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案六则投影(学生)

医案六则投影(学生)

醫案六则[题解与说明]现存最早的医案专集→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著名医案介绍:医案古称“诊籍”。

1、以病为纲合编江瓘·《名医类案》,收集明代以前历代名医验案。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以明代以后医案为主,本书温病医案较多。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收集上至仓公,下至叶天士共六十余家,1600多案。

民国·何廉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书中医案为作者登报征集,经作者精选,按病者、病名、病因、证候、诊断、疗法、处方、效果等内容顺序排列。

2、以人为纲合印清·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含尤怡《静香楼医案》,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张仲华《爱庐医案》,曹仁伯《继志堂医案》。

民国·徐衡之《宋元明清名医类案》3、个人医案清·喻昌《寓意草》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叶氏门人华岫云整理而成。

徐按很精采。

清·徐灵胎《洄溪医案》清·吴瑭《吴鞠通医案》清·丁甘仁《丁甘仁医案》清·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一)本医案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本案记述仓公诊断齐王侍医遂“病中热”的情景,劝告不可服用五石,并阐明其危害性。

练:通“炼”。

动/把生丝煮熟使之柔软→名/白色的熟丝→形/熟练。

不溲sǒu:小便短少。

臃:非“癰”的异体。

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介词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以阴石治阴病,以阳石治阳病。

陰陽水火之齊:药石有寒性柔剂,有热性刚剂。

中熱,即為陰石柔齊治之:阴虚内热就用寒性矿物药组成的柔剂治疗它。

远:背离→错误。

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表裏、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參其人動靜與息相應,乃可以論。

语译:确立诊治疾病的标准(树立治疗法度,建立治疗规矩,确立治疗准则),结合病人色脉等外部症状、病位在表在里、病性是实是虚、病势是顺是逆,并参考病人脉搏动静与脉息相应情况。

