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计跟师笔记[1]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计跟师笔记[1]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计划

跟师笔记

继承工作教学单位: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指导老师: 继承人姓名: 启用日期: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8年11月25日,农历戊子年十月二十八,小雪。

邓奎,男,71岁,因“腰部疼痛1年余,加重伴右下肢牵扯痛6月余”入院,中医诊断“腰痛”。 近日口干口苦,睡眠欠佳,小便色黄,大便难解,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 辩证为肾阴亏虚证。 治则为补肾固本。

桑寄生1包 续断1包 宽筋藤1包 威灵仙1包 延胡索1包 三七1包 乌药1包 怀牛膝1包 黄柏1包 忍冬藤1包 连翘1包 甘草1包 钩藤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精亏虚,腰府失养,经脉淤滞,不通则痛。腰痛辨证,临床上一般分为四型,即寒湿型、湿热型、瘀血型,肾虚型。辨治的关键,首先宜分清标本先后缓急,审邪正主次轻重,标本兼顾。以本虚为主者,治宜补虚为先,兼顾祛邪;邪实为主者,治宜祛邪通络为主,兼以补肾固本。治实不忘其虚,补虚当顾其实,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8年11月26日,农历戊子年十月二十九,小雪。 骆文明,男性,49岁,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伴行走不稳5月余”入院,中医诊断“中风恢复期”。 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微黄,脉弦细微数。 辩证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 治则为养阴通络,活血祛瘀。

地龙1包 僵蚕1包 钩藤1包 赤芍1包 丹参1包 田七1包 沙参1包 麦冬1包 郁金1包 全蝎1包 黄芪1包 太子参1包 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记录人:秦敏 中风的病机为肝阳暴亢,阴虚风动,风火挟痰上犯脑窍,横窜经络。缺血性中风为风、火、痰、瘀阻滞脉络瘀塞;出血性中风则为血溢脉外,滞留成瘀。《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宛于上,使人薄厥”。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8年12月2日,农历戊子年十一月初五,小雪。

邓伯荣,男,60岁,因“四肢乏力3年余”入院,中医诊断“痿证”。 近日痰多,泡沫样,夜甚,影响睡眠,口干欲饮,汗多,头痒,舌淡红苔白,脉细数。 辩证为气阴两虚证。 治则为补气健脾养阴。

党参1包 麦冬1包 沙参1包 丹参1包 钩藤1包 地龙1包 赤芍1包 蒺藜1包 黄芩1包 枳实1包 宽筋藤1包 田七1包 鸡血藤1包 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素问·痿论》篇云:“治痿者独取阳明”。此“阳明”之意,不单指手足阳明经,而是泛指中焦脾胃。治疗痿证采用补气健脾法既为此意。脾胃功能健旺,饮食得增,胃津得复,则肺津充足,脏腑气血功能旺盛,筋脉得以濡养。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8年12月5日,农历戊子年十一月初八,小雪。

柴跃明,男性,42岁,因“左侧肢体乏力14天”入院,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 近日口干口苦,右侧头痛,心烦,夜眠欠佳,大便不畅,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辩证为肝火上炎,痰湿内蕴证。 治则为清肝除痰祛湿。

菊花1包 栀子1包 钩藤1包 柴胡1包 龙胆草1包 生地1包 葶苈子1包 蒺藜1包 丹皮1包 枳实1包 虎杖1包 麦冬1包 火麻仁1包 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记录人:秦敏 中风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者,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改变,主要表现为口眼喎斜,语言不利或半身不遂。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喎僻不遂,并且常有先兆症,及后遗症出现。中经络者分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以及肝肾阴虚,风火上扰。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8年12月9日,农历戊子年十一月十二,大雪。

贺震寰,男,74岁,因“反复颈肩部疼痛6年余,颈椎术后8月余”入院,中医诊断“痿证”。 四肢麻木,二便失禁,纳眠差,小便频,口干,舌淡红苔白,脉弦数。 辩证为气阴两虚,肝肾不足证。 治则为补气养阴,活血通络。

太子参1包 麦冬1包 桑寄生1包 牛膝1包 宽筋藤1包 钩藤1包 牛大力1包 黄芪1包 丹参1包 田七1包 地龙1包 肉苁蓉1包 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8年12月12日,农历戊子年十一月十五,大雪。 廖敬章,男性,38岁,因“反复四肢抽搐4月余”入院,中医诊断“癫痫”。 神志欠清,间歇性抽搐,情绪不稳,眠差,舌象检查欠配合,脉弦数。 辩证为痰热蒙蔽轻窍,肺痿阴虚,肝风内动证。 治则为清热除痰,益气养阴。

