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皖医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复习(2011-11-21)

皖医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复习(2011-11-21)


三、蛋白质的类型 (一)类型 按化学组成分:单纯蛋白 结合蛋白 单纯蛋白、结合蛋白 单纯蛋白 辅基可以是:脂类、糖类、核酸 按外形分:纤维蛋白、球形蛋白。 按功能分:
第二节 核酸——遗传信息的载体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和种类 核酸是由单核苷酸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单核苷酸的构成。
3’, 5’磷酸二酯键 DNA和RNA的异同点 二、DNA的结构与功能 三、RNA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二)光面内质网的功能 在特定的组织内执行特定的功能, 在特定的组织内执行特定的功能 不是下面每一种功能都会执行。 1.脂类合成与运输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3.药物代谢与解毒
第二节 高尔基体(GB) 一、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 高尔基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围形成的 扁平囊、小泡 大泡三 囊泡系统。它是由扁平囊 小泡和大泡 扁平囊 小泡 大泡 种基本形态组成的。 凹面和凸面,形成面和成熟面 高尔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的结构。 动态平衡
二、细胞核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一)核膜 双层膜结构 1. 内、外层核膜与核周间隙 2. 核孔与核孔复合体 核孔复合体: (1)8个柱状亚基,形成核孔壁。 (2)8个环形亚基。 (3)腔内亚基。 (4)环孔亚基。 此外,还有细纤丝,内侧核篮。
3. 核纤层 4. 核膜的主要功能 (二)染色质与染色体 1. 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1)DNA 带“-”电荷 2 +” (2)组蛋白 带“+”电荷 H1 H2A、H2B 具保守性 H3、H4 具高度保守性 (3)非组蛋白 (4)RNA
3.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1)脂肪酸链的长度和不饱和度 (2)胆固醇 (3)卵磷脂/ 鞘磷脂的比值 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 (4)膜蛋白的影响
三、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一)单位膜模型 单位膜模型 (二)液态镶嵌模型 液态镶嵌模型 (三)晶格镶嵌模型 晶格镶嵌模型 (四)板块镶嵌模型 板块镶嵌模型
3. F0因子 由3种多肽组成,质子通道。 第二节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 位 一、化学组成 二、酶的定位 外膜的标志酶是单胺氧化酶 单胺氧化酶;内 单胺氧化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基质 膜的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 的标志酶是苹果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外腔的标 苹果酸脱氢酶 志酶是腺苷酸激酶 腺苷酸激酶。 腺苷酸激酶
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8种必需氨基酸 肽键和肽链 主链、侧链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多肽链的数目、氨基酸的种 类和排列顺序。通时也包括链内和链间 的二硫键数目和位置。
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二、三、四级结构又称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一级结构 → 空间结构 → 蛋白质的功能
第二节 微丝(MF) 一、微丝的形态结构和存在形式 微丝是真核细胞内由肌动蛋白 肌动蛋白组成的 肌动蛋白 细丝,直径一般约5~7 nm,长度不等,又 称肌动蛋白纤维。肌动蛋白也具进化上的 保守性。
五、 微丝的主要功能 (一)支撑作用 1.形成应力纤维; 2.支持微绒毛。 (二)参与细胞运动 1.变形运动; 2.细胞分裂;(收缩环) 3.肌肉收缩。 (三)参与胞内信息传递
信号识别颗粒(SRP) 由6条不同的肽链结合1分子7S rRNA组成11S核糖体蛋白,能识别信 号肽。 SRP可以三种状态存在: 可以三种状态存在: 可以三种状态存在 与SRP受体结合; 游离于细胞质中; 与核糖体结合。
(2)附着核糖体与蛋白质的跨膜移位 2.蛋白质糖基化 糖基转移酶 N-连接糖基化 连接糖基化的信号有2个: 连接糖基化 ①天冬酰胺-X-丝氨酸; -X②天冬酰胺-X-苏氨酸 3.内质网腔中蛋白质的其他修饰行为 (1)催化形成二硫键。二硫键修饰; (2)正确的折叠装配。
内质网( ) 第一节 内质网(ER) 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 内质网是由一层厚约5 内质网是由一层厚约 ~ 6 nm的单 的单 位膜包围成的结构,它有泡状、 位膜包围成的结构,它有泡状、管状和 扁囊状三种基本形态。 扁囊状三种基本形态。 二、内质网的类型 rER、sER。 三、内质网的化学组成 内质网的标志酶:葡萄糖 磷酸酶 葡萄糖-6-磷酸酶 葡萄糖
膜囊区即扁平囊堆,从顺面到反面 还可分为: 顺面管网结构 顺面囊 反面囊 反面管网结构 二、高尔基体的化学组成
三、高尔基体的功能 (一)蛋白质的糖基化及糖链的修饰 N-连接和O-连接 连接糖基化。 连接 (二)蛋白原的水解 (三)蛋白质的分拣与运输 1.溶酶体酶蛋白的分拣运输与溶 酶体的形成 6-磷酸甘露糖 磷酸甘露糖 2.分泌蛋白的分拣运输 基本分泌途径、 基本分泌途径、调节分泌途径
大分子、颗粒: 胞吞作用:吞噬作用 胞饮作用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胞吐作用
第三节 膜抗原和膜受体 一、膜抗原的概念 种族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组织相容性抗原、组织分 种族抗原 组织相容性抗原 组织分 化抗原和胚胎抗原 化抗原 胚胎抗原 二、膜受体的种类和功能
