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教学设计)

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教学设计)

2.启发式引导法:在讲课过程中恰当地设置诘问,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帮助学生主动学习。
3.小组讨论法:使学生通过比较而知异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领悟。
4.讲练结合法:以讲带练,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
学习方法
问题学习法,思考学习法,合作讨论学习法,课堂练习法。
教具准备及教学环境分析
(图)
二、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图)
三、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图)
四、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图)五、球体表面上点的投影(图)<课堂练习>
P28第1,2,3,4,5,6题
<小结>
<作业>P29第1,2,3,4,5,6题
<复习导入>
问题一:
问题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第六版),教材编排合理,适应精讲多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的表面上点的投影。采用先讲棱柱、圆柱,再讲棱锥、圆锥,最后讲圆球的顺序。本节课是“基本体的投影”知识点的延续,是学好后面“截交线投影”的前提,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习题册P28第1,2,3,4,5,6题
1.棱柱、圆柱、棱锥、圆锥、球体的投影分析。
2.棱柱、圆柱、棱锥、圆锥、球体表面取点的方法。
3.根据课堂讨论任务和课堂练习,总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习题册P29第1,2,3,4,5,6题
2.教师说明作业要求及上交时间
准备上课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并思考
已知两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并填空
用PPT展示任意画平行面或垂直面的两面投影的图形。平面是面?
3-1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一、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6分钟)
1.取点方法
(1)利用点的投影规律;
(2)借助于六棱柱表面的积聚性投影。
2.举例:(图)六棱柱表面上给出B点的正面投影b’,如何求得B点的另两面投影?
二、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6分钟)
1.取点方法
(1)利用点的投影规律;
(2)借助于圆柱表面的积聚性投影。
2.举例:(图)已知圆柱表面上给出B点的正面投影b’,如何求得B点的另两面投影?
课堂讨论一:(7分钟)
棱柱与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特性?
归纳:
棱柱 积聚性取点法
圆柱 积聚性取点法
三、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6分钟)
1.取点方法
由于三棱锥的投影没有积聚性,因此需要借助平面内的辅助线来求点的投影。
(2)辅助圆法
在锥面上过点作与某一投影面平行的圆,作出该圆的各投影后再将点对应到辅助圆的投影上。
2.举例:(图)根据圆锥表面上A点的正课堂讨论一:(7分钟)
面投影a’,求出A点的另两投影?
棱锥与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特性?
归纳:
棱锥 积聚性取点法,辅助线取点法
圆锥 辅助线取点法,辅助圆取点法
五、球面上点的投影(6分钟)
教具:圆规,三角板,直尺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预测效果
【组织教学】时间:2分钟
【复习导入】时间:7分钟
【讲授新课】时间:44=30(讲)+7(讨)+7(讨)分钟
【课堂练习】时间:30分钟
【教学小结】时间:5分钟
【作业布置】时间:2分钟
互相致意,考勤,严格课堂纪律。
2017年第三届广东省技工院校教研会
(机械制图)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设计
课题内容
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2节(90分钟)
专业、班级
17汽修、新能源班
学情分析
中技学生都是在第一学期开始学习机械制图,他们有一定的立体几何基础,思维活跃,对未知学习领域抱有极大的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普遍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且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通常作辅助线的方法有两种:
(1)作过锥顶的辅助线;
(2)作平行底边的辅助线。
2.举例:(图)根据三棱锥表面上A点的正面投影a’,求出A点的另两投影?
四、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6分钟)
1.取点方法
由于圆棱锥的投影没有积聚性,因此需要借助于圆锥面上的辅助线或辅助圆找点。
(1)辅助素线法
过点在锥面上作一素线(过锥顶)作出素线的投影后再将点对应到素线的投影上。
分组讨论
总结归纳
学生观察并思考
学生观察并思考
分组讨论
总结归纳
学生观察并思考
总结归纳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学生回顾
做笔记
严肃课堂纪律,提升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温故知新
巩固知识联系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合作讨论学习
归纳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讨论总结
学生合作讨论学习
归纳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归纳学习
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加深记忆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反思:应更严密、更科学,预留学生活动时间。
2.教学过程反思:实行弹性教学,在本节课未能充分进行的环节移到课后加以延伸。
3.改进措施反思: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3-1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新课讲授>
一、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平面立体表面取点的作图方法;
2.掌握曲面立体表面取点的作图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三维空间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在立体表面上取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
平面立体表面取点的作图方法。
教学难点
曲面立体表面取点的作图方法。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和模型演示的方式,一方面使空间立体这一形象在学生的大脑中定格,另一方面将听觉与视觉效果相结合使学生高效获取知识。
1.取点方法
由于球面的投影没有积聚性,因此要借助于球体表面上的辅助圆找点。
辅助圆法—过点在球面上作一辅助圆,作出该圆的各投影后再将点对应到圆的投影上。
2.举例:(图)求出圆球表面上A点的另两投影?
判断A点在球体表面上的位置?
归纳:
球 辅助圆取点法
1.在黑板上随机举例画(图),已知立体表面各点的一面投影,求另外两面投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