水牛角1包 石菖蒲1包 钩藤1包 郁金1包 枝子1包 连翘1包 胆星1包 天麻1包 地龙1包 枳实1包 白芍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记录人:秦敏 一般认为,癫痫的发生大多由于七情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患他病之后,使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所致,而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痰热上逆,阻滞气机,闭塞清窍为本证的基本病机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8年12月17日,农历戊子年十一月二十,大雪。

吴永群,男,20岁,因“吸入浓烟后晕厥5小时,头晕头痛14小时”入院,中医诊断“厥证”。 头晕,纳眠可,口干,口苦,耳聋(高压氧治疗后),舌淡胖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 辩证为肝火上炎,肝胆热蕴,肝肾不足。 治则为滋阴平亢,除湿清热。

菊花1包 钩藤1包 天麻1包 蒺藜1包 栀子1包 麦冬1包 沙参1包 郁金1包 枳壳1包 丹参1包 白芍1包 黄芩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对于厥证的治疗,首先应分别虚实,进行急救,发作时应该紧急回厥醒神。 实证常见气窒息粗,四肢僵直,牙关紧闭,脉沉实或沉伏。虚证则见气息微弱,张口自汗,肤冷肢凉,脉沉微细。此外,可配合针刺疗法,促其清醒。 清醒以后,则应分辨气、血、痰、食诸厥进行调治。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8年12月20日,农历戊子年十一月二十三,大雪。

王虎,男性,21岁,因“吸入浓烟后晕厥5小时,头晕头痛13小时”入院,中医诊断“厥证”。 胸闷,头晕,口淡,舌红苔白黄,脉弦微滑数。 辩证为肝胆蕴热,痰浊上扰。 治则为清热除痰。

菊花1包 钩藤1包 蒺藜1包 半夏1包 白豆蔻1包 枳壳1包 栀子1包 神曲1包 藿香1包 竹茹1包 甘草1包 天麻1包 黄芩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记录人:秦敏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8年12月23日 农历戊子年十一月二十六,冬至。

廖怀梅,女,38岁,因“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利1月余”入院,中医诊断“中风恢复期”。 口干,无口苦,纳眠可,舌红,苔白,脉细数。 辩证为阴虚火旺。 治则为清热养阴,舒筋活络。 地龙1包 钩藤1包 宽筋藤1包 丹参1包 赤芍1包 麦冬1包 石斛1包 牛膝1包 栀子1包 黄芩1包 田七1包 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8年12月26日 农历戊子年十一月二十九,大雪。 杨梓材,男,59岁,因“左侧肢体乏力19天”入院,中医诊断“中风恢复期”。 口干,少气懒言,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脉弦细,微数。 辩证为气阴两虚。 治则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北芪1包 淮山1包 麦冬1包 黄芩1包 丹参1包 钩藤1包 全蝎1包 田七1包 地龙1包 宽筋藤1包 鸡血藤1包 红花1包 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记录人:秦敏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9年01月07日,农历戊子年十二月十二日,小寒。 张世民,男,53岁,因“左侧肢体乏力2月”入院,中医诊断“中风”。 近日自觉头部发胀,口干口苦,动则出汗,痰质稠色黄,量少,纳可眠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 辩证为阴虚内热证。 治则为清热养阴,活血通络,化痰祛瘀。

生地1包 玄参1包 麦冬1包 钩藤1包 地龙1包 丹参1包 黄芩1包 宽筋藤1包 田七1包 赤芍1包 僵蚕1包 沙参1包 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009年01月10日,农历戊子年十二月十五日,小寒。 朱果明,男性,72岁,因“头晕呕吐伴颈部不适2周”入院,中医诊断“眩晕”。 头晕不适,恶心呕吐,颈部酸痛,上肢麻木,纳眠差,大便数日未解,舌暗红苔黄厚,脉弦滑数。 辩证为肝火上炎,肝胃不和。 治则为清热平肝和胃,通腑导滞。

菊花1包 蒺藜1包 钩藤1包 栀子1包 大黄1包 厚朴1包 枳实1包 虎杖1包 火麻仁2包 郁李仁2包 莱服子1包 槟榔1包 甘草1包 3剂,水冲服,日一剂

记录人:秦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