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课程学习指导手册课程组:于而立程仲鸣王健姝黄小阳2013年2月28日《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教学大纲《会计学原理》课程改革教学大纲(Basic Accounting)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012108001M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先修课程:管理学授课对象:工商类本科专业课程负责人:于而立授课教师:于而立程仲鸣王健姝健黄小阳学时:48学分:3理论讲课学时:48小班讨论学时(另计):10学时自学学时:36学时课外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另外安排专项实验):32学时教材名称及主编:《基础会计》,国辉、迟旭升主编辅助教材:《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会计学科的起点,是会计学入门的向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容的基本要求第1章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现代会计、会计目标、要素、会计职能作用,会计准则等概念,初步建立现代会计基本概念体系,从而具备会计入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教学的基本要: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会计学科体系及其分支,一般了解会计的基本方法及方法体系,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程序;理解:现代会计的基本涵义、目标和一般容,以及进行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掌本章主要阐述现代会计、会计目标、要素、会计职能作用,会计准则等概念,初步建立现代会计基本概念体系,从而具备会计入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教学的基本要: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会计学科体系及其分支,一般了解会计的基本方法及方法体系,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程序;理解:现代会计的基本涵义、目标和一般容,以及进行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掌握:各个会计要素的基本涵义,掌握主要要素项目,以及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
握:各个会计要素的基本涵义,掌握主要要素项目,以及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
[教学容]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会计的产生。
(2)会计的发展。
(3)现代会计的涵义。
2.会计的目标与会计要素。
(1)会计的目标。
(2)会计对象。
(3)会计要素。
3.会计的职能作用。
(1)会计对经济过程的反映职会计信息系统职能。
(2)会计对经济过程的监督职能。
4.会计准则。
(1)会计准则的意义和作用。
(2)会计的基本假设。
(3)会计的一般原则。
5.会计方法及会计方法体系。
6.会计学科体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的涵义、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会计原则。
教学难点: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会计原则。
第2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会计核算方法的重要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与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作为复式记账法的主要方法,其原理的学习和应用是该门课程的重要容,本章是该门课程的重点。
教学的基本要:理解:账户设置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原则:深刻理解账户模式及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掌握:初步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要点、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运用:初步学会运用账户和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教学容]1.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项目的关系。
(2)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2.账户设置。
(1)账户的涵义。
(2)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数据在账户中记录的基本方法。
(3)账户的级别。
3.复式记账法。
(1)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理论依据。
(3)借贷记账法的容。
4.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科目的重要性、账户的结构;借贷记账法理论基础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的含义;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会计科目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会计科目的分类,怎样运用借贷记账法来编制会计分录。
第3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述制造业会计循环中分析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与过账。
通过本章学习,应达到学会正确分析制造业日常发生的基本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正确过账的基本目的。
其基本要:了解:各主要经营过程的特点及其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理解:初步理解供、产、销过程及其他业务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户的基本结构;深刻理解各项基本业务(特别是费用、成本、收入业务)发生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项目变化的规律;掌握:各主要经营过程及其他业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及核算的基本程序;运用:会计分录的编制,费用、成本、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教学容]1.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1)业务的容。
(2)业务的账户设置和使用。
(3)业务的会计分录。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1)业务的容。
(2)业务的账户设置和使用。
(3)业务的会计分录。
3.生产业务的核算。
(1)业务的容。
(2)业务的账户设置和使用。
(3)业务的会计分录。
(1)业务的容。
(2)业务的账户设置和使用。
(3)业务的会计分录。
4.销售业务的核算。
(1)业务的容。
(2)业务的账户设置和使用。
(3)业务的会计分录。
(1)业务的容。
(2)业务的账户设置和使用。
(3)业务的会计分录。
5.利润分配业务的核算。
(1)业务的容。
(2)业务的账户设置和使用。
(3)业务的会计分录。
6.其他业务的核算。
(1)业务的容。
(2)业务的账户设置和使用。
(3)业务的会计分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借贷记账法应用中关于账户和记账规则,特别是一些重点账户的理解和使用,如: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累计折旧等。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应用。
