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2.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2.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21 钟某,女,30岁。

产后受寒,肢体关节疼痛不移,以肩、膝关节为甚,得温痛减,关节不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而弦,其治法是(A)祛寒为主,活血通络(B)温肾健脾,活血祛瘀(C)温经散寒,祛风除湿(D)渗湿通经活络(E)祛风通络,补气养血2 孙某,女,38岁。

症见关节肌肉酸痛,时轻时重,涉及全身数个大关节,活动后疼痛加剧,阴雨天更甚,舌苔薄白,脉濡缓。

其首选方剂是(A)乌头汤(B)防风汤(C)薏苡仁汤(D)独活寄生汤(E)白虎加桂枝汤3 姚某,女,45岁。

患者体型偏瘦,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三年。

现症见:双膝关节红肿热痛,痛如刀割,发热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其首选方剂是(B)身痛逐瘀汤(C)白虎加桂枝汤(D)独活寄生汤(E)双合汤4 董某,男,47岁,渔民。

自诉肢体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1个月。

症见多个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梭状变形,晨起僵硬,四肢肌肉萎缩,肘膝屈伸不利,疼痛夜间痛甚,遇寒加重,舌紫黯,脉弦涩。

其证型是(A)痛痹(B)行痹(C)着痹(D)痰瘀痹阻(E)肝肾两虚5 杨某,男,66岁。

患痹证日久不愈。

现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肘膝不得伸,舌质黯红,脉细涩。

首选方剂是(A)乌头汤(B)身痛逐瘀汤(D)独活寄生汤(E)桃红饮6 罗某,男,46岁。

3天来发热头痛,阵发性全身抽搐,四肢及颈项强直,牙关紧闭,经治疗仍未缓解,伴有腹部隐痛,时有呕吐,大便不爽,口苦,舌质红,舌苔腻。

诊断为(A)头痛(B)痫证(C)呕吐(D)腹痛(E)痉证7 刘某,男,52岁。

症见项背强直,口噤不语,时有抽搐,伴头痛、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苔薄白,脉紧。

病前无创伤病史。

其首选方剂是(A)葛根汤(B)玉真散(C)解肌汤(D)栝蒌桂枝汤(E)五虎追风散8 侯某,女,62岁。

痉证患者。

现症见:头痛,项背强直,发热不恶寒,汗出恶风,肢体酸重,苔薄白,脉浮。

其首选方剂是(A)葛根汤(B)玉真散(C)羌活胜湿汤(D)栝蒌桂枝汤(E)五虎追风散9 宋某,男,39岁。

壮热汗出,项背强直,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其治则是(A)清热和营,息风止痉(B)清肝潜阳,息风止痉(C)清心透营,开窍止痉(D)豁痰开窍,息风止痉(E)清泻胃热,增液止痉10 患者,女,3岁。

壮热汗出,项背强直,手足挛急,时有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其首选方剂是(A)白虎汤合增液汤(B)白虎汤合大承气汤(C)白虎汤合小承气汤(D)白虎汤合调胃承气汤(E)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11 牛某,女,26岁。

产后恶露不止,近日出现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头目昏眩,自汗,低热,神疲,气短,舌淡红,脉弦细。

其首选方剂是(A)葛根汤(B)三仁汤(C)增液承气汤(D)四物汤合大定风珠(E)补阳还五汤12 赵某,男,46岁。

症见头痛昏蒙,神志呆滞,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脘腹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

其首选方剂是(A)二陈汤(B)导痰汤(C)温胆汤(D)清气化痰丸(E)半夏白术天麻汤13 单某,女,3岁。

2天前因受凉高热不退,现症见项背强急,手足挛急,角弓反张,腹胀便秘,咽干口渴喜冷饮,心烦急躁,苔黄燥,脉弦数。

其证型是(A)邪壅经络(B)痰浊阻滞(C)肝经热盛(D)阳明热盛(E)心营热盛14 王某,女,56岁。

发热数日,热退后突然出现下肢软弱无力,行走不便,伴咽干,口渴,呛咳阵阵,尿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其治则是(A)清利湿热,通利经脉(B)清热润燥,养阴生津(C)补中益气,健脾升清(D)补益肝肾,滋阴清热(E)活血通络,益气养营15 张某,女,43岁。

