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通假字(3)
从:通“纵”,纵向;尤:通“犹”,犹如。
学而 时习
2.阅读下面文段,试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建元六年,安国(指传主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
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 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 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3) 如何找出本字:增加偏旁,找出本字;更换偏旁,找出本字;取消偏旁,找 出本字;根据语音和语境推出本字等。
(4)诵读及翻译原则:诵读时要读本字的语音,翻译时要译出本字的意思。
【通假字】 “唱”通“倡”,“识”通“志”, “阙”通“缺”,“贾”通“价”, “县”通“悬”,“希”通“稀”, “直”通“值”,“说”通“悦”, “趣”通“趋”,“属”通“嘱”, “倍”通“背”,“邪”通“耶”, “卒”通“猝”,“没”通“殁”, “逝”通“誓”,“取”通“娶”, “廷”通“庭”,“责”通“债”, “受”通“授”,“要”通“邀”, “翼”通“翌”,“女”通“汝”, “益”通“溢”,“赀”通“资”, “得”通“德”。
文言实词
——通假字(3)
温故 知新
通假字
一、何谓通假字 二、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三、如何找出通假字 四、如何找出本字
学而 时习
1.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许将)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及 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译文:给皇帝上疏说:“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 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犹如一人一样。”
课堂小结
关于文言通假字,请注意以下几点: (1)认识到通假字出现的情况比较复杂,今天我们认识通假字,就是在认识我们的
文字成长变化发展的历史;识别和掌握常用的通假字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 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
(2)如何找出通假字:在读音中辨析通假字,在结构中把握通假字,在例证中认知 通假字等。
答案 ①倍,通“背”,违背。②罢,通“疲”,疲劳。③敝,通 “弊”,害处、弱点。
学而 时习
3. 请找出下面短贾人也。唱文明贾,所售之物皆 有识,略无阙损,有贾县于其上,虽希物亦不昂其直。凡伪 劣者,皆不之售。故乡人说而趣之。尝属其子曰:“君子爱 财,取之以道,岂可倍义邪!”妻卒然病,寻没。期年,媒 人盈廷,一一谢之,逝不复取。 邻人有不善生计者,责台高 筑,要至家,受以致富术,翼日,出金曰:“予佐女。”河 水暴益,决堤毁田,民田河畔,为患所苦,竟无良策。捐赀 财以兴水利,乡人贤而得之,曰:“君子哉,贾某!”皆至 其家,堂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