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阅读(句子翻译)

文言文阅读(句子翻译)


“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 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 卿新有功 应对常若不足者 若不足者。 彰到, 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 归功诸将。 天津) 言,归功诸将。 (04天津) 天津
答案: 答案: 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大王, 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大王, 不应自我夸耀 自我夸耀, 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 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三日不粒 父子不能相存。 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湖北) (06湖北) 湖北
译文:三天不吃粮食,父 不吃粮食, 译文:三天不吃粮食 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生命。 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生命。
练习
• 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 • 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以告于天, 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以告于天, 衣冠以告于天 不可告, 不可告,则不敢为也 • 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闻道百, 我之谓也。说的道理很多, 听说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 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我啊。 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今君王既退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今君王既退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 无乃后乎? 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 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 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太晚了吧 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文通句顺
译文应该通顺明白, 译文应该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 通顺明白 的表述习惯, 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以勇气闻名于诸侯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中间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中间 闻名在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如何做到 “达”
文从句顺调、补、变 文从句顺调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 范,调整文言文中的特殊 调整文言文中的特殊 文言文中的 句式。 句式。
2、借代 、 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 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 代替的人或物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见识浅陋 大阉亦逡巡畏义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难于猝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魏忠贤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 魏忠贤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篡位 也迟疑不决 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难于立刻发动。 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说的是李将军吧
固定格式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为什么 为什么……呢” 为什么 呢 舟已行矣, 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 ② 舟已行矣 , 而剑不行 。 求剑若此 , 不 “不是 不是……吗” 不是 吗 亦惑乎? ③日饮食得无衰乎! “该不会 日饮食得无衰 得无 该不会……吧” 该不会 吧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不可 “恐怕 恐怕……吧” 恐怕 吧
06广东 广东
伯章若无所闻,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 吾亦知之, 但道远不能至耳。 但道远不能至耳。” 译文: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 译文: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 只是说 我也知道这事, 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 道路遥远不能到罢了。 道路遥远不能到罢了。”
练习
• 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 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 必及祸。 • 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 寿不得长, 谪去, 得。

变通。当直译不明确、 变通。当直译不明确、让人费 解时或原文含有比喻 借代、 比喻、 解时或原文含有比喻、借代、 互文、委婉的说法等 的说法等, 互文、委婉的说法等,翻译 时应注意采用意译的方式, 时应注意采用意译的方式, 使文意通顺。 使文意通顺。
1、比喻 、 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 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 比喻的事物 还原 本体。 本体。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边疆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网 误入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三十年。 误入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三十年。 污浊的官场

有的文言虚词只起某种 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 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 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 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 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 作用的连词 删掉。 连词, 作用的连词,删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则游者众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顷之,烟炎张天 予与四人拥火以 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郑穆公使( 客馆, 郑穆公使( 人 )视( 于 )客馆, 束载、厉兵、秣马矣。 则( 其 )束载、厉兵、秣马矣。
江西) 君无效刘伶断饮法(注 , (06江西)“君无效刘伶断饮法 注),只 江西 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 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湎耳,不能赞成君谋。 因思余于书, 湎耳,不能赞成君谋。”……因思余于书, 因思余于书 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 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 [注]刘伶断饮:《管书 刘伶传》载,刘伶 注 刘伶断饮 刘伶断饮: 管书·刘伶传 刘伶传》 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 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 如故。 如故。 译文: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 译文: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 ), 和刘伶对酒(的痴迷)没什么区别, 和刘伶对酒(的痴迷)没什么区别,正当 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 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
一词多义 “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 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 卿新有功 应对常若不足者。 彰到, 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 归功诸将。 天津) 言,归功诸将。 (04天津) 天津 坎坎伐 坎坎伐檀兮 秋,诸侯复伐郑 诸侯复伐 砍伐 攻打 夸耀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功业 功大而不伐 功大而不伐
如何做到 “信”
忠于原文留、删、换 忠于原文留

专有名词(如朝代、帝号、 专有名词(如朝代、帝号、 国号、年号、人名、物名、 国号、年号、人名、物名、 地名、官职、器具、 地名、官职、器具、典章制 度量衡) 度、度量衡)以及古今意义 相同的词都可以照录保留。 相同的词都可以照录保留。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 闻之 屈原于顷襄王。 短屈原于顷襄王。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员径八尺 八尺。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员径八尺。 元年
通假 每月初得禄,裁 留身, 其余悉分赈亲族, 每月初得禄 裁 留身 其余悉分赈亲族 家人纺绩以供朝夕( 年全国 年全国) 家人纺绩以供朝夕(04年全国) 译文:每月初得的俸禄,仅仅留下自 译文: 每月初得的俸禄, 仅仅留下自 身的口粮,其余全都分给或周济亲族, 身的口粮,其余全都分给或周济亲族, 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饭食。 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饭食。
江西) (06江西)翻译句子 江西 床一,坐以之; 榻一,卧以之。 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答案: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 答案: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 用它来睡。 用它来睡。

文言文中常出现借一定 语境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的现 为使译文准确、通顺, 象,为使译文准确、通顺, 翻译时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 分先补上,然后再翻译。 分先补上,然后再翻译。
原文如果含固定格式的短语, 原文如果含固定格式的短语,翻译时 套用它的固定意思。 应当注意套用它的固定意思 应当注意套用它的固定意思。 其李将军之谓也 之谓也! 年全国卷) 其李将军之谓也!(02年全国卷) 年全国卷 ※……之谓也” 是固定格式,应译 之谓也” 之谓也 是固定格式, 为“说的是……” 说的是
金城千里 金城千里 钢铁般的城防; 坚固的城防 城防。 钢铁般的城防; 坚固的城防。 的城防 秋毫不敢有所近 秋毫不敢有所近 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 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 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 最微。余人受命之部, 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 轮于洛阳都亭, 豺狼当路, 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 问狐狸! 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选自《后汉书·张纲传 张纲传》 (选自《后汉书 张纲传》) 答案:其他人都奉命到位, 答案:其他人都奉命到位,只有张纲在 洛阳都亭停车不行 停车不行。 洛阳都亭停车不行。说:“豺狼一般暴 虐奸邪的人当政 怎么还要查问那些像 当政, 虐奸邪的人当政,怎么还要查问那些像 狐狸一样奸佞狡猾的坏人呢 狐狸一样奸佞狡猾的坏人呢!”
古今异义 因歌曰“ ……廉吏安可为也 廉吏安可为也! 因歌曰 “ …… 廉吏安可为也 ! 楚相孙叔敖 持廉至死 方今妻子穷困 负薪而食, 至死, 妻子穷困负薪而食 持廉 至死 , 方今 妻子穷困 负薪而食 , 不足 为也! 05年全国卷 年全国卷Ⅱ 为也!” 。( 05年全国卷Ⅱ ) 译文: 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 一直到死, 坚守廉洁一直到死 译文 : 楚相孙叔敖 坚守廉洁 一直到死 , 如 老婆孩子身处困境, 背柴为生, 今 老婆孩子身处困境 , 背柴为生 , 廉吏不 值得做啊! 值得做啊!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 现代词汇替换古 代词汇
固定格式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
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换成双音词 将 单音词 换成 双音词, 词 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换成活用后的词 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古 今异义词换成今义,通假字换 换成今义 今异义词换成今义,通假字 换 本字…… 成本字
文言文阅读之
——理解并翻译 ——理解并翻译 文中的句子
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 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 的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 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语法现象: 语法现象: 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 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 1.积累性的 义复词、一词多义、 1.积累性的 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虚词:重要虚词、 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2.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 2.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各类句式 规律性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