第4章会计凭证[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了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技能及技术组织的目的。
其基本要:了解:会计凭证及凭证种类。
理解:一般理解会计凭证的涵义、作用及其构成要素,深刻理解凭证填制和审核的要求;掌握:初步掌握汇总、累计凭证填制方法,熟练地掌握一次性凭证填制和审核的方法;运用:凭证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容]1..会计凭证的意义、作用和种类。
2.原始凭证的要素、种类;、填制和审核。
3.记账凭证的要素、种类、填制和审核;4.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各种会计凭证要素、会计凭证的类别及其它们法律意义、填制会计凭证注意事项、会计凭证传递意义。
教学难点:讲解记账凭证比较枯燥;理解会计凭证传递一定难度。
第5章会计账簿[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了设置和登记账簿会计核算方法。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技能及技术组织的目的。
其基本要:了解:账簿及账簿种类、账务处理程序及种类;理解:一般理解账簿、账务处理程序的涵义、作用及其构成要素,深刻理解账簿设置和登记的方法、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掌握:初步掌握日记账的登记方法和账务处理的一般程度,熟练地掌握分类账簿填制和登记的方法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运用:账簿处理、记账程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容]1.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的含义、作用、种类。
(2)日记账的作用和设置方法、分类、各类日记账的格式、登记和过账。
(3)分类账作用、设置方法、分类账的分类;各类分类账簿的格式及登记方法。
2.对账和结账。
(1)对账工作的基本容和对账的基本作法。
(2)账簿记录的结示和试算平衡。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设置和登记账簿的意义、账簿的登记规则、更正规则、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
教学难点:更正错账的方法;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平行登记关系。
第6章财务会计报告[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会计报表编制。
通过本章学习,应达到了解期末账务结束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财务报表的基本容,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的目的。
教学的具体要:了解:期末账务结束的基本程序、财务报表的分类;理解:财务报表的意义、原则,主要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掌握:主要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方法;运用:编制主要财务报表。
[教学容]1.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种类。
(1)会计报表的意义、分类、组成容。
(3)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
2.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表的意义和作用。
(2)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点。
(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3.利润表。
(1)利润表的意义及作用。
(2)利润表的结构特点。
(3)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4.现金流量表。
(1)现金流量表的意义和作用。
(2)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计报表的作用、财务报表的组成、财务报表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其各个项目的填列、利润表的结构及其各个项目的填列。
教学难点:资产负债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容的填写;利润表的结构及其各个项目的填列。
第7章账务处理程序[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阐述了会计核算工作组织的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凭证及凭证种类、账簿及账簿种类、账务处理程序及种类;理解:一般理解会计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的涵义、作用及其构成要素,深刻理解凭证填制和审核的要求、账簿设置和登记的方法、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掌握:初步掌握汇总、累计凭证填制方法、日记账的登记方法和账务处理的一般程度,熟练地掌握一次性凭证、分类账簿填制和登记的方法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运用:凭证处理、账簿处理、记账程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容]1.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及其种类。
(1)账务处理程序的构成要素;(2)账务处理程序的作用;(3)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1)基本容:凭证组织;账簿组织;记账程序;(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围。
3.其他几种账务处理程序。
(1)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3)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4)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以上几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及其体现;它们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围。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各个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实质区别;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各个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适用围及其优缺点。
教学难点: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各个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适用围。
第8章财产清查[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财产清查。
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财产清查对于保证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应了解财产清查的含义及种类,熟练掌握在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下确定期末存货数量、期末存货成本的基本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方法。
[教学容]1.财产清查概述。
2.存货的盘存制度。
3.财产清查的容和方法。
4.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财产清查的概念必要性和种类以及进行全部清查的几种情况、存货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的容和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