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从起步到高手(配图)台球的基本技术(一)握杆和身体姿势1.球杆重心拿到球杯时,你首先要了解球杆的重心位置,然后由重心点向杆尾处移动约40厘米,这段距离内握住球杆是比较合适的。
当然,根据主球离库边的远近,需要不同力度出杆等情况,握杆的位置可以偏前或偏后。
比如:主球贴库时,要握接近杆的重心位置;主球较远时,可以握杆靠近尾部的位置;如需要大力击球时,握杆手亦可以往后握,以加大握杆和出杆的距离,便于发力。
2.握杆方法握杆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出杆的好坏。
正确的握法是:拇指和食指在虎口处用轻力握住球杆;其余3个手指要虚握。
这样握杆的优点在于保证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适度放松,便于肌肉能更协调地工作;另外,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的适度放松,有利于手指。
手腕和整个手臂在运杆时的流畅,充分地感觉出杆触击球一刹那间杆头与球撞击效果,给手指、手腕以及手臂肌肉本体感觉器更丰富信号,便于正确学习掌握技术动作以及及时发现和纠正训练过程出现的动作错误。
握杆时手腕要自然垂下,既不要外翻,也不要内收。
一个正确的手腕位置对于一位球手的成功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优秀的台球选手握杆时手腕位置都是一模一样。
戴维斯和享得利的手腕位置就各有不同,戴维斯的手腕要稍向外些,享得利的手腕则是平直的。
一般来讲,握杆时的手腕位置有差异,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手腕和手臂在解剖结构上有所差异;个人长期养成的不同的用力习惯;握杆的方法、肘部位置、肩部位置、身体姿势、站位有所差异;总之,在台球训练中,应当时刻注意"手腕位置要自然垂下,既不外翻,也不要内收"的基本要求,这个基本要求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有限定的范围。
斯诺克选手要比美式台球选手更应重视这一要求。
因为斯诺克台面大,袋口相对球而言比美式台球小,所以对准确性的要求更高。
3.身体姿势击球的方向是由站位和身体位置来决定的,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有助于完成正确的击球动作。
(1)站立位置握好球杆后,面向球台向用主球击打目标球的方向直立,球杆指向主球,握杆手置于体侧,同时对击打目标球的下球点和主球将要走的位置进行确定。
(2)脚的位置当身体位置确定后,握杆的手保持在体侧不动,左脚向左侧前方迈出一小步,与脚距离大约与肩同宽。
左腿稍微弯屈,右腿保持自然直立。
(3)上体姿势站好脚位置后,上体向右侧转并向下弯身,使肩部拉起,上体前倾,与台面接近,头微微抬起,下颌正中部位与手或球杆相贴,双眼顺球杆方向平视。
(4)面部位置尽量使球杆保持在额头中轴线上,双眼保持水平前视,使面部之中线与球杆和后臂处在一个较为垂直的平面上台球一般知识第一节.球杆与杆架球杆是台球击球时使用的工具,如图2-1所示。
它由度头、杆头、杆前部、中轮、杆后部、杆尾组成。
一般长137~147厘米,重450~650克。
选择球杯首先要考虑适用和不弯曲,长度以从脚量起,使杆垂直,杆头能到下颚附近为宜。
杆头应平整,接口情况要牢,否则不利于瞄准击球。
二、杆架杆架是击球时辅助用的工具。
当本球位于球台上较远处,不便于用手架杆时,就需要用金属制的杆头杆架。
杆架有高、中、低三种,如图2-2所示。
第二节握杆与架杆一、握杆方法先用左手测试出球杆的重心点,然后在重心点后约8厘米处握杆。
