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院智慧急救建设】_建立急救信息共享平台,助力“五大中心”建设-南京市急救中心经验
【医院智慧急救建设】_建立急救信息共享平台,助力“五大中心”建设-南京市急救中心经验
建立急救信息共享平台
缩短早期救治时间
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 死率、致残率
降低疾病负担
第三部分 院前院内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规划
PART 03
建设思路
以急救中心为主体,通过建设南京市急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120与各医院的 完整对接。 在急救调度、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之间建设实时、智能、安全的双向 信息通道, 提高急救效率和管理, 使120急救真正融入区域卫生体系, 符合卫生部最 新规范,助力“五大中心”建设,为智慧急救打好坚实的基础。
方案特点 • 办公内网和远程业务提供灵活多样的接入方式,保障办公及业务访问 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 办公终端准入和准出采用实名认证,实现网络资源分配和权限管理的 合理性和有效性; • 针对对外发布以及关键性业务流量通过IPS、WAF等设备进行安全分析 并对非法访问的流量进行清洗,保障业务连接的安全性;
27所
三级 医院
68所 二级 医院
南京医 疗机构
4所
部队 医院
现状
院前院内急救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 1、缺乏政府主导下的“急救一体化”的沟通机制。 2、院前向院内信息交流的单向化。 3、院前急救医生不能及时将患者抢救治疗信息及相关检查及时快速地传递给医院急诊室, 难以为患者进一步的院内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4、由于设备限制和信息不通,医院也不能及时将专科抢救治疗措施、诊断意见、诊号信 息、抢救床位等信息反馈给院前急救医生,急诊医生很难在转运过程中施加有效救治, 信息传递断裂将会延误患者。 5、院前信息传输使用率不高。
第一部分
PART 01
南京市急救中心信息化现状
远程医疗工作站
电子病历
医嘱及诊疗
远程心电
远程会诊
急救行车智能引导系统
பைடு நூலகம்
车辆实时监控系统
城市道路交通流量实时监测系统
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
院前急救记录仪
数据中心
云录音平台(电话录音系统和突发事件信息上报系统)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架构功能设计:
架构设计 • 目前我中心数据中心通过VMware平台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硬件资源的 虚拟化; • 我中心共计算节点5个,存储节点3台(其中一台全闪存储为核心业务系统提 供高性能保障) ; • 业务网络和存储网络均采用万兆、多链路冗余设计。
南京市急救中心网络架构
内网准入系统 入侵防御系统 SSL VPN 网关 Web防护系统
移动 出口防火墙 准出与行为管理
核心交换机
联通
卫生系统 业务接入网关
终端接入交换
省人医 政务 公安
办公终端
第二部分
PART 02
院前院内信息交互现状
南京市医疗机构性质
1、三甲医院多 2、医疗机构的属性多;有部属、省属、市属、区县、民营等 3、具有影响力的专科医院多 4、医联体种类数量多
可维护性:以最小的代价满足业务的变化,系 统使用了以下方法:系统基础结构和应用服务 的分离;自成体系的独立的业务组件;数据访 问对象和业务对象的分离。
优化性能:系统设计时,根据各种技术的不同 特点进行筛选以提高性能。
系统安全性:针对各环节,采取必要的权限和 内控机制,防范安全漏洞。统计分析的各项数 据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要求很高。
延长治疗路径
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率
有效缩短时间 实时掌握有效信息
第四部分
PART 04
建设愿景
建设愿景
1、提升信息化工具使用效率,探讨及研索急救信息化建设规范与标准; 2、建立以急救中心为主体的院前院内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大力提高 急救效能,助力“五大中心”建设。 3、为智慧急救打好信息化基础。
目 录
01 南京市急救中心信息化现状
02 院前院内信息交互现状
03 急救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规划
04 建设愿景
急救医疗体系(EMSS)包括院前急救体系和院内急救体系, 两者密不可分。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是指院前急救、急诊室急 救以及ICU抢救,运用适当的信息技术、调度机制、法律法规及 管理模式在互为呼应的基础上有效融为一体,构建一条畅通的 生命绿色通道。
方案特点 • 存储网络和办公网络支持万兆级多链路接入,保障我中心内网、分站、远 程业务流量的高速转发; • 对数据中心设备的虚拟化,提高硬件设备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同时能 够在业务系统(虚拟机)层面保障业务的可靠性,如负载均衡、动态迁移、动 态资源分配、热备、快照等等 • 在数据安全方面,我中心对关键性业务系统部署按计划、实时增量等方式 的备份,保障业务系统在遭受病毒入侵时,能够快速恢复业务系统正常运 行。
急救中心
数据中心
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
对接数据
院前数据
包括调度信息、病人基本 信息和体征信息
包括: 车辆ID、病人ID、现场地址、主诉、车辆状态、车牌号、分 站、派单时间、年龄、姓名、联系电话、联系人、性别、国 籍、国籍显示名、身份证号、gcs评分、ti评分、apgar评分、 体温、脉搏、心跳、低压、高压、血压单位、神志、左瞳孔 大小、右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皮肤、粘膜、专科情况、发 病时间等
数据的准确性:监控系统内数据流,保证数据 在各环节的一致。在数据库设计层面,使用数 据的约束控制;在数据之间的关系层面上,提 供了必要的检测程序;在流程实现层面,保证 事务的一致性,即只有整个事务全面成功后才 能提交整个事务等等。
可维护性 高度灵活性
优化性能
系统安全性
五大优 势
数据准确性
业务流程
院内对接平台后的优势
南京市急救中心数据中心架构
网络安全
基础网络架构功能设计:
架构设计 • 办公内网和数据中心网络核心设备提供多节点、多链路冗余设计,最 大提供万兆级网络接入能力; • 办公内网采用有线、无线统一覆盖,并对接入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 分站、移动车辆、医护人员采用IPSEC VPN、SSL VPN、APN多种接 入方式;
包括: 总床位数、总剩余床位数、急诊剩余床位、观察室剩余床位、 导管室剩余床位、急诊总床位、观察室总床位、导管室总床 位、床位更新时间、转归内容、主诉内容、检测内容、诊断 内容、病情内容、诊疗内容等
院内信息
包括急救床位信息、转归 信息和治疗信息
系统架构
网络架构
优势
高度灵活性:灵活的系统架构可以快速有效地 响应业务逻辑的变化,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修改 系统配置来满足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需求变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