下肢软弱无力半年余,逐渐加重。

现症见腰膝酸软,肢体困倦,咽干耳鸣,月经先期,小便热赤涩痛,苔黄腻,脉濡数。

其首选方剂是(A)虎潜丸(B)参苓白术散(C)加味二妙散(D)连朴丸(E)半夏厚朴汤16 崔某,男,56岁。

无明显原因出现肢体痿软无力,日渐加重,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面浮不华,舌淡,脉沉细。

其治法为(A)益气养营(B)益气健脾(C)补中益气(D)补益肝肾(E)补气养血17 杨某,男,63岁。

半年前始觉双下肢乏力,渐致不能下地,腰脊疲软,头晕耳鸣,口舌干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其首选方剂是(A)二至丸(B)左归丸(C)虎潜丸(D)大补阴丸(E)知柏地黄丸18 吴某,女,55岁。

两年前患脊髓空洞症。

近半年来渐见四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站,眩晕耳鸣,左下肢明显消瘦,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其治法是(A)滋阴降火(B)滋补肝肾(C)益气养阴(D)补益肝肾,滋阴清热(E)补中益气,健脾升清19 关某,男,58岁。

患病已久,身体虚弱。

症见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手足麻木,四肢青筋显露,舌痿不能伸缩,舌质黯淡,脉细涩。

其证型是(A)肝肾亏虚(B)脾胃虚弱(C)湿热浸淫(D)肺热津伤(E)脉络瘀阻20 罗某,男,49岁。

久病体虚。

症见手足痿弱,麻木不仁,肌肤甲错,形体消瘦,四肢青筋显露,舌质黯淡有瘀斑,脉细涩。

其首选方剂是(A)虎潜丸(B)参苓白术散(C)补中益气汤(D)圣愈汤送服大黄鹰虫丸(E)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21 洪某,男,49岁,平素性情急躁易怒。

现症见头摇肢颤,不能自主,伴有头胀,眩晕,项强不舒,口干舌燥,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其证型为(A)风阳内动(B)气血亏虚(C)髓海不足(D)痰热风动(E)脾虚动风22 孙某,女,38岁。

症见头摇肢颤,手不能持物,头晕目眩,胸闷泛恶,躁扰不宁,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其首选方剂是(A)补中益气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滋生育阳汤(D)龟鹿二仙丹(E)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23 朱某,男,66岁。

患颤证已久。

现症见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失眠心烦,头晕耳鸣,善忘,神呆,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其证型是(A)阳气虚衰(B)气血亏虚(C)痰热风动(D)髓海不足(E)风阳内动24 刘某,男,68岁。

症见头摇不止,肢麻震颤,头晕目眩,胸脘痞闷,口苦口黏,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诊断为颤证,其证型是(A)阳气虚衰(B)气血亏虚(C)痰热风动(D)髓海不足(E)风阳内动25 唐某,男,59岁。

两年前被诊断为颤证。

现症见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小便清长,大便溏。

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其治则是(A)镇肝息风,舒筋止颤(B)清热化痰,平肝息风(C)益气养血,濡养筋脉(D)填精补髓,育阴息风(E)补肾助阳,温煦筋脉26 孙某,女,60岁。

症见头摇肢颤,面色咣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舌淡红,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

其首选方剂是(A)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B)人参养荣汤(C)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D)地黄饮子(E)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27 于某,男,56岁。