握杆时拇指和食指自然分开,虎口钳住杆身,其它三指并拢,自然弯曲,轻轻握住球杆。
握杆的手臂和手指不要附加用力,握杆的上臂应与身体的腋下略离开一些。
球杆的正确握法如图2-3所示。
二、架杆台球击球前,为了架稳球杆,在瞄准时用非持杆手作支撑,把球杆放在其上的一个动作。
目前流行的基本架杆方法,掌心向下,先将四指伸开,使指肚按在台面上,手掌略呈拱形,拇指翘起,靠紧食指跟部之间形成“V”形,然后将球杆架在V形槽内,击球时使球杆在槽内作直线滑动,如图2-4所示。
三、环形架杆左手手指张开,指尖略向内弯,置于台面上,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向内弯曲,使其起到支撑作用。
拇指和食指扣成一个指环,将球杯穿过该指环,支撑好球杆,在杆与环接缝处,不能留有幌动的余地,如图2-5所示。
环形架杆要点提示:(1)手指充分伸展;(2)手指贴紧台呢,手掌拱起;(3)大拇指翘起呈V形;(4)前臂自然扶在桌面上;(5)架杆前手距主球约15~50厘米(根据个人身高与习惯)。
第三节站位与击球一、站位正确站位有助于完成正确击球动作。
右手握杆,以右脚为轴,左脚略向侧前方迈出一步,两脚分开不宜过大,身体保持平衡。
身体位置与球杯的关系保持上体前倾,脸的中心保持在球杯之上,架杆的手臂肘关节充分伸展。
架杆手的位置应与本球保持约15厘米距离。
图2-6所示为站位姿势。
站位要点提示:(1)两脚略前后分开,处在合理位置;(2)身体保持平衡。
二、击球动作以肘部作为支点,像钟摆一样前后幌动,球杆向前移动时要平稳,直线前移,不宜上、下、左、右幌动。
肘的动作要像一条链,前臂像一个钟。
击球时以肘部作为支点,像钟摆一样前后幌动。
击球时球杆要平稳直线前后移动,如图2-7所示。
击球动作要点提示:(l)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自然地前后摆动;(2)球杆平稳地直线前移;(3)出杆击球时不能上、下、左、右摆动。
三、出杆击球架杆的手臂肘关节充分伸展,架杆手的位置应与本球保持约15~20厘米距离。
出杆击球的姿势如图2-8所示出杆击球要点提示:(l)出杆击球前,球杆略有停顿;(2)瞄准时全神贯注在目标球;(3)出杆击球要有自信心;(4)头部保持向下。
第四节击球杆法台球的击球杆法是指台球击球时,使球得分或落袋所使用的正确撞击方法。
一、跟球杆法用撞点为中上部的杆法击球。
本球碰撞目标球后,目标球被撞走,本球随之向前行进,如图2-9所示。
二、缩球杆法用撞点为中下部的杆法击球。
本球碰撞目标球后,目标球被撞走,本球随之向后行进,如图2-10所示。
三、反弹球杆法反弹球杆法是利用磁岸后反弹使球落袋。
它是落袋台球比赛的基本技术之一。
因为落袋台球要求打指定球的时候多,所以使用反弹球的机会也较多。
反弹球的原理,与前面讲过的碰岸打法一样,应用人射角与反射角的原理,如图2-11所示。
四、薄球杆法打薄球是比较难的技术,若打的不正确,碰撞得太厚,本球就不能沿着正确路线行进。
瞄准方法是将本球与靠近目标球边缘连成线,以目标球侧面不到一个球的地方为瞄准点,然后对着本球撞击。
这时可采用中下杆打法,这种杆法可避免乱出杆,它比逆族打法更能防止碰撞目标球太厚。
薄球杯法如图2-12所示。
五、空岸球杆法本球先碰岸一次,然后再碰撞目标球。
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撞击本球的中心,使人射角等于反射角,如图2-13所示。
六、贴岸球杯法当球贴岸时,应离开球的半径瞄准,使主球在撞击目标球时也撞岸边,即可送球落袋,如图2-14所示。
七、综合撞击杆法本球瞄准目标球撞击,被撞击的目标球又撞击另外的目标球,并使其落袋,叫综合撞击。
基本瞄准方法是将袋口前的球,与本球先碰撞的目标球,通过两球中心结连成的延长线,用本球碰撞即可落袋。
综合撞击杆法如图2-15所示。
八、札杆杆法扎杆是使球杯立起来撞击本球的一种击法,属台球的一项高级技术。