才可以据这些讨论疾病。

陽疾處内、陰形應外:真热假寒证。

辟:“襞”bì的古字。

闭阻宛气:指郁结之热气。

宛:通“郁”,郁结。

二陰應外、一陽接内:与“陽疾處内、陰形應外”意同。

俞:“腧”的古字。

经纪:纲纪。

习:熟习。

(二)本文是南宋医学家许叔微治伤寒病案。

强调治疗伤寒病须“循次第”,顾及病证的表里虚实。

烦:《说文》“烦,热头痛也,从页,从火。

”,引伸为烦躁、烦闷。

麻黄证:即麻黄汤证。

《伤寒论》第35条是有关麻黄汤证的主要表现和治疗条文。

尺迟弱:指寸口尺部脉跳一息不足四至。

此指迟而无力,表明营血不足,虽有表证,禁用汗法。

《伤寒论》第50条。

建中汤:即小建中汤,有建中补脾,调和气血之功。

调荣:调和荣血。

荣—营尺部方应:寸口脉中尺部脉才应手→气血已旺,荣血调和。

啜chuî:饮。

发狂:此指短时间的躁动不安。

非发狂证。

此事:指医理之难明、医事之复杂。

是:实在,的确。

不避晨夜,即宜便治:语自《伤寒论·伤寒例》:“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

”便:立即。

时日:治疗用药时机成熟之日。

次第:治疗的先后次序。

安:指症状减轻。

促:缩短。

何足:哪里值得。

贵:重视。

何足贵:指不顾体虚,只顾发汗解表,而获得的暂时性的症状减轻。

锡:同“赐”。

九锡之命:古代帝王赐给有特殊功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最高的礼遇。

九锡名目说法不一。

据《公羊传·庄元年》何休注为: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弓矢,鈇钺,秬鬯。

政:通“正”。

只促:催促。

(三)本医案选自俞震的《古今医案按·痢》。

絕:全然。

闕:通“缺”,使动用法,使……缺。

自下:自行泻下。

下:名—动,泻下客:客居友生:同学。

《诗经·小雅·棠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日:名词→状语,每日。

“日过视予”,“日服而病日增”,“日以剧”。

饮:使动用法,使……饮。

譁:“哗”的异体字。

顧:顾忌。

介意。

浹jiā旬:十天亘:贯穿翌日:第二天泠然:清爽貌。

越日:过了一天恒失之飢而傷於飽,傷於飽,其流為積:被动句。

流:演变,变化。

積:积食。

去其舊而新是圖:宾语前置句。

推陈出新,意为攻其邪。

顾:反而。

貼:通“帖”。

一旦:即时。

霍然:雨中群鸟飞声 迅速消散貌。

此喻迅速痊愈。

(四)本医案选自赵献可《医贯·痢疾》。

豐:肥胖。

善:多。

尽:副→动/喝完。

苦:形→动/患。

鬱火證:肝气郁结化火之证。

红白相杂:红,赤,赤白相兼。

絕無渣滓zhāzī:全为红白相间杂的粘液便。

下以大黄:清泻热邪。

竟:最终。

参、术、姜、桂:温中健脾补气。

少:副词/稍微。

嘗:“嚐”的古字。

委顿:疲乏困顿。

重chóng:再。

一身歷一歲間:一身病痛经历一年。

曩nǎng:先前。

以纯熱瘥:靠服用纯热性药物痊愈。

向:如果。

表假设时常与否定词连用。

1、咸知向方2、向(刚才)来道边有卖饼家3、新撰者向数千百卷4、向非先生5、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

竟:终究補中:补中益气汤。

黑薑:将药物烧炭存性,血证常用炮炙法。

隔垣见人:比喻医术高明,能洞察病机。

饮上池水:比喻得到高人传授。

聞之善贈人者以言:我听说善于赠人的人凭借语言。

其永矢勿諼者亦以言:那些发誓永远不忘的人也是凭借语言。

矢:通“誓”。

谖xuān:忘记。

不肖侏儒未足為先生重:被动句。

识zhì:记住。

书状:晚辈对上辈的用语。

状:叙述。

(五)本医案选自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

赋質瘦薄:禀赋薄弱,体质单薄。

脉息迟微:脉象迟且微迟:迟脉,脉来缓慢,一息脉动3-4至(一分钟不满60次)→虚寒。

微:弱。

红:血(委婉)。

吐红:吐血花粉、知母:清热养阴药。

敛手:缩手,表示不敢妄为。

噬脐无及:自咬腹脐够不着→此指无能为力。

愠:怒气。

形:名→动/表现。

初不、初无(后文):完全不如鼓應桴:疗效迅速。

厉:祸害。

纔:才,仅仅。

辨:通“辩”。

致辨:送上辩解之辞。

转:更加繫鈴解鈴:佛教禅宗语。

谓虎项金铃唯系者能解。

比喻谁作的事有了问题,仍须由谁去解决。

寒凉速之也:服用寒凉药招致的。

速:招致血脱益气:血脱,大出血证,阳气随之外越。

益气,救治的方法,“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益气以生血。

臆见:胸中之见→一己之见→主观见解。

效:名→动/见效。

立意翻新,初無定見:打定主意新变花样,从来没有确定的见解。

簧鼓:煽动性的言语。

簧:乐器里的薄片,吹之则振动发声。

因振动而发声→鼓动,煽动。

動搖:改变原来的立场。

在前人:以前面的医生而言。

(六)本医案选自《薛生白医案》。

扰亏:损伤。

根本:肾为先天之本,故指“肾”。

扰亏根本:扰动亏损肾精。

嫌:疑惑。

跋前疐后:前则跋其胡,后则踬其尾。

指进退两难。

風木:六气指“厥阴风木”,时令指“农历二月”,脏腑指“肝胆”。

適:正好。

春肝、夏心、秋肺、冬肾、脾旺四季,并主长夏。

已而:不久。

遺精:多因肾虚精关不固,或君相火旺,湿热下注等,扰动精室所致。

少間:不久。

同一邪也,均為三病:“三病”指“病目且黃(肝胆湿热)”“遺精淋濁(相火妄动,扰动精室)”“膝胫腫痛不能行(湿热下注)”次第:依次。

缠绵:纠缠。

因:顺着。

副词。

根本久撥:肾阴已虚。

腎胃相關:语本《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

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回阳返本:指补肾。

剑关苦拒而阴平非复汉有:姜维苦守剑阁主道,却被邓艾抄阴平小路直取成都灭蜀。

比喻:一味治本而忽略其他症状的危害。

(一味治本之不当)言下之意:标本同治。

(急则治其标。

)略:大致,大体上。

識shí: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