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答案 Word版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答案 Word版

鼓楼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12 题,每题2 分,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共24 分)1.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B.盛夏,露珠凝结C.深秋,绿叶凝霜D.严冬,漫天飘雪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物理书从北京带到上海,质量不变C.1kg 的棉花比1kg 的铁块质量小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3.如图所示,小明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拴在横杆上,敲击鼓面时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跳动越高,该实验中使用乒乓球目的是()A.显示鼓面发声的频率B.显示鼓面发声的音色C.显示乒乓球发声的响度D.显示鼓面振动幅度4.甲、乙两人进行100m 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 到达终点,如果让乙从原起跑线往前1m设置起A.同时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确定5.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分别为23.9mm、24.0mm、24.0mm,若以c m 为单位记录最终测量结果,应记为()A.2.39cm B.2.397cm C.2.40cm D.2.4cm6.保温瓶中装有大量0℃的水,然后放入少量-4℃的冰,盖好瓶塞,忽略保温瓶与外界的热传递,则()A.有少量水凝固成冰B.有少量冰熔化成水C.冰、水多少都不变D.冰、水的温度都不变7.人在中暑时会出现体温上升、眩晕、头痛等症状,对患者进行急救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往身上,擦酒精,原因是()A.酒精有麻醉作用,会缓解患者头痛的症状B.酒精可以消毒,降低症状的影响C.酒精蒸发可以吸热,从而使患者体温下降D.酒精有气味,患者闻到酒精的气味后不再眩晕8.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敲击音叉后,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 逐渐变为30dB.在这过程中,有下列判断:①振幅变小②频率变小③音调变低④响度变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C.即便镜子长度小于身高1/2,也能看得到脚上的鞋在镜中的像D.由于平面镜较小,所以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10.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现象是()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且光斑的大小不变B.白纸上有光斑,且一直变大C.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大再变小D.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小再变大11.小明同学在课外用直径不同的纸筒制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外筒左侧中央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点燃蜡烛并置于小孔前一段距离,贴在内筒左侧半透明纸上能看到清晰的像.关于小孔成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半透明纸上成的是整个蜡烛倒立的实像B.像的形状不是三角形,而是圆形的亮斑C.增大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并向右拉动内筒,像变大D.其他不变,仅移动内筒,既可成放大也可成缩小的像1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的模型照相机.外纸筒的左端装有凸透镜,内纸筒的左端贴有半透明薄膜,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近处景物成像时,应把内纸筒向左推一些距离B.成清晰像时,透镜与薄膜间距离一定大于透镜的焦距C.半透明膜贴到内纸筒的右侧,观察效果会更好D.使用时,内纸筒朝明亮的光线方向,观察效果会更好二、填空题(共8 题,每空1 分,共26 分)13.南京长江五桥已于2020年12月24日全线通车,如图所示..(2)以江面上正在向下游航行的船为参照物,在桥上由南向北行驶的汽车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判断的依据是:船和车的发生改变.(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1.8km主桥,通行的时间为s.14.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世界里,我们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在下列4个选项(①空气;②水;③钢铁;④真空)中,不能传声的有(选填;在相同温度和介质的条件下,假设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1,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7 / 23v18 / 23 15.暑假,小明在家觉得很热,汗流不止,他看到悬挂着的温度计示数为35℃.于是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小明感到凉快的原因是 .电风扇吹风的作用是 .打 开电风扇后,手中温度计的示数将(选填“升高”、“不变”或“降. 16.铝的密度是 2.7×103kg/m 3,其物理意义是 ,将质量为 1kg 的铝块截去 1/3 后,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kg/m 3;质量为 152g 的金属块,其体积是 20cm 3,该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kg/m 3. 17.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日落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大气层时发生了 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填“甲”或“乙”)位置. 18.如图所示,S '是人眼在P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颗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鹅卵石真实位置在S '的 方.若在P 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S '照 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鹅卵石上. (1)在图甲中,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相当于人眼有某种视力缺陷.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则甲图的成像情况相当于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看物体,要使甲图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可以在烛焰的 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 (选填“凸(2)如图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甲乙20.如图所示,点光源、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对图示装置进行如下操作:M O N(1)保持透镜固定,移动点光源和光屏,若移到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中间看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时MO=10cm.