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5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财务管理-5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①信用标准过于严格→可能会降低对符合可接 受信用风险标准客户的赊销额→减少坏账损失、减 影 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不利于扩大企业销售量 响 甚至会因此限制企业的销售机会;
②信用标准过于宽松→增加应收账款的管理成 本与坏账成本→但会扩大销售。
(1)定性分析
①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 ②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 ③客户的资信程度——“5C”评价法。
➢ 机会成本 ➢ 管理成本 ➢ 短缺成本 ➢ 转换成本
5.2.2 持有现金的成本
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同方向 机会
变化。现金的机会成本=现金 成本
持有量×有价证券收益率
现金 持有 成本
属于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 管理
没有明显的变动关系。如管理 成本
人员的工资、安全措施费等
短缺 与现金持有量反方向变化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 广义现金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
金等。
狭义现金 仅指库存现金。
本章所指现金,是广义的现金。
1、交易动机 企业在正常经营秩序下应当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
2、预防动机 即企业为应付意外紧急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支 付能力。应付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随机波动。 预防动机所需的现金多少取决于: (1)企业对未来现金流量预期的可靠程度; (2)企业临时筹措现金的能力; (3)企业的风险偏好。 3、投机动机 指置存现金用于抓住突发的获利机会。
5.1.3 营运资金管理的要求
在营运资金管理中,要求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确定企业营运资金的占用数量; (2)合理确定短期资本的来源结构; (3)加快资本周转,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5.1.3 4 营运资金策略
1、营运资金持有策略 营运资金持有量的确定,就是在收益和风险之间
进行权衡。 ➢ 宽松的营运资金策略; ➢ 紧缩的营运资金策略; ➢ 适中的营运资金策略。
3.掌握最佳现金余额的方法,应收账款的信用成
目 本,信用政策的内容 标 4.掌握存货的成本,存货经济批量模型
【导入案例】
某企业是一个专业从事手表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该企业下设 一个手表专营公司负责手表的销售,专营公司的副经理叫刘帆。 该企业主要生产销售机械表。1987年左右,市场发生了变化,电 子表畅销,机械表销售下降。该企业的产品积压严重,仅专营公 司就积压了100多万只机械表。当时刘帆给厂里打报告,请示处 理积压产品,当时市价为120元一只的机械表,刘帆准备以25元 一只处理掉,然后利用收回资金生产销售电子表。厂里没有批准 刘帆的报告。刘帆又给主管局打报告,主管局也没有批示。在这 种情况下,刘帆自作主张,以25元/只的价格处理积压产品。经 过三个月的努力,积压产品全部售出,收回资金2500万元。
5.2.4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最佳现金持有量: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 持有量 ➢ 成本模式 ➢ 存货模式 ➢ 因素分析模式 ➢ 现金周转模式
1、成本模式
含义 假设 成本
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使持 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假设不存在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的转换。 ——转换 成本无关
刘帆用这些资金引进香港表盘、机芯,根据市场 需求,生产多花色的产品去争取市场,到1989年,专 营公司盈利900多万元。但是由于该手表厂也是个老 大难企业,先后换了10多名厂长,刘帆的行为让企业 领导感到难堪,遂在1990年将专营公司撤销。1992年 手表厂面临破产,累计亏损4000多万元,银行存款只 有4万元,固定资产达8000万元,并且有几百台进口 设备。在这种情况下,1992年4月刘帆被任命为该厂 厂长。8个月后,该企业减亏747万元,1993年全面扭 亏,实现利税574万元。1992年到1996年还清了近1亿 元债务。
5.3.3 信用政策的制定
信用政策也称赊销政策,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规 划和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规范。它是企业基 于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认定,而对客户给予先行交货而 后收款的结算优惠,这种优惠实质是企业对客户的一 种短期融资。
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 部分。
1、信用标准
是指信用申请者获得企业提供信用所必须达到 含 的最低信用水平,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 义 别标准。
2、信用条件
指要求顾客支付赊销货款的条件,包括信用期 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
信用期限
现金折扣
折扣期限
可以扩大销 售,但同时 也会增加应 收账款投资
所带来的收益,即为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 =日赊销额×平均收帐天数×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
其中,资金成本率一般按有价证券的利息率来计算 。
(2)管理成本 主要是指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所增加的费用。
主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
押 其他担保物。信用分析必须分析抵押手续是否齐备、抵押品估值等。
条
指影响申请者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对企业发
