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北京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4北京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据东直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肖延玲介绍,所谓“6631”工程,即依托社区居委会下属的社会治安和人民 调解委员会、社区和社会福利委员会、社区医疗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社区文化教育科普和体育委员会、 社 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社区共建和协调发展委员等“6”个委员会,培育发展治安维稳、公益服务、 计 划生育、文教体育、环境保护和社区共建等“6”类社区社会组织,通过访民情、做服务和搞活动“3”项 工作,努力实现和谐社区建设这样“1”个目标。 ② 东直门街道办事处工委提供。 ③ 丁元竹: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领域和基本做法》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 ,2011(5)。 5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徐珊珊

要: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具有规范、清晰、高效、创新、
综合、统一等优点和特征。北京市东城区自 2010 年起开始在全区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 的实践和探索, 其中东直门街道是东城区第一批进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街道之 一。 本文在对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进行实地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了东 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做法, 分析其基本经验和成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 化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社会服务管理 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
② ①
(三)奠定了基层社区和谐稳定的基础 社会管理意义上的民生事业更多是为了防止社会弱势群体跌入社会安全网之下, 引发社 会不公,甚至是社会风险。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问题都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 利益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力度和效率,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通居民对政府工作作风 的态度。 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它所涉及的管理问题都是与普通居民最直接相关的 事务。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过程中,东直门街道特别注重社区平安建设。一是把弱势 群体放在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的首位。东直门街道提出了“零距离服务站”个性化、全方位的 社区养老工作方法,以社区网格服务为依托,构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的

一 东城区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做法 the Common Practice of Dongzhimen Street’s Grid Social Service Management in Dongcheng District
东直门街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部偏北,面积约 2.2 平方公里。辖区现有 10 个社区, 常住人口约 16000 户 49000 余人, 流动人口 17000 余人, 登记外籍人口近 3000 人。 自 2010

(三)搭建元多主体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网格平台 城市社会服务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来治理,更需要多元力量的参与。 城市网格空间与单纯的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的内部结构不同, 在网格空间中存在着不同性质 的多元主体,例如基层党员力量、社区自治力量、社区党员和一般志愿者。 东直门街道在 推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为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服务管理搭建平台。 一是加强网格中的党员作用。 为了增强党员在网格社会服务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网格内 党员的数量和实际管理的需要, 东直门街道在 10 个社区的 34 个网格设立了党组织, 其中网
(一)提升了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精细化。 东直门街道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一是从物理格局上标准化了街道网格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 主要表现在, 以社区为 基本单位,标准化了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网格单位,并在网格中规范了工作力量规格, 实现了网格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二是实现了对街道社会服务的数字化实时末梢管理。街 道通过数字化建设把社会管理和服务主体、客体逐一落实到网格中,进行实时末梢管理。例 如,规定每一位社区专职工作者分包一个网格,负责网格内的计生、民政、综治等各项社区 基础性工作,实现了责任主体精细化;再如,开通“政民互动交流”网站,将“资讯、服务、 生活、办事、就业、沟通”等服务模块纳入网格服务体系,实现了服务方式和内容的精细化。 三是制定了社会服务管理的工作标准,实现动态化管理。明确了网格单元的社会管理对象、 工作职责、办事流程和考核评价体系,基本实现了“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网格进图”
4
的动态化管理。
(二)激活了街道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活力 网格化的另一特点是突破一般性管理和服务的范畴,以居民需求和城市管理需要为核 心,建立统一的资源调度和协调机制,以制度化的方式整合各方管理和服务资源,从而引导 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形成新的社会管理格局。 东直门街道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过程中, 提出了社会服务管理的 “管理网格化, 服务零距离”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的基本出发点,在街道内 推行了多项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试点工作, 在激活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基层活力方面取得了显 著的成效。例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试点品牌“6631” ,在施行 “6631”工程以前,东直 门地区的社区自组织只有 20 多支,在“6631”工程实施后的几年后,该地区的社区自组织 明显增加,截止 2013 年,已有 86 个社区自组织,包括治安维稳类 12 个,公益服务类 12 个,计划生育类 10 个,文教体育类 30 个,环境保护类 13 个,社区共建类 9 个,总会员数 近 4000 人 。此外,还推出了党建工作网格化等系列创新举措,将基层党员、群众、社会组 织志愿者纳入到了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的体系中来, 极大地激活了街道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活 力。


