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城市土地经济

第五章 城市土地经济


绝对地租的来源
1.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等量资本投入 农业可获得更多剩余价值。 2.土地所有权的垄断阻碍着资本自由进入农业, 使农业的剩余价值较多的保留下来,不参与 利润率平均化的分配。农产品不是按社会生 产价格、而是按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 3.农业资本家在获得平均利润之外,还能把农 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部分缴纳给土 地所有者,成为绝对地租。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资源的稀缺性 2.区位的效益性 3.边际产出的递减性
(三)土地的人文特性
1.用途的多样性 2.社会经济位置的可变性 3.合并和分割的可能性
三、城市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一)城市土地的供给 指城市范围内提供给人们可资利用 的各类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数量,其中包 括现在已经利用的和将来可供利用的土 地数量,以及可供每一项用途的土地数 量。 • 城市土地供给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二)非市场模式
这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 家的土地制度,即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 有,消灭私有;由国家对土地的使用进 行统一分配,不允许私自转让或买卖土 地,否则即为非法。
(三)国家控制下的市场模式
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土地最终所有 权全部归国家或国家的象征;私人通过 土地批租获得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 国家从总体上控制着土地市场。这是英 国及英联邦成员国家或地区实行的土地 管理体制。
• 假设住宅供应商用土地和其他非土地投 入品(存在投入要素替代)生产Q面积 的住宅,住宅价格为p(p本身到是距离 市中心u的函数,住宅价格函数向下倾 斜并呈凸状),非土地成本为K,土地 租金为R,使用土地面积为T。则土地投 标租金为: R(u)=[p(u)· Q-RT]/T
• 由于住宅价格随着u的增加而下降,则 住宅用地投标函数为向下倾斜的凸状曲 线。 • 注意:住宅价格函数是相对于家庭而言 的,表明某家庭愿意为在城市不同区地价格的特征
1.土地价格是土地权益的价格; 2.土地价格呈长期上升周期波动; 3.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区位性; 4.土地价格具有虚拟性。
三、城市土地的投标租金模型
(一)城市土地的投标租金 1.投标地租的提出 德国经济学家屠能在他的专著《孤 立国》一书中,提出了投标租金的概念, 建立起了一套投标租金模型。屠能指出, 投标租金是投标者对各种不同区位的土 地所愿意支付的最高租金,它由土地使 用者在对土地使用权的竞争中产生。
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提出,距离 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有重大的影 响,据此他计算出各种农作物组合的合理 的分界线,并将他设想的孤立国分成6个 同心农业圈层。
三圃农作圈 谷草农作圈 轮作农业
林业
自由农作圈
城市
农业区位论的局限性和贡献
• 局限性:该理论的模式过于理想化,假设前 提条件过多,实际应用意义不大。 • 贡献: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其理论为区位论 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从城市经济 学的角度来说,屠能学说的意义在于为配置 城市郊区(腹地)产业、合理利用土地,使 之更好地为城市服务及为促进城乡一体化提 供了有价值的构思。
• 由于厂商进行了要素替代,因此投标租 金函数向下凸起。 • 对u求导得出曲线斜率为:-tq/T<0 • 随着距离市场中心距离的增加,制造性 企业对土地租金的出价降低,随着u的 缩短,地租上升,土地要素变得相对昂 贵,企业将更多地投入相对便宜的非土 地要素,从而随着R的增加T将减少。
(三)服务业的投标租金函数
(二)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 一切地租都是由于土地被垄断占有和垄断经 营造成的;地租的实质是超额利润;城市地 租的基础和农业地租一样,并由农业地租来 调节。 • 地租分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 级差地租1: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或距离市 场远近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 级差地租2: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增加投资, 从而形成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利 润。
(二)城市土地的需求
• 由人们必须使用城市土地才能进行各种 社会经济活动,以维持生存和发展而对 土地产生的需求称之为土地的需求。 • 土地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是人们对城 市土地产品——生产与生活资料的需求 所引起的。 • 影响因素: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 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土地质量等。
第二节 地租理论与土地区位选择
第五章 城市土地经济
城市土地的区位选择 城市土地价格的特征 世界各国土地制度比较
第一节 土地的特性及权属关系
一、土地的概念和范围 (一)概念 土地依其狭义、广义解释的不同,可以区分 为下列三种: 1.土地即田地、地面。这是一般人通常最直观的 认识。 2.土地是地球上陆地的表层,包括水域在内。是 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植被等 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3.土地是自然物、自然力或自然资源。
R
A B C 0 商业
E 制造业
F
E' A' F' B'
居住 C' d
商业
制造业
居住
(二)商业竞争促进城市中心区的形成
