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创作方法
拾穗者
• 《拾穗者》是法国画
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 的著名油画,画面描 绘了描写农村秋季收 获后,人们从地里拣 拾剩余麦穗的情景, 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 的典型代表作。该画 现珍藏于巴黎奥赛博 物馆内。
掷铁饼者
• 掷铁饼者(Discobolos),大理石
雕复制品,高约152 厘米,罗马国 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 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米 隆(Myron)作于约公元前450 年。 作者米隆。《掷铁饼者》取材于希 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 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 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雕塑 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 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 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 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 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
一 艺术创作方法的含义及分类
• 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
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 遵循的基本原则。 • 创作中的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是不可 或缺的两个方面。 • 文学的创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
(一)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
•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 一般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偏重于对事物
汤显祖《牡丹亭》
•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
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自署清远道人,别号玉 茗堂主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汉族,江西临川 (今属江西抚州)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 中进士。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 名的戏曲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 地位。他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 《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牡丹亭》则是他的代表作。
孙悟空
• 孙悟空是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
著作《西游记》中的人物之一。孙 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 猪八戒、沙僧的大师兄。会七十二 变、腾云驾雾。有一双火眼金睛, 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 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 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 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与 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 百多年。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 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 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 战胜佛。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善良、 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现代电 视剧和动漫中经常出现这个人物。
• 此剧描写了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
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 郁而终。杜丽娘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 旁。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适逢金 国在边境作乱,杜丽娘之父杜宝奉皇帝之命赴前线 镇守。其后柳梦梅发现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化为 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杜丽娘复活。随 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但由于战乱发榜延时, 仍为书生的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寻找到丈人杜宝。 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随即将其打入大狱。得知 柳梦梅为新科状元之后,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 不认其为女婿。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 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人死复生在生活中 是不会发生的,作者赋予了牡丹亭强烈的主观色彩。 使人物和故事情节带有奇幻的色彩。
代表
• 从最原始的旧时期时代的岩洞壁画到古希
腊的雕塑, 达· 芬奇、库尔贝的绘画,托尔 斯泰、巴尔扎克的小说;从《诗经》到杜 甫诗、《三国演义》等等,优秀作品浩如 烟海。
作品赏析
• 蒙娜丽莎的微笑 •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代著名画家达· 芬奇的肖像画作品。 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新贵乔孔多 的年轻的妻子蒙娜· 丽莎,这幅画 画了4年。 那时,蒙娜丽莎的幼子 刚刚夭折,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 闷闷不乐。为了让女主人高兴起来, 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 演员,想尽办法让蒙娜丽莎高兴起 来。 这幅画完成后,端庄美丽的 蒙娜丽莎脸上那神秘的微笑使无数 人为之倾倒。 后即以“蒙娜丽莎 的微笑”喻指迷人的微笑或神秘莫 测的微笑。
2、浪漫主义创造方法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以奔放 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 活的创作方法。 特征(1)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2) 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3)强烈的主 观抒情色彩。
代表
• 席勒说:“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
实。”可见,浪漫主义实质上是文艺中的理想主 义。它往往以奇幻的想象重新创造出客观世界以 外的奇人、奇事、奇境等超凡的另一种生活情景 和艺术形象、如孙悟空、宙斯等。李白的诗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 娘为了爱情而死又死而复生,虽不符合生活逻辑, 但符合人物、事件的情感逻辑和情感真实。表现 出了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作客观的描写,作家的审美理想融化于艺术 描写之中;要求细节描写的真实,艺术概括 的典型化,在典型环境中描写出典型人物等。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则往往不加掩饰地突出作 家的主观情绪,结构奇特,重在表现,并常 常使用变形的假定性手段,创造强有力的人 物性格等。
1、现实主义创造方法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们按照 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 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 法。 特征:(1)重视内心世界的描写(2) 强调自我表现的浓烈色彩(3)注重形 式和艺术手绘创新
•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撰写小说《西游记》的过程中,为刻画突
出人物个性的需要将齐天大圣的名号用到了通天大圣的头上, 并将传说中的通天大圣兄弟姊妹所拥有的高超本领全部集中到 了齐天大圣一个人物身上,从而塑造了一个广为后人传诵的神 话英雄人物。 • 孙悟空是作者在《西游记》中精心塑造的英雄,因而他身上寄 托了作者的理想追求。作者之所以这么浓抹重彩,为的是“若 得英雄重展挣,他年奉佛上西方”(第7回回末诗句)。“齐 天大圣”大反天宫被压五行山下,作者极力歌颂他的反抗精神 并称之为“英雄”,然后又历史性地安排他忍受天灾困苦的磨 难,以“奉佛上西方”,这“隐喻着”吴承恩对心目中理想人 物的追求,意味着作者希望培育社会的一个理想人格来使国家 天下达到太平。表现他渴望在孙悟空身上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 社会价值的实现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寄托他美好的社会人生 理想。
牡丹亭
•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
记》,与《紫钗记》、《邯郸 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 堂四梦”。剧中歌颂了青年男 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 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 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 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 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 的一次冲击。《牡丹亭》是明 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明 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 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