无明显诱因腰部酸软而痛,腰膝无力,心烦不寐,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脉弦细数。

其首选方剂是(A)左归丸(B)二至丸(C)六味地黄丸(D)知柏地黄丸(E)八仙长寿丸28 何某,女,46岁。

症见腰痛乏力,喜按喜温,劳则益甚,卧则痛减,反复发作,面色咣白,畏寒肢冷,舌质淡,脉沉细。

其证型是(A)瘀血(B)湿热(C)寒湿(D)肾阴虚(E)肾阳虚29 陆某,女,49岁。

症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每逢阴雨天加重,静卧时其痛不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其治法是(A)散寒行湿,温经通络(B)祛风通络,散寒除湿(C)温经散寒,祛风止痛(D)除湿通络,祛风散寒(E)滋补肝肾,舒筋止痛30 孟某,男,43岁。

腰部困重疼痛1个月,逢阴雨天加重。

伴有头痛如裹,脘腹不舒,口中黏腻,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腻略黄,脉濡数。

其首选方剂是(A)肾著汤(B)宣痹汤(C)四妙丸(D)八正散(E)三仁汤31 孙某,女,38岁。

患腰痛3年。

现症见腰痛酸软无力,伴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如蝉,咽干口燥,月经量多,常先期而至。

舌红,苔薄,脉细数。

其证型是(A)肾阳不足(B)肾阴亏虚(C)肾气不足(D)肾气阴两虚(E)肾阴阳两虚32 程某,女,32岁。

有外伤史。

腰部疼痛3年,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伴有失眠健忘,手足麻木,双膝关节疼痛,月经后期,经血色黯有块,舌黯有紫斑,脉弦。

其首选方剂是(A)桃核承气汤(B)复元活血汤(C)血府逐瘀汤(D)身痛逐瘀汤(E)桃红四物汤33 李某,男,62岁。

腰膝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平卧则稍减,反复发作两年有余,伴有手足不温,少腹拘急,阳痿,舌淡,脉沉细。

其首选方剂是(A)赞育丹(B)右归丸(C)青娥丸(D)肾气丸(E)《济生》肾气丸33 孙某,女,45岁。

体型偏瘦,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三年,诊断为痹证。

现症见:双膝关节红肿明显,疼痛剧烈,痛如刀割,发热烦渴,舌红少津,苔黄,脉弦数。

34 其证型是(A)痛痹(B)着痹(C)风湿热痹(D)痰瘀痹阻(E)肝肾两虚35 其病机是(A)风湿热邪,痹阻关节(B)风寒湿邪,郁久化热(C)风湿热痹,化火伤筋(D)痰瘀互结,痹阻关节(E)气血亏耗,复感于邪36 其首选方剂是(A)白虎汤(B)白虎桂枝汤(C)竹叶石膏汤(D)五味消毒饮合西黄丸(E)双合汤36 梁某,男,73岁。

高热头痛,手足躁动,口噤,甚则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少苔,脉弦细而数。

37 其中医诊断为(A)中风(B)厥证(C)痫证(D)颤证(E)痉证38 其证型是(A)邪壅经络(B)肝经热盛(C)阳明热盛(D)心营热盛(E)痰浊阻滞39 其首选方剂是(A)羚角钩藤汤(B)羌活胜湿汤(C)白虎汤(D)导痰汤(E)清营汤40 若患者出现口苦、苔黄,在原方基础上应加入(A)车前、泽泻(B)桑叶、菊花(C)龙胆、黄芩(D)苍术、黄柏(E)大黄、黄柏41 若患者出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应选用方剂是(A)苏合香丸(B)安宫牛黄丸(C)至宝丹(D)紫雪(E)参附汤41 A.白虎桂枝汤B.五味消毒饮合西黄丸C.宣痹汤D.二妙散E.桂枝芍药知母汤42 关节肿痛,触之灼热,得冷则舒。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最佳选方为43 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

最佳选方为43 A.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B.肢体关节酸痛、重着,肌肤不仁C.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温痛减,遇寒痛增D.肢体关节刺痛,固定不移,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E.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44 着痹的临床主症特点是45 痛痹的临床主症特点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