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学原理课程重点学习的教学大纲纲要.doc

会计学原理课程重点学习的教学大纲纲要.doc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号: 02704制定单位:会计学院制定人:王建辉审核人:王建辉制定时间: 2012 年 2 月 1 日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本课程大纲是以2012 年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总学时数开课院系编写人课程负责人使用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课程教学目的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课程考试方式会计学课程代码02704学科基础课选修课程64 周学时数 4会计学院任课教师王建辉、蒋珩、马国芬、曾晓燕、郭华平、李莉王建辉编写时间2012.02王建辉大纲主审人王建辉张蕊等:《会计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 8 月第一版[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订), 1999 年 10 月;[2]《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财政部 2006 年 3 月;[3]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网站,2006 年 8 月;[4] 《初级会计学》,郭道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 8 月;[5]《会计理论》,裘宗舜编著,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8 年版;[6] 会计学原理(第二版),陈少华,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年 8 月第2 版[7] 《会计学原理》学习指导与练习,陈少华,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年 8月第 2 版[8] 《会计学原理》,夏冬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3 年[9] 《会计学精要》,(美) Antyony,R.N. 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年[10]《会计学》,(美) Carl.Warren ,中信出版社、 2003 年[11]《会计学——教程与案例》,[ 美国 ] 罗伯特· N.安索尼等著,骆珣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会计学原理是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将以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阐述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着重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属先修课程,其目的既是将学生引领入会计之门,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熟练地进行基本业务操作,也是为学生以后学习、掌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融会贯通作辅垫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会计的性质、职能、对象,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能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熟练地进行基本业务操作,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的编制。

本课程的重点:会计基本理论、六大会计要素、账户、借贷记账法、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业务核算、财产清查、三个基本环节(凭证、账簿、报表)的熟练操作。

本课程的难点:会计基本理论、借贷记账法、主要经营过程业务核算、三个基本环节(凭证、账簿、报表)的熟练操作。

1、平时分占20%,期末考试80%2、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 其中单选 10%、多选 5%、判断 10%、简答 10%、计算及编表 15%、业务处理 50%(占总评分的 80%)3、平时成绩确定方式: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均为平时分的考察内容(占总评分的 20%)4、题源:试题库随机组卷。

二、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分配章目教学内容学时课堂讲授实验(上机)第一章总论 4 4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8 8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运用24 24第五章会计凭证 4 4第六章会计账簿 4 4第七章财产清查 4 4第八章会计报表8 8机动 4 4复习 4 4合计64 64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史,理解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会计的含义、内容、对象、职能和目标;深刻理解并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程序与方法,会计学及其分支的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教学的重点是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难点是对会计对象的理解,包括资金运动的两个侧面和会计六要素;会计的基本假设等。

【主要内容】第一节会计与会计环境一、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所谓会计环境是指影响并决定会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客观条件和特殊情况,包括会计思想、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以及审计等。

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会计思想、会计法制、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它是应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现代会计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古代会计发展阶段(二)近代会计发展阶段(三)现代会计发展阶段三、会计环境因素会计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主要包括:(一)社会经济水平(二)科学技术水平(三)文化与教育水平(四)政治与经济制度状况第二节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含义1.含义2 .特点二、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涵义(二)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三、会计的职能(一)会计的基本职能1.反映职能2.控制职能(二)会计的其他职能1.评价职能;2.预测职能;3.参与决策职能等。

四、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也称为会计目的,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标准。

包括:(一)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会计信息(二)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会计信息(三)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五、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信息质量特征(一)会计的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假设;2.持续经营假设;3.会计分期假设;4.货币计量假设;(二 )会计的基础权责发生制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一、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一)会计确认(二)会计计量(三)会计记录(四)会计报告二、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一)设置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凭证(四)登记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会计报表第四节会计学及其分支一、会计学二、会计学分支(一)按研究内容不同,可划分为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

(二)按会计知识涉及的不同范围的会计主体不同,可划分为社会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和环境会计。

(三)按会计所反映的活动目的不同,可分为营利组织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及科目内容,掌握设置账户的必要性和基本结构;重点掌握会计恒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会计要素的影响;掌握复式记账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本章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它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对会计要素的深刻理解,对会计恒等式及账户的掌握与运用,对复式记账法的原理的理解和记账规则及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掌握与运用;难点是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复式记账原理及复式记账法的运用。

【主要内容】第一节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一、会计要素(一)资产(二)负债(三)所有者权益(四)收入(五)费用(六)利润二、会计恒等式(一)恒等式的建立基本恒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 +所有者权益=负债 +所有者权益(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第二节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2、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3、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4、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可比性;5、简明适用性。

(二)会计科目的级次1、总分类科目2、明细分类科目二、账户(一)设置账户的意义1 . 设置账户的意义2.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第三节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原理二、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四)会计分录(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2.账户余额试算平衡法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运用【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巩固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系统地掌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要求明确工业企业资金循环过程及主要经济业务内容;理解并掌握工业企业资金循环过程中主要账户的设置、性质、用途、结构及相互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各环节的主要核算内容的核算与记录,紧紧抓住资金循环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把握好账户设置的系统性;有关分配率的计算与选择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账户的核算内容;难点为过程的费用分配与成本计算。

【主要内容】主要是以工业企业为蓝本阐述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包括资金的筹集、采购、生产、销售和分配过程的业务核算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资金筹集过程业务核算一、企业资金筹资渠道(一)权益资金和借入资金(二)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二、自有资本投入的核算“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的核算。

三、借入资本的核算“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的核算。

第二节生产采购过程业务核算一、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一)购入不需安装固定资产的核算(二)购入需安装固定资产的核算(三)自制固定资产核算二、材料采购的核算(一)材料采购业务账户的设置“材料采购” 、“原材料”、“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 、“应交税费” 、“材料成本差异”等。

(二)总分类核算材料成本的分配、计算与结转。

第三节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一、账户设置“生产资本” 、“制造费用”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 、“库存商品”。

二、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一)直接费用的核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二)间接费用、期间费用的核算(介绍ABC 法)间接人工、固定资产折旧、预提费用、待难费用等。

(三)间接费用的分配与结转分配率的计算与确定。

(四)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与结转第四节产品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一、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销售收入的确认;销售收入业务账户的设置;销售收入业务的核算。

二、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账户设置;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三、营业费用的核算账户设置;营业费用的总分类核算。

四、营业税金的核算账户设置;主营业务税金的总分类核算。

第五节利润及分配过程的业务核算一、利润形成的核算(一)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核算(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三)所得税的核算(四)利润实现的核算二、利润分配的核算(一)账户设置(二)利润分配的总分类核算第五章会计凭证【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问题。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会计凭证概念,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熟练地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正确使用会计凭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