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IPO操作流程[企业上市辅导]
IPO操作流程[企业上市辅导]
IPO项目流程及申报材料的制作
创业板改制上市流程(依据创业板征求意见稿)
IPO过程职责分配
公司及其董事:准备及修订盈利和现金流量预测、批准招股书、签署承销协议、路演 保荐人:安排时间表、协调顾问工作、准备招股书草稿和上市申请、建议股票定价 申报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准备会计师报告、资产评估报告(资产评估师)、复核 盈利及营运资金预测 公司律师:安排公司重组、复核相关法律确认书、确定承销协议 保荐人律师:考虑公司组织结构、审核招股书、编制承销协议 证券交易所:审核上市申请和招股说明书、举行听证会 股票过户登记处:拟制股票和还款支票、大量印制股票 印刷者和翻译者:起草和翻译上市材料、大量印刷上市文件
为了避免投资者非理性抬高价格,建议可以考虑同时对实反映出其意愿申购数量
现阶段改革措施——完善网下报价约束机制(续)
方案一 单价位初步询价
方案二 多价位初步询价
方案比较
初步询价时每个配售对象仅可提交一个申购价位以及该价位对应的申购数量 如果配售对象报价低于最终确定的价格区间下限,则该投资者丧失继续申购资格
企业上市辅导合作
IPO过程职责分配 IPO发行制度改革后的操作程序简介
IPO项目流程及申报材料的制作 创业板改制上市流程
IPO过程职责分配 IPO发行制度改革后的操作程序简介(适用于上证所上市项目)
第一章 《指导意见》提出的近期改革措施 第二章 改革后的IPO发行操作程序简介(适用于上证所上市项目) 第三章 新股投资风险特别提示公告
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情 况,合理设定单一网上申购账户的申购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 千分之一
加强新股认购风险提示: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刊登新股投资风险特别公告, 证券经营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向投资者提示新股认购风险
具体操作程序
询价对象下属的配售对象一旦参与了初步询价报价,则不能再参加网上申购,交 易所和登记公司将于T日屏蔽该配售对象的已报价账户以及所有关联账户参与网上 申购
询价与定价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刊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和发行公告后向询 价对象进行推介和询价,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投资者进行推介。询价分为初步询 价和累计投标询价。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 在发行价格区间内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第13条)
询价对象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初步询价,询价对象申请参与初步询价的,主承 销商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未参与初步询价或者参与初步询价但未有效报价的询 价对象,不得参与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第15条)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根据发行规模和市场情况,合理设定每笔申购的最低申 购量
询价对象在参与初步询价时,应明确列示下属的拟参与本次发行的配售对象的报 价明细
配售对象的报价明细须包括:价格及各价位所对应的申购数量
针对“低报高买”和“高报不买”现象采取措施:如果配售对象在初步询价阶段 的报价低于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区间下限,则该投资者丧失继续申购的资格,只 有当投资者的报价高端高于最终确定的价格区间下限,该投资者方能继续申购, 但申购时有最低申购数量的限制
询价对象应当遵循独立、客观、诚信的原则合理报价,不得协商报价或者故意压 低或抬高价格。(第17条)
证券发售
询价对象应当承诺获得本次网下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3个月,持有期自本 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第25条)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的,当发行价格以上的有效 申购总量大于网下配售数量时,应当对发行价格以上的全部有效申购进行同比例 配售。初步询价后定价发行的,当网下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下配售数量时,应当 对全部有效申购进行同比例配售。(第29条)
如果配售对象报价高于最终确定的价格区间下限,则配售对象可以在确定的价格 区间内的任一价位进行申购报价。配售对象填报的申购数量应不低于其初步询价 时填报的数量,而且其在初步询价中提交的申购数量的一定倍数将成为其在累计 投标询价中所能申购的上限
每个配售对象可提交多个申购价位,以及不同价位对应的申购数量 为避免报价过于分散,可要求配售对象所报价格组成的价格区间宽度不能超过一 定范围(比如不得超过20%) 配售对象在累计投标询价阶段的最低申购量为其所有入围价位(最终价格区间下 限之上的价位)对应的累计有效申购量,最高申购量为其最低申购量的一定倍数 (比如两倍)
单价位初步询价方式,操作简便,利于投资者理解报价,但一个价位不容易充分 地挖掘价格敏感性
多价位初步询价方式,操作更复杂,投资者理解和报价难度会增加,博弈的维度 增加,但有利于体现价格张力
现阶段改革措施——优化网上发行机制和加强新股认购风险提示
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
网上网下发行分开:对每一只股票发行,任一股票配售对象只能选择网下或者网 上一种方式进行新股申购,所有参与该只股票网下报价、申购、配售的股票配售 对象均不再参与网上申购
设置“最低申购量”和“最高申购量”:
07年以来大盘股发行中参与初步询价的询价对象家数平均为155家,参与网 下申购的配售对象家数平均为355家。考虑到设定网下最低申购量的目的是为 了防止“高报不买”,减少投资者盲目报价,最低申购量原则上不应过低, 例如可设置为:网下发行规模的【百分之一】或【1亿元】(可根据项目实际 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IPO过程职责分配 IPO发行制度改革后的操作程序简介(适用于上证所上市项目)
第一章 《指导意见》提出的近期改革措施 第二章 改革后的IPO发行操作程序简介(适用于上证所上市项目) 第三章 新股投资风险特别提示公告
IPO项目流程及申报材料的制作
创业板改制上市流程(依据创业板征求意见稿)
现行IPO发行体系-《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达到一定规模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网下配售和网上 发行之间建立回拨机制,根据申购情况调整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的比例(第32条)
现阶段改革措施——完善网下报价约束机制
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 具体操作程序
询价对象应真实报价,询价报价与申购报价应当具有逻辑一致性,主承销商应当 采取措施杜绝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