筋。

②钢筋代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③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如同品种钢筋的直径差值一般不大于5mm),以免构件受力不匀。

④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

⑤偏心受压构件(如框架柱、有吊车厂房柱、桁架上弦等)或偏心受拉构件作钢筋代换时,不取整个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力面(受压或受拉)分别代换。

⑥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替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