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 圈闭描述与评价(10学时)
第六章 圈闭描述与评价(10学时)
(4)烃源岩成烃史及其与圈闭形成史的配置关系。 (5)油气运移方向的分析。 1.3 储层评价 (1)储层层位、岩性、厚度及横向变化。 (2)储集空间类型、孔缝发育程度、储层物性及其横向 变化。 (3)储层成岩变化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匹配关系。 1.4 盖层评价 (1)区域盖层时代、岩性、厚度及横向变化。 (2)直接盖层的岩性、厚度。 (3)生储盖组合分析。 1.5 圈闭分析 (1)圈闭类型。 (2)圈闭规模,包括面积、闭合度等。 (3)圈闭形成史及其与油气运聚的时、空配置关系。
(三)区带优选
区带优选是在油气系统研究和区带构造和沉积特 征研究,进行区带地质评价、资源量预测和经济评价 的基础上综合进行的。
四、区带评价技术
区带评价的主要任务包括地质评价、资源量评价和 经济评价三个方面,其中地质评价是基础,资源评价是 核心,经济评价是结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区带评价技术要求
1.评价内容
1.1 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1)地层、沉积特征。 ( 2)构造特征,包括构造带划分、断裂分布及岩浆活动 等。 ( 3)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成岩、圈闭、成烃史的控制。 1.2 烃源岩评价 (1)烃源岩的层位、岩性、厚度及分布。 (2)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母质类型及横向变化。 (3)烃源岩的成烃门限及现今演化程度。
在油田勘探过程中,经常将具有统一的构造闭合线和多 个局部次高点组成的复式构造称为三级圈闭,而将局部次 高点构成的小规模圈闭称为四级圈闭。 3.根据圈闭的勘探程度进行分类 根据勘探程度的差别,可以将圈闭分为四类,已控制圈 闭、已见油气流圈闭、已钻探但无任何发现的圈闭、未钻 探圈闭。前面两类圈闭称之为已有发现圈闭,后两类圈闭 到评价时为止还没有油气发现,称之无发现圈闭。 4.根据圈闭勘探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 根据圈闭发现的难易程度,可以将圈闭划分为非隐蔽圈 闭和隐蔽圈闭两类。对于采用常规的技术手段和识别方法 就可以识别的圈闭成为非隐蔽圈闭,而隐蔽圈闭则是指采 用常规的勘探技术和识别方法难于发现的圈闭。隐蔽圈闭 几乎包括了地层、岩性、特殊类型圈闭以及与构造因素有 关的复合型圈闭的大多数,如砂岩上倾尖灭圈闭、透镜体 砂岩圈闭、成岩圈闭、裂缝性圈闭等。
从地质特征的角度,可将区带分 为三大类20余种,勘探程度决定了地质 认识程度和资料丰富程度,按照勘探程 度的高低,区带又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1)已具有油气田的区带,即区带上已 有油气田开发,或已具探明储量; (2)已有油气发现的区带,该类区带中 至少有一个圈闭已获油气流或已见油气 显示; (3)尚未发现油气的区带,即尚未钻探、 或钻探很少尚无发现,但认为有希望的 区带。
在圈闭预探阶段,需要重点研 究的地质问题包括: 圈闭规模和基本要素。 圈闭的成藏条件。 圈闭内油气富集条件。
第1节 区带分析与评价
一、区带概念、分类
一、区带概念、分类
区带详查是指经区域勘探确定出有利的生油坳陷(凹陷)开 始,一直到优选出有利的区带(二级构造带)的整个过程。其主 要任务通过对区域勘探阶段优选出的有利含油气坳陷(凹陷)进 行地震普查与详查,进一步划分二级构造单元,控制二级构造带 形态,研究其基础地质特征、石油地质特征、圈闭分布特征,通 过对区带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确定其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并 通过油气系统分析与模拟,提交区带资源量,确定有利的油气聚 集区带,为圈闭预探提供战场。 区带,是指含油气盆地中具有共同的成因背景和相似特征的 一组勘探目标和已知油气藏。在平面上,区带可以由多个二级构 造带组成,这些二级带往往具有相似的油源条件、储盖组合特征、 成藏演化历史;而在同一个二级带范围内,纵向上不同的勘探目 的层由于成藏机制的差异性,则可能分属于不同的区带。
第六章 圈闭描述与评价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区带分析与评价 圈闭识别与描述 圈闭评价技术要求 区带、圈闭资源量 和储量估算方法
本章重点
1 .区带和圈闭分类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2.区带和圈闭的成油机制。 3.区带和圈闭评价技术要求。 4.区带和圈闭资源量和储量估算方法
引 言
在区带勘探阶段查明了各二级构造带的形态和类型, 并根据区带成藏条件、资源规模、经济特征优选出有利的勘 探目标以后,便可以进入以发现油气田(藏)为主的圈闭预 探阶段。圈闭预探是指在优选出的有利区带上,从圈闭准备 开始,到圈闭预探发现油气田的全过程。圈闭预控的整体对 象是一个区带,其最终目标是尽可能揭示区带上所有圈闭的 含油气性,发现油气田并计算控制和预测储量,为评价勘探 提供对象。 圈闭的勘探分类: 1.根据圈闭在纵向上的组合关系进行分类 目前在实际勘探工作中,经常使用块圈闭和层圈闭的概念。所 谓块圈闭是指垂向上多个层位圈闭的组合,而层圈闭是指纵 向上类型不同的圈闭,或者是纵向上圈闭类型相同,但分属 于不同含油气系统的圈闭。 2.根据圈闭局部高点的分布进行分类
二、区带分析与评价要解决的基本地质问题
(1)含油气系统划分 (2)含油气系统评价 (3)区带构造与沉积特征 (4)区带成油条件与成藏模式
三、区带分析与评价的工作程序
(一)地震普查与详查 区带详查阶段的地震普查工作一般是在生油坳 陷(凹陷)及邻近地区,以 4km×4km ~ 4km×8km 的测网 进行面积测量,以控制区带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而地震 详查则是以 4km×4km ~ 2km×4km 的测网进一步查明区带 内圈闭的分布和基本特征,为全面认识生油坳陷(凹陷) 的石油地质条件和进行区带评价提供依据。 地震普查与详查的主要任务包括: ( 1 )查明基底深度及基底以上各构造层的基本构造 形态、 主要断裂的展布,进行区带(二级构造带)划分。 ( 2 )为开展区域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提供 资料,以预测生储盖条件,进行油气资源评价。
( 3 )落实圈闭的分布,确定圈闭基础数据及 其发育史;根据控制程度和资料质量还要对圈 闭做出可靠性的初步评价。 ( 4)为参数井的部署提供构造图和井位依据。
(二)参数井钻探
在区带评价阶段,部署参数井的主要目的在于: 进一步了解二级构造单元的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 性及岩相特征;了解区带储盖组合情况,确定勘探主 要目的层:为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提供参数依据;另外, 本阶段试探性找油的任务比较明确。因此,参数井的 部署一定要选择二级构造带有利的构造部位,以提前 突破出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