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的沸腾教学设计.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3.沸腾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4.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教学活动7
小结:
1.沸腾的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沸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
教学活动2
提出问题
当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它的温度有何特点?
问题:水沸腾时,温度有什么特点?
教学活动3
讨论实验设计。
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根据问题,思考一下
讨论需要的器材
1.记录从90℃开始记录,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并注意观察水中气泡产生的位置,大小;升到水面过程中大小的变化
2.水沸腾过程中,记录3分钟内水的温度,并观察气泡在水中产生的位置和水面上大小的情况。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规律,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时液态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1.知道沸腾过程中液体温度不变,需要不断吸热
通过全班的讨论交流实验结果组织全班交流,分析和讨论。
展示学生画的水沸腾图像:要求某个实验小组的学生分别说明图像中过程所代表的含义。
引导学生分析沸点与什么有关?
自加热开始达到沸点的时间与什么有关?
。
教学活动6
.液体的沸腾:
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描述沸腾现象
1.沸腾是一种在液体内部与液体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探究水的沸腾教学设计方案
科目物理年级 Nhomakorabea八年级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汽化中蒸发和沸腾现象都较熟悉,一般都知道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水面会泛起大量的气泡,但对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并不明确,对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升到液面的过程中大小有变化不明确,对水沸腾时的温度高低与气压关系也不明确。通过对其中一个问题提出质疑,激发起他们继续学习探究的欲望和需求。针对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大小的变化,由于不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在实验中仅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目的是使感兴趣的学生刻下主动去了解。针对探究学习这种方式,学生已有初步的了解,用图像的方式来直观地认识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基础,在熔化一节中学习了图像法反映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了解不同液体有不同的沸点
3.加强用图像的方法研究沸腾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
2.难点:气压对沸点的影响。
探究水的沸腾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创设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的兴趣
你在家看到水沸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个别学生回答家中水沸腾时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探究水的沸腾。
3.水沸腾后,将酒精灯熄灭撤去(不需记录温度),观察是否有沸腾现象。
4.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画出图像;分析图像特点。.
教学活动4
进行探究实验,培养实验动手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不同层次、不同组学生顺利进行实验,检查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教学活动5
实验交流,讨论
将学生绘制的图像提供给其他同学进行比对;通过学生的讲述,培养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