①若MO=ON,该凸透镜的焦距是;②若MO<ON,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③若MO>ON,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2)在光屏的正中央画一直径等于凸透镜直径的圆,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再将光源从紧贴凸透镜的位置缓慢向外移动,直到光屏上的光斑,就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若此时MO=10cm,ON=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cm.三、解答题(本题有9 小题,第28、29 题需要写出完整解答步骤,共50 分)(6分)根据下列题设要求完成作图(1)如图甲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线在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3)如图丙所示,A是树上的野果,B是水中鱼的嘴巴,C是人眼.某一时刻,人眼刚好看到水中小鱼(甲乙丙(5分)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老师发现了操作中的两个错误是:①;②.(3)小明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当在右盘中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4)天平再次调到水平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5分)如图是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做物态变化实验时的情景.(1)如图甲,把干冰放在敞口的容器中,会发现在周围出现大量“白雾”,“白雾”是由(填物质名称)经过(填物态变化)而来的.(2)把干冰放入试管中,(3)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的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丙),白霜的形成是因为靠近试管外壁的(选填“空气”或“水蒸气”)(选填“凝固”或“凝华”)成的.24.(5分)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小华同学准备了激光笔、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NEword版初中物理丙(1)本实验中白卡纸板的主要作用是.(2)在图甲中,当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3)接着做如图乙所示操作,将纸板沿Q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4)若将纸板倾斜(如:①在白纸板上(选填“能”、“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②此时,ON (选填“是”或“不是”)入射光线EO 的法线.(6分)如图所示,小明用激光笔探究光现象中的一些规律.AA甲 乙(1)如图甲,在空水槽中,要使激光束照射后的亮点与事先设置的A 点重合,激光笔必须“对准”A 点照射,这个操作的物理依据是 ,若要显示激光的传播路径(2)保持入射光和水槽不动,向水槽中注水,当水面超过A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 (3)保持入射光、水槽和水面高度不变,若将水糟的左底部慢慢抬起,激光束的折射角将 ,反射角将 (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 (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节课上课前,将凸透镜与地面平行放置,让太阳光照射到凸透镜上,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此点到光心的距离 (选填“是”或“不是”)该凸透镜的焦距.理由是 . (2)下表是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由此可知:本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第4次实验中的像距v 4= cm . (3)如图,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移动至“42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 处(选 填“A”或“B”)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的成像原理与此相同. 实验次数 物距 u /cm 像距 v /cm 1 35 14 2 30 15 3 20 20 4 15 v 4(7分)在“探究汽车行驶快慢”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事先用皮尺测量了汽车的实际长度是4.0m ,再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一组照片(如图,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4s 曝光一次,照片中汽车的长度是2.0cm ,照片中O 到C 的长度L=12.0cm .O A B C(1)观察汽车行驶的频闪照片可知:OA<AB=BC .由此可以得出汽车从O 到C 过程中,行驶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汽车从O 到C 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2)为了从表格的信息中计算出汽车从O行驶到C点的平均速度,请你在设计的表格中将空缺的①②部分补充完整:①;②.(3)在如图(a)s-t图像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能大致描述汽车从O到C整个运动情况的图像word 版 初中物理s①C ②③Ot(a)(b)(4)如图(b)是汽车“行车记录仪”中APP软件记录的一段时间内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汽车行驶得最慢的时刻是,理由是.(4分)小红的姐姐骑电动自行车上班,在骑车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她在5s的时间内通过相距35m的两根路灯牌.求:(1)她的骑车速度;(2)若家离单位的距离是12.6km,她从家到单位骑车需要的时间是多少.(6分)如甲图所示,心电图仪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带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两个待检者A、B的心电图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已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A的心率为60次/min.则:甲乙丙(1)根据A的心率为60次/min.已知A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即A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s.(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多少?(3)待检者B的心率是多少次/min?答案一、选择题13.千米;运动;相对位置;9014.振动;④;=15.身体表面汗液蒸发吸热;加快蒸发;不变16.1m3 铝的质量为2.7×103kg;2.7×103kg;7.6×103kg 17.折射;乙18.折射;下;能19.远视;凸透镜;远视20.5cm;5cm<f<10cm;f<5cm;与圆重合;10三、解答题21.甲乙丙(1)右(2)用手拿砝码;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3)向右移动游码(4)47.4(1)水蒸气;液化(2)升华(3)水蒸气;凝华(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20(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不能;不是(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喷水雾(2)下方;下降(3)不变;不变(1)不是;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2)10;30(3)B;放大镜(1)先加速后匀速;20(2)汽车从O到C 实际运动的距离s/m;汽车从O到C实际运动的时间t/s(3)③(4)t1;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最长(1)1(2)已知A 心脏每跳动一次的时间t = 1s由2 图知A 心脏每跳一次,坐标纸走纸距离为s = 25mm所以v =s=25mm= 2.5⨯10-2 m/s t 1s(3)由丙图知,B 心脏每跳一次,坐标纸走纸距离为s'= 20mmB 心脏每跳一次的时间t'=s'=v20mm2.5 ⨯10-2 m/s= 0.8s即B 心脏每分钟跳75 次则B 的心率是75 次/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