第四章 细胞内膜系统 内膜系统——膜性细胞器在结构、功 内膜系统 能和形态发生上具有一定的联系,构成 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即内膜系统。它包 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及各种转运小泡。DNA编码的线粒体蛋白质的运输 引导肽、插入蛋白
第五节 线粒体与医学关系 线粒体病 阈值、 遗传瓶颈), 阈值、母系遗传(遗传瓶颈),易突变 遗传瓶颈),易
第八章 细胞核 真核生物的标志
第一节 细胞核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一、细胞核的化学组成 (一)核酸 主要是DNA,RNA。 (二)蛋白质(组蛋白) (三)其他
(三)核糖体的重要活性部位 1.mRNA结合位(小亚基上); 2.氨酰tRNA结合位(A)和 肽酰tRNA结合位(P); 3.转肽酶部位(大亚基); 4.中央管和出口位(大亚基)。
二、核糖体的功能 (一)rRNA功能 1.rRNA在核糖体形态构建中的作用 2.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延伸、终止 核酶 (二)核糖体蛋白的功能
第七章 线粒体(Mi、M) “动力工厂”或“换能中心” 第一节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及分布 三、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外膜、内膜(嵴、基粒)、膜间腔、 嵴 基粒) 基质
ATP酶复合体包括F1因子、ATP酶 调节部分和F0因子三部分: 1. F1因子 纯化的F1因子可以催化ATP水解。 它由α、β、γ、δ、ε5种亚基按α3β3γδε的 比例组成。 2. ATP酶调节部分 ① F1因子可被F1抑制蛋白 抑制蛋白结合而 抑制蛋白 抑制ATP的合成;②寡霉素敏感性传授 寡霉素敏感性传授 蛋白( 蛋白(OSCP)的蛋白质 )的蛋白质。
3. 核仁周期 4. 核仁的功能
45S rRNA前体
部分核苷酸序列被降解 18S rRNA 5.8S rRNA、28S rRNA 5S rRNA 49种蛋白质 核糖体 小亚基 核糖体 大亚基
33种蛋白质
(四)核基质 1. 核基质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2. 核基质的功能 第二节 细胞核的功能 一、核DNA的贮存、复制和传递 二、核DNA的转录
第二节 细胞膜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小分子、离子: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大分子、颗粒:内吞作用 胞吐作用 内吞作用、胞吐作用 内吞作用 胞吐作用。
小分子、离子: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 通道扩散(通道蛋白和闸门通道) 载体扩散 主动运输:离子泵(钠钾泵、钙泵) 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复习回顾
第一章 生物学与医学 第一节 生命是地球上物质运动发展 的高级形式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命现象 (本质、特征) 复杂的组织结构、新陈代谢、应激性、 生长和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进化 新陈代谢和生殖(繁殖)是生命的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生物大分子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第二节 蛋白质 一、化学组成 C、H、O、N,此外还有S 基本单位——氨基酸(20种) 氨基酸通式
第六章 核糖体(Rs) “蛋白质合成机”。
第一节 核糖体的一般特征 一、核糖体的种类和数量 核糖体存在于细胞质及真核生物的线粒 体和叶绿体中。根据其来源和沉降系数可分 为3种4个类型。 二、核糖体的大小、形态 三、核糖体的化学组成 核糖体中rRNA占60%,蛋白质占40%。
四、核糖体的聚合与解聚 Mg2+浓度的影响。 多聚核糖体。 第二节 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 一、核糖体的结构 (一)rRNA的结构 (二)蛋白质在核糖体结构中的地位
细胞膜( 第三章 细胞膜(CM、PM)及其表面结构 、 ) 细胞膜概念。 生物膜概念:细胞膜 (外周膜) 细胞内膜(核膜和细胞器膜) 单位膜概念。 细胞表面概念。
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模型 一、化学组成 脂类、蛋白质。功能复杂,蛋白质比例 大,反之比例小。 (一)膜脂 有磷脂、胆固醇、糖脂。 (二)膜蛋白 外周蛋白、镶嵌蛋白 外周蛋白 镶嵌蛋白 (三)膜糖类
2. 染色质的结构 (1)核小体 (2)30 nm染色质纤维 3. 染色体的构建 (1)染色体支架与襻环结构 (2)微带和染色单体
染色体构建 或 染色体结构
4. 染色质的类型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三)核仁 1. 核仁的化学组成 2. 核仁的结构 电镜下由4个部分组成: (1)核仁关联染色质 (2)纤维结构 (3)颗粒结构 (4)基质
五、溶酶体的功能 (一)消化作用 1.异噬作用 2.自噬作用 3.分泌自噬 (二)自溶作用 (三)胞外消化
第四节 过氧化物酶体(Ps) 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起 微体, 微体 解毒作用。 过氧化氢酶是过氧化物酶体 过氧化氢酶 的标志酶。
第五章 细胞骨架系统 细胞质骨架是指在细胞质内由微 细胞质骨架 管、微丝和中间丝三种蛋白质纤维组 成的网状结构系统。 第一节 微管(MT) 一、微管的形态结构和存在形式 五、微管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 线粒体的功能 一、糖酵解 二、乙酰辅酶A生成 三、三羧酸循环 四、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偶联 1.电子传递链 2.氧化磷酸化(化学渗透假说)
第四节 线粒体的遗传与半自主性 一、线粒体DNA(mtDNA) 重链、轻链。 2种rRNA(12S和16S),2 22种tRNA, 14 13种蛋白质亚基。 12 半保留复制、独特的遗传密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