件 展前途具有一定影响,也是影响企业信用的一项重要的外部因素。
(2)定量分析 ①目的 确定坏账损失率和客户的信用等级; ②步骤 ➢ 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 ➢ 计算各指标值并与标准比较; ➢ 进行风险排队,并确定各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 ③评价
在成本分析模式下,企业持有的现金有三种成本: (1)机会成本。(2)管理成本。(3)短缺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 决策原则
有量。
成本分析模式适用范围广泛,尤其适用于现金收支波动较大 的企业,但是持有现金的短缺成本较难准确预测。
成本分析模式图
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和现金持有量的
能力是指经营能力,通常通过分析申请者的生产经营能力及获利情 能
况,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手段是否先进,产品生产销售是否正常, 力
在市场上有无竞争力,经营规模和经营实力是否逐年增长等来评估。
资
指如果企业或个人当前的现金流不足以还债,他们在短期和长期内
本 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
抵
指当企业或个人不能满足还款条款时,可以用作债务担保的资产或
解:最佳现金持有量(Q) = √(2×16 000×50)÷10% =4 000(元)
存货模式适用范围
存货模式的优点是计算结果比较精确,但它 是以现金支出均匀发生,现金持有成本和转换成 本易于预测为前提条件的,当企业现金收支波动 较大时,这种方法的应用就受到了局限。
训练1: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实训项目】 存货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练习。 【实训目标】 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与应用。 【实训任务】
财务管理
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1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2
现金管理
3
应收账款管理
4
存货管理
学习要求
相 1.现金持有动机与成本及最佳现金持有量 关 2.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 知 3.信用政策的制定 识 4.存货功能与成本及存货经济批量决策
学 1.了解现金管理的目的和日常控制 习 2.熟悉应收账款、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
一般来说,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环境 条件,按照适中营运资金策略的原则,确定适当的营 运资金持有量。
2、营运资金筹集策略 营运资金筹集策略,是对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
性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的安排。 (1)按用途分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 临时性流动资产 ➢ 永久性流动资产 ➢ 临时性流动负债 ➢ 自发性流动负债
成本
转换 成本
在全年现金需要量一定的情况 下,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反 方向变化。转换成本总额=有 价证券变现次数×每次的转换 成本
5.2.3 现金管理的内容和目标
1、内容: ➢编制现金收支计划 ➢日常现金收支控制(加速收款、延缓付款) ➢确定并保持最佳现金持有量 2、目标: 在保证企业高效、高质地 开展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证最 佳现金持有量。
即:品德(character) 能力(capacity) 资本(capital) 抵押品(collateral) 条件(conditions)
信用的定性分析——5C系统
是指个人申请人或公司申请人管理者的诚实和正直表现。品质反映 品 了个人或公司在过去的还款中所体现的还款意图和愿望。【提示】这是 质 “5C”中最主要的因素。
(3)坏账成本 在赊销交易中,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无力偿还债
务,债权人就有可能无法收回应收账款而发生损失, 这种损失就是坏账成本。
5.3.2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1、目标 在发挥应收账款强化竞争、扩大销售功能的同 时,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减少坏账损 失与管理成本,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益,作出有利于 企业的应收账款政策。 2、内容 ➢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 进行投资决策 ➢ 做好日常管理,防止坏账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了扩大销售 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
企业必须对增加应收账款而增加的收益与增加的成 本和风险加以全面权衡。
5.3.1 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
1、应收账款的功能 ➢ 增加销售 ➢ 减少存货
2、持有应收账款的成本
应
机会成本
收
账
款
管理成本
的
成
本
坏账成本
(1)机会成本 指企业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放弃的其他投资
(2)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配合 ➢ 期限匹配型筹资策略 ➢ 激进型筹资策略 ➢ 保守型筹资策略
5.2 现金管理
思考: 企业为什么要持有现金?如何
确定一个最佳的现金持有量?
5.2.1 现金的持有动机
现金指可直接作为支付手段的资产,是在生产过 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 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
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TC= √2T·F·T
存货模式的着眼点也是现金相关总成本最低。相 关总成本、机会成本和固定转换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下 图所示。
成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