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 考生注意:本卷包括I卷和II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Fe 56 Zn 65

Ⅰ 卷 分)30(选择题共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

项填写在机读卡。每小题1分,共30个小题。)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葡萄酿酒.蛋糕发霉 D.炸药爆炸 B.干冰升华 CA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铁 B.铝 C.氧 D.硅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 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和废弃的塑料瓶属于

.有害垃圾.其它垃圾 D.厨余垃圾A B.可回收垃圾 C 所运送的气体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西气东输”5.“ .CHH C.CO D.AO B.422BaSO,“X”.光透视常用钡餐作造影剂。钡餐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其化学式是BaSO644 属于 .氧化物 D .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A 不属于合金的是7.下列物质... .青铜.不锈钢 D.生铁A.氧化铁 B C 8.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所利用的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 D.C.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1 / 10 9.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固体颗粒 D.读取液体体积 10.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其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北京是一座缺水城市。作为北京市民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仅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止水被污染。下列做法应该摒弃的是 ..A.用盆接水洗菜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更换节水型马桶 D.使用透水砖铺设人行便道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做导线B.氮气做食品保鲜剂 C.点燃方法鉴别纯毛织物D.天然气作清洁燃料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HO B.HO C.H D.HSO4 2222214.下列反应或作用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A.蜡烛燃烧 B.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C.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2 / 10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16. 表示2个镁元素A.2Mg 表示2个一氧化 碳分子B.2CO 2+ 表示Zn的化合价为+2价 .CZn D. 2 4 +6 表示核外电子数为2个 17.下列关于CO和CO说法正确的是 2A.都能溶于水B.都能燃烧、放热 C.都是无毒气体D.都可由碳与氧气反应制得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提高生成物的产率 B.常用自来水冲洗自行车可防止生锈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灯泡保护气 D.空气的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原子可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2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焚烧塑料制品B.预防骨质疏松应该补充钙 C.甲醛浸泡水产品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 21.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其原子核内含有2 个中子和1个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B.该原子属于氢元素 C.该原子的电子总数为2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2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的不稳定 HCO CO+ HO 22 23

Al +OAlO .铝在氧气中燃烧B 2322 2 CO+ 3HO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CHOH + 3O2

5 222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 AgNO CuNO+ Ag 3 3 3 / 10

的错误23.右图是一幅贴在加油站的宣传广告。围绕这幅广告画下列说法.. 是 M汁可用作汽车燃料A.玉 M等植物为原料可制乙醇燃料B.用玉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作汽车燃料C .乙醇汽油可节省化石燃料,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D 一步实现的是2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O C.CO CaCO H.O DA.CO.CO CaCO HCO B3222 2233-和Cl两种粒子的说法不.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25Cl +17 .8 7 2 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它们的电子层数不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6.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燃烧匙中的红磷完全消失 B.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C.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导致水面上升 D.反应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观察钟罩内的液面高度 27.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X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 3个原子分子中有.B1个X1:1 .反应物中分子的个数比为C

.D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4 / 10 28.通过化学式“CO”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2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 ⑤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⑦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⑧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④⑥⑦⑧ 29.有X、Y、Z三种金属,小刚对它们的金属活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Z > Y>X A.Z X 参加反应的物质 Y Y > Z > X B. √ 溶液X(NO)23Y > X >Z .C Z(NO√ 溶液) 23X > Y > Z .D 稀盐酸√—

。已知一3:38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CA2A+3B==C+3D 30.中和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定量的AB34.2g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和0.6gD C63 36.5 BA.. 294 D.98 .

50 Ⅱ卷(非选择题共分)5 / 10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分总 分得

26分)二、填空题(共 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可见。31.(6 得

分 )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比如早餐搭配:牛奶、面包、(1 黄油、水果等,其中含 有的营养素有油脂、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等。 (2)下图所示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

C.含腈纶的服装B.A.聚四氯乙烯做内衬的不粘锅羊毛地毯)目前使用的能源多为化石燃料,如天然气、石油和。由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3资源、燃烧的产物有污染,所以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氢能、和太阳能等。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科学家正研究使用太阳能发电的方法将水分解得到氢气,该化 学方程式为。推广使用太阳能是利用了太阳能(填字母)的特点。 D. 可转变成电能、热能清洁能源取之不尽 B. C.不可再生能源A.

分)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32.(4 得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 .水蒸汽.矿泉水 DBA.汽水.蒸馏水 C 2()右图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活性炭的作用是。)是新一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需加消毒剂。二氧化氯(ClO(32工业上常用氯酸钠饮用水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氯气体,其产物还有氯气NaClO

(3 Cl)、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得分 分)金属与人类生活、生产密不可分。.(336 6 / 10 (1)我国多使用铁锅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性质;专家建议市民多食用动物肝脏、芹菜等食物,这些食物富含铁,可减少缺铁性贫血疾病的发生,这里的“铁”是指(填字母)。 A.原子 B.元素 C.单质 (2)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填字母)。

A.铝不易被氧化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C.铝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两、B1为金属与过量盐酸反应的关系图,其中A(3)图 条直线分别代表镁、铁、锌三种金属中的两种。 与盐酸反 应的化学A代表的是(填元素符号);写出B① 图1 方程式。 与盐酸放入烧杯中,称得它们的总质量为②将上述的金属A克。请你在坐标系(图M克,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其质量为N 2)中画出反应过程中氯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 图2

分)下表是部分元素的有关信息。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34.(4 得分 答问题: 元素名称及符号 钠Na 镁Mg 硫S Cl 氯 溴Br

最外层电子数 1 2 6 7 7

常见 化合价 最高正价 +1 +2 +6 +7 +7

负价 无 无 -2 -1 -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存在着关联,其中的关联是:(1 最高正价、 非金属的负价)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7 / 10

)溴化亚铁的化学式是(3 都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常见物质,、GE、FDA、B、C、、635.(分) 得分“”表示为红色粉末。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图中 已知 F 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推断物质的化学式:(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