札杆杆法的姿势如图2-16所示。
扎杆前先靠近球台,两脚稍微分开,上体略前倾,脸部比杆稍向前些,面颊内收,将球杆立起约70度,击球时从球的上方给球以逆旋的力,使本球沿着弧线运动的同时,还向前移动。
扎杆的撞点范围应在球的6/10同心圆内撞击。
如图2-17 所示。
第五节基本技术用球杆撞击本球时所对的瞄准点叫撞点(见图2-18),本球的撞点一般分9个点(A点为正中,B点为中上,C点为中下,D点为右侧,E点为左侧,F点为右上,H点为右下,G点为左上,互点为左下)。
球的撞点以正中为中心,按球的直径的6/10为半径画圆,对着这个圆圈之内撞击本球,就可避免因打滑而造成撞击失误的现象发生。
球的击法和撞点如图2-19所示。
跟球:撞击中上部。
定球:撞击正中部。
缩球:撞击中下部。
球的撞击厚度如图2-20所示。
撞击厚度是指本球与目标球碰撞时所接触球体比例的多少。
撞击厚度可分六类:(l)正面撞击;(2)3/4厚度;(3)2/3厚度;(4)1/2厚度;(5)1/3厚度;(6)1/4厚度。
球的撞击厚度不同,本球行进的方向也随之变化。
如图2-21和图2-22所示。
第二篇台球基本功法(一)击球姿势学打台球也和参加其他运动一样,开始要先打好基础。
而正确掌握击球姿势是台球技术的基础。
下面分四个动作环节,以右手握杆为例,分别予以说明。
一、身体姿势1. 球杆中心位置: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做成一个圆圈或一个钩,把球杆后部套在圈里,然后左右推动球杆,调整平衡为止,这时套在球杆上的手指位置就是这支球杆的重心(天平原理)。
再从这个重心位置向杆尾部移动20到30厘米的部位,这段距离范围便是一般握杆的合适位置(图2-1)。
遇到特殊打法,还可以前后再移动握杆位置。
图2-1 球杆重心位置2. 身体站立位置:先用右手按照要求握好球杆,面向球台上要打的主球方向立正站好(图2-2),平握球杆,杆头指向主球,并与主球离开10—20厘米的距离。
握杆的右手拇指要和裤子的侧缝对齐。
注意球杆的指向必须与主球的行进方向成一直线。
图2-2 身体站立位置3. 上身姿势:英式斯诺克台球,因球台台面比较宽大,所以一般多采用平视瞄准击球姿势,用卧手支撑式(也称平背式)的手支架。
上身向前平视,顺着球杆方向瞄视(图2-3)。
4. 脚的位置:身体站立的位置确定后,握杆的右手原位不动,在两脚立正的姿势下,左脚向左侧方迈出一小步,尺度与肩相等,右脚尖向右外侧转动自然,转动角度约为50—80度。
这样便可以构成一个稳定的站立姿势(图2-3)。
图2-3 平视瞄准5. 面部位置:正确击球姿势的形成,不能忽视面部位置的关键性作用。
面部不正就瞄不准也就不可能击球入袋。
正确的面部位置是,使面部的垂直中心线与球杆的中轴线保持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图2-4)。
如何把面部摆正呢?具体做法是:在瞄准时,将下颏对准球杆中轴线上,两眼保持水平向前平视,这样,面部中心,包括鼻子、嘴和下颏,便都能与球杆和右手臂,进入同一个垂直平面里。
图2-4 面部位置二、握杆后手握杆时,手腕要能自由活动,拇指和食指在虎口处轻轻夹住球杆,好象一个吊环,其余三个手指要虚握,千万不要握得太紧。
出杆击球时,要前后摇动手腕,利用腕力将球击出(图2-5)。
图2-5 握杆手势马志宇老师教学视频中甩腕截图主球离库边较远时的站姿主球离库边较近时的站姿击球姿势(2)三、杆架手势用手作支撑球杆的手架,称手杆架、架杆或架台等。
1. 卧手支架的手势:先把左手手掌伸直,手心向下,平按在球台台面上,再分开五指,然后掌心拱起,拇指紧贴食指翘起,食指根部和拇指之间便出现一个凹槽,球杆便可以放在凹槽上活动自如(图2-6)。
如需调整高低时,可以使手指伸平而降低高度,或拱起更高适应击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