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与国际传播理论综述

跨文化与国际传播理论综述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首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这一概念。他有三本与 此有关的经典著作,《超越语言》(Beyond Language)、《隐形的多面》(The Hidden Dimensions)和《不发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跨文化传播的学 科基础。



译著:《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文化帝国 主义》等。 论文: 呈上升趋势,《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谈规约问 题》《试论传播学的分之——跨文化交流学等。 论著:《跨文化传通》《跨文化交际研究》《跨文 化交际学》《电视跨国传播与民族文化》《跨文化 交际学概论》等


译作:《美国文化模式》 《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等 论文:《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 《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 《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等

艺 术 中 的 跨 文 化 传 播

跨 文 化 传 播

不 同 文 化 间 的 比 较

跨 文 化 心 理

教 育 中 的 跨 文 化

旅 游 与 体 育 中 的 跨 文 化

文 学 作 品 中 的 跨 文 化

跨 文 化 交 际

商 业 中 的 跨 文 化






(1)误读 张威.文化误读与比较新闻学 无意识的误读 有意识的误读 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 国际传播中多种传媒因素引导对他国的形象误读 文化因素 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 新闻职业性因素 消费主义因素


小组成员(略)




比较文化 主要是对各种不同文化的特征和范式进行归纳、总结和 对照,探索跨文化传播中的一些普遍规律 跨文化关系 它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从文 化的角度研究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力量对比 媒体/文化全球化 借助于CNN、互联网等“全球媒体”进行的“全球传 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国际传播”。由此而引起的 “媒体/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同质化”等问题

多种跨文化传播理论流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 到了90年代逐渐进入实证与实践阶段。例如意义协 调与管理理论(CMM)、文化核心符号理论等。 文化核心符号理论 该理论主要为解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平衡 问题,其创始人Gerry Philipsen在70年代初期发现美 国社区高中 毕业典礼参加人数剧减。通过实地考察 与话语分析,他发现是“自我”的个人中心主义价 值导致这种现象出现。

翻 译 中 的 跨 文 化



跨文化传播与文化多样性、跨文化传播与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的比较研究,以及跨文化传播的障碍、 策略 。 如何通过中西方的新闻传播学者和新闻记者的跨文 化对话了解现实的传播障碍,交流彼此对新闻传播 意义的理解,解决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

公共危机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如何沟通 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跨文化传播的力量角逐 通过知识整合达致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科学共同体” 亚洲主张&亚洲中心主义范式
传统武术跨文
媒介融合 网络
化传播 语言的跨文化 传播 广告的跨文化 传播




1、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美国, 于90年代介绍到中国。 2、国际传播——“地球村”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话语权的掌控往往就 意味着主动权和意识形态观念的输送。 3、小结


1
2 3
借鉴和初创期(1990—1995年) 提升和拓展期(1996—1999年) 高潮和深化期(2000年至今)



1、探讨的主要问题 (1)结合中国实际探讨人际间跨文化沟通的问题 (2)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问题 (3)中外跨文化传播的问题突破了仅限于中美两 国之间的跨文化问题中日之间、中俄之间的跨文化 传播问题。 (4)我国少数民族中的跨文化交流问题 (5)把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进行交叉学科的探讨。比如跨文化新闻传播、跨文 化电视传播、跨文化电影传播等。
国外跨文化传播

——以美国为例
1
2 3 4
背景 理论提出 理论流派 学科发展

跨文化传播在美国产生的原因
跨文化传播学之所以在美国兴起,原因是二战后虽 然美国享有政治霸权和跨文化传播中的主导地位, 但他们在处理与东南亚等国家有关的某些问题时却 显得无能为力。 《丑陋的美国人》 《无声的语言》








1、运用思辨式研究方法的多,基于定量研究方法 和定性分析的实证性的论述少,研究方法尚属单一。 2、一般性介绍多,而有分量的著作少。 3、参与研究的学者中学语言学背景的最多,学传 播学的其次,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背景 的很少。 4、研究中美之间跨文化传播的多,研究中国与其 他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的少。 5、国际间跨文化传播问题研究的多,国内跨文化 传播问题研究的少。

跨文化传播作为一个学科,早期主要借鉴文化心理 学理论。在1990年代,这个学科的就业前景比较好。 学科再细分涵盖商务沟通、公共外交沟通等课程, 以至于美国的正规大学竞相聘用这方面的教授。
跨文化人际传播 主要探讨不同文化语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过程。例如, 美国人常用V形的手势来代表“胜利”或“和平”。 跨文化组织传播 主要涉及组织内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之间的传播 行为,以及跨国公司或驻外机构在异文化语境下的传播 行为 跨文化大众传播 主要涉及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和广 告、公共关系等大众传播行为中出现跨文化冲突与调和 等问题
特点
历史及现状
理论
影响因素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
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传播研究由外语教 学界引入中国。 许国璋. 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何道宽.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 际
国跨 内文 外化 研传 究播 概诞 况生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
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 动。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 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 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
诞生
开山鼻祖——爱德华· 霍尔 学术思想影响 : 文化人类学、语言学、生理 学、动物行为学、精神分析理论 等


《举止人类学》提出了跨文化的范式 《无声的语言》霍尔早期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的 集 中体现,被称为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开山之作 海默认为霍尔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四个贡献
教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设跨文化传播学课程
《文化与交际》《交际与文化》 《隐藏的维度》《跨文化传播学读本》
出版物

研究会议





麻争旗.翻译的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 之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从符号传播、语言传播切入提出了“翻译二度编码 的观点”。 麻争旗.论国际新闻编译的文化策略 国际新闻编译活动的二重性: 从新闻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特殊的新闻信息,传播因 为它和翻译行为连在一起; 从翻译的视角看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本转换,因 为它和新闻活动密切相关。


一、借鉴和初创阶段(1990年-1995年) 二、提升和拓展阶段(1996年-1999年) 三、高潮和深化阶段(2000年至今)



译作 《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 《无声 的语言》《跨文化理解》 论文 《跨文化传播的差异分析与因应探讨》 《“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 著作 《对外文化传播学引论》《中西新闻比较论 》《跨文化交流学》等

范红.英文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 对报刊的新闻语篇的宏观与微观结构的熟 悉程度能够帮助作者和读者在大脑中形成 新闻语篇的认知模式,而这种认知模式反 过来又能控制语篇的生成和使用。 顾潜.中西文新闻写作的融通与互补 对比了中西新闻背景的运用、新闻语言的 特色、新闻导语等方面的异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