5/6 3/4 1/2 1/2 C M D Y
A
X
B
第三节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与土地市场
一、世界各国土地制度比较 (一)完全市场模式 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土地主要属于 私人所有。土地像其它商品一样,可以 在地产市场上自由买卖,其价格决定于 市场的供求关系。发达国家多数采取这 种模式,尤以美国和日本为典型。
(二)范围
具体一宗土地的范围,可以从 “横”、“竖”两个方面来认识。 1.在横的方面,一宗土地的横向范围即为 该宗土地的边界所围绕的面积。 2.在竖的方面,土地可以分为下列3 层: 第一,地面; 第二,地面以上的空间; 第三,地面以下的空间。
二、土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供给的相对有限性 2.位置的固定性 3.功能的差异性 4.使用的耐久性
第四节 城市土地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空间结构 (一)空间结构的概念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 内,城市各个要素通过其内在机制(包 括与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 用而表现出的空间形态。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理论
1. 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是研究农业空间经济活 动的组织和优化的区位理论。即研究不 同的农业活动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的最 佳选择。
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实际构成及其 地租实现形式的分析: 城市土地价格=土地征用费(绝对地 价)+土地开发费(级差地价2)+城市 建设配套费(级差地价2)+土地位置差 价(级差地价1)
(四)城市土地价格的主要类型
• 总地价:又称土地总价格,是指某地块的全 部价格。 • 单位地价:是指每平方米土地面积的价格。 • 单位地价=总地价/土地面积。 • 楼面地价:单位建筑面积地价,是单位地价 分摊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土地价格。 • 楼面地价=总地价/建筑面积 • 容积率=建筑面积/土地面积
• 服务业的重要特点:以快速收集、处理信息 为主;在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配上依赖于 面对面的接触。 • 服务业的主要成本包括非土地成本、地租和 交通成本,其中交通成本是除了写字间所在 区位与中心区顾客之间通行的交通成本之外 更重要包括时间的机会成本,所以服务业的 交通成本多以时间计量。
• 假定单位距离的通行时间为t,单位时间的机 会成本为W,业务量为A,则总的交通成本为: TC=tWuA • 每次业务价格为p,单位土地租金为R,公司 占地T,则利润: π=pA-c-RT-tWuA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经济利润为零,则土地的 租用者所能支付的最大单位地租函数表达式 (即投标租金函数)为: R=(p· A-c-tWuA)/T
(二)制造业的投标租金函数
•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产品价格、 非土地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假定技 术不变,则市内不同区位的非土地投入 总成本不变。
• 若u代表企业到城市中心的距离,t为单位运 输成本,π为利润,R为单位面积土地的租金, q为均衡产量,p为产品价格,c为非土地投入 总成本,T 为厂商所使用土地面积,存在要 素替代。则利润表达式为: π=pq-c-tqu-RT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经济利润为零,则土地 的租用者所能支付的最大单位地租函数表达 式(即投标租金函数)则为: R=(pq-c-tqu)/T
二、城市的土地价格
(一)地租
•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其本质是土地在一定时期内所提供的服 务流量的价格,表现为总产值减去总成 本之后的经济剩余。 • 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等 几种形式。
(二)城市土地的价格
• 土地的价格等于土地所产生的连续不断 的土地租金收入的现值,即地租的资本 化。 • 现实中分有限年和无限年的计算方法。
(四)我国城市土地所有制度
我国城市土地的所有权,已由国家的根本 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了明确规定。 《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 家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可以依照法 律对集体土地实行征用,依法被征用的土地 属于国家所有。《土地管理法》亦重申了城 市土地的权属,即:“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宪法》第十条还 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 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 假设每年可产生收入为R的一处土地资 产,其收入会持续n年,假设市场利率 为i,则该地块所产生的一系列收益的现 值为:
PV
n1
R
1 i
n
• 如果土地收益持续下去,则土地价值的 方程式可以简化为:PV=R/i
(三)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实际构成
• 城市土地价格的形成是一个由地租资本 化开始,经土地投入而不断增加价值、 最后实现更大土地收入的经济运动过程。 • 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本质是土地出让年 限内地租的贴现值总和,这里所说的地 租是全额地租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 和垄断地租。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分为土地使用权 出让市场和转让市场两个层次,即国家 垄断城市土地使用权供给的一级市场和 用地者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二级市场 共同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