徐珊珊:公共管理学博士,北京市东城区委党校社区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 治,政府社会治理以及公共政策。 ① 文军: 《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中国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 《学习与探索》 , 2012(2)。 ②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工委: 《在构建“管理网格化、服务零距离”体系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1
年 8 月被东城区确定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试点街道以来, 东直门街道就开始了网格化社会服 务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其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网格体系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是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 以责任制为依托, 以 对社会各类人员的服务管理为重点,通过合理划分网格工作单元而进行精细化、责任化、人 性化、规范化服务管理的一种工作方式。东直门街道在总结东城区万米城市网格管理模式、 信访代理制和城管综合执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层社会服务管 理网格体系。 一是在街道层面建立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 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 内设“一办四组” ,即分中心办公室、社会服务组、矛盾纠纷调解组、治安防范组和社会管 理综合执法组, 主要的功能是对上与东城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相联, 对下与社区综 合工作站相接,在区、街道和社区之间建立了良性的互通关系。 二是在社区层面设立综合工作站并划分网格。 社会服务管理网格是植根于社区社会服务 管理的群众工作单元,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在社会服务管理中的作用,东直门街道在 10 个 社区分别建立了综合工作站,并根据社区“人、地、事、物、组织”的基本情况,把社区划 分为 34 个网格,对每个网格进行分类编码管理。在这 34 个网格中,包括住宅类 23 个、商 业商务类 1 个、商住混合类 9 个、人员密集类 1 个。 三是在网格层面配置“1+X+Y”模式工作力量。 “1+X+Y”中的“1”就是指一个网格党组 织,东直门街道在 34 个网格中都建立了相应的网格党支部; “X”是指网格中的工作人员, 除了每个网格固定配备的 9 类人员,即网格党组织负责人、网格管理员、网格民警、网格助 理员、网格司法力量、网格消防人员、人民调解员、民意诉求代理员、安全稳定信息员外, 还根据不同网格的不同特点灵活配置了其它人员,例如商务楼宇综合工作人员、单位内保、 物业公司安保经理等。 “Y”是指楼门(院)长、治安巡逻志愿者、居民自助互助服务 3 支基 本队伍, 和其他视网格情况组建的特色队伍, 目前东直门街道的各类社区队伍已达到 76 支。 通过这三个层面的网格化建设,东直门街道基本形成了由区、街道、社区、网格共同构成的 “三级管理、四级平台”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网格体系。
作用》 ,该文系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街道社区示范培训班现场教学点材料之一,该统计数据截 止到 2011 字化系统 网格化管理是指借用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思想, 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若干 网格单元,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 使各个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地进 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的资源,以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思 想。 东直门街道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平台建设对于完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网格系统的重要性, 对街道、社区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行了系统建设。 一是完善数字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实现了网格化管理的物理基础。在硬件建设上, 东直门街道在 2010-2012 年间先后完成了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指挥大厅的建 设和综合执法组办公场所的改造,为 10 个社区综合工作台站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和传真机 等必要的信息化办公设备,完成了街道、社区图像信息系统 322 个监控探头的整合;在软件 建设方面,完善了分中心、社区综合工作站和网格的工作职责,制定了 6 项基本制度和 9 类网格工作人员职责。 二是研发数字信息系统,达成网格互通互联。东直门街道在东城区政府“区—街—社区 —网格”四级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发了“三库六系统”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并在基 础数据库中纳入了低保、空巢、残疾、统战人士等群体的信息,同时还增加了工作依托资源 和服务资源的基础数据,极大地丰富了网格基础数据库。同时,为每个网格工作人员配备了 移动终端 PDA,以便其及时发现社区管理中的问题。为了提高事件处理的效率,街道还对社 会服务、 矛盾纠纷调解、 治安防范和综合执法等四大类 29 小类 170 项事项进行了流程梳理, 形成了事件上报、分流、办理、反馈、结单、归档的“六步闭环流程” ,基本达成了网格信 息的互通互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