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学原理及实践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及实践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目的会计学原理与实践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包括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财务会计课程的入门课。

本课程以原理的说明为主,不拘泥于一时的制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会计的基方法和基本程序,突出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各会计核算方法。

●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机地与现实的会计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也应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要在课外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专业实践。

2、加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练习。

●本课程的的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确认;2、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难点:1、业务的确认;2、会计报表的编制。

●本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第一章总论(讲授2学时讲授)【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学习,应该了解会计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掌握会计的涵义,职能,目标,会计对象与要素,会计基本准则、会计方法,及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等内容。

【重难点提示】会计方法,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等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含义只能与目标一、会计的含义二、会计的只能与目标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与币值不变第三节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一、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二、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会计恒等式的静态表现形式四、会计恒等式的动态表现形式1、会计恒等式的扩展2、经济业务发生时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第四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2、相关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第五节会计方法一、会计方法1、会计核算方法2、会计分析方法3、会计检查方法二、会计核算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4、设置与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8学时讲授)【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明确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的必要性,原则;了解账户与科目的关系,账户的结构;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种类。

【重难点提示】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第一节会计科目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三、会计科目的分类1、总分类科目2、明细分类科目3、会计科目的编号四、会计科目表第二节会计账户及其基本结构一、设置会计账户的必要性二、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1、账户的基本结构2、账户的四个指标三、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第三节会计账户的分类一、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二、账户按按详细程度分类三、账户按期末余额分类四、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7学时讲授)【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种类。

【重难点提示】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第一节借贷记账法概述一、单式记账法二、复式记账法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含义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1、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符号2、借贷记账法账户的设置及其结构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4、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及其账户的对应关系5、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第三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第四章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和成本计算(12理论+4实践讲授)【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地掌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并以制造企业日常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为例,在采用借贷记账法的情况下,掌握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并利用这套账户体系进行日常的会计账务处理。

【重难点提示】掌握如何借贷记账法第一节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的内容和目的一、会计确认1、会计确认概念2、会计确认标准二、会计计量1、会计计量概念2、会计计量模式第二节筹资业务的核算一、筹资业务核算的具体内容二、投入资本的核算三、借入资本的核算第三节供应业务的核算一、采购过程核算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三、材料采购成本计算1、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2、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第四节生产业务的核算一、生产过程核算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1、材料费用的核算2、工资及福利费的核算3、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的核算4、其它费用的核算5、制造费用的核算三、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结转1、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2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第五节销售业务的核算一、销售过程核算需设置的主要账户二、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第六节、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一、财务成果的构成与计算二、财务成果核算需设置的主要账户三、利润形成的会计处理四、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第五章会计凭证(2理论+2实践学时讲授)【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复核,以及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重难点提示】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概述一、会计凭证的概念二、会计凭证的作用三、会计凭证的种类第二节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二、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三、原始凭证的审核第三节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二、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三、记账凭证的审核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二、会计凭证的保管第六章会计账簿(2理论+2实践学时讲授)【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学习,应该明确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的作用、要求;了解会计账簿的种类,掌握各种会计账簿如何进行登记,登记入账后如何进行对账和结账。

【重难点提示】掌握各种会计账簿如何进行登记,登记入账后如何进行对账和结账。

第一节会计账簿的的意义和种类一、会计账簿的概念二、会计账簿的作用三、会计账簿的种类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一、会计账簿的基本结构二、会计账簿的启用和登记规则三、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1、序时账的设置与登记方法2、分类账的设置及其登记方法3、辅助账的设置与登记方法四、记账错误的更正方法五、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第三节账簿登记与使用的规则一、账簿的起用二、账簿登记的规则三、更正错账的方法第四节、对账和结账一、对账1、账证核对2、账账核对3、账实核对二、结账1、结账的意义2、结账的主要内容3、结账的基本程序第五节、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一、账簿的更换二、账簿的保管第七章财产清查(4学时讲授)【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作用、种类、方法。

【重难点提示】掌握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程序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一、财产清查的概念二、财产清查的作用三、财产清查的种类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一、财产清查的盘存制度二、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三、财产清查的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程序二、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2学时讲授)【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财务报告编制意义及其构成,报表设计原则和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作用,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了解财务报告的报送,汇总和审批以及会计报表分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

【重难点提示】掌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作用,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

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的概述一、会计报表的概念与种类二、财务报告的作用三、财务报告体系的组成四、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第二节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二、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四、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分类五、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六、资产负债表编制举例第三节利润表一、利润表的概念二、利润表的作用三、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四、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五、利润表的编制举例第四节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量表的性质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三、现金流量及其分类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第五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性质与作用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第六节会计报表附注一、编制财务报表附注的意义二、财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三、其他财务报告第七节会计报表分析一、会计报表分析的作用与意义二、会计报表分析的步骤和方法第九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3学时讲授)【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各种核算组织程序的主要特点,优缺点和适用X围【重难点提示】掌握各种核算组织程序的主要特点第一节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二、组织账务处理程序的要求三、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第二节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和核算要求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核算步骤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X围第三节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一、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内容二、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X围第四节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一、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和核算要求二、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三、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核算步骤四、汇总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X围第五节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一、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内容二、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下账务处理的步骤三、日记总账核算组织处理程序的优缺点和适用X围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4学时讲授)【知识点提示】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会计工作组织是会计工作的组织保证,它包括配备会计人员,设置会计机构,制定会计法规,以及会计档案的保管。

【重难点提示】了解如何配备会计人员,设置会计机构,制定会计法规,以及会计档案的保管。

第一节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一、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二、组织会计工作的内容三、组织会计工作的要求第二节会计人员一、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二、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三、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四、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五、总会计师制度六、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七、会计工作交接第三节会计机构一、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 -..二、会计机构的设置三、会计机构的形式第四节会计法规和会计档案一、会计法规体系二、会计法三、会计准则四、会计制度五、会计档案的概述六、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考核方式1、考试方法:考试;2、本课程其期末考试占70%,期中考试占15%,作业占15%。

- - 总结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