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噪声监测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噪声监测

环境监测综合实践
-------噪声监测
姓名:学号:
班级:环境111
专业:环境工程
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图书馆是读书、学习的地方,应当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因而本实践对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进行噪声监测与评价。

通过对噪声声压级的监测,计算连续等效声压级,与环境噪声标准作比较,对噪声进行评价,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噪声噪声计等效声级
目录
1前言 (1)
2相关原理知识 (1)
2.1噪声的概念 (1)
2.2噪声的量度单位 (2)
2.3噪声产生的原因 (2)
2.4噪声的分类 (2)
2.5噪声的特征 (2)
2.6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3)
2.7噪声的管理 (3)
3监测地点和时间 (3)
4监测方案 (3)
4.1监测仪器 (3)
4.2监测方法 (3)
4.3监测条件 (4)
5数据处理方法 (4)
6评价标准 (4)
7监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5)
7.1数据处理 (5)
7.224小时声级变化图形 (6)
7.3昼夜等效声级 (6)
7.4结论及讨论 (6)
8参考文献 (7)
1前言
噪声监测作为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环境保护行业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是每一位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必修课。

一方面,它作为环境学科中专业课的基础课,另一方面它又是培养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课程。

噪声污染和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一样是当代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但噪声与后者不同,它是物理污染,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致命,且与声源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噪声源分布很广,较难集中处理。

由于噪声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且能够直接感觉到它的干扰,不象物质污染那样只有产生后果才受到注意,所以噪声往往是受到抱怨和控告最多的环境污染。

噪声会干扰人们的睡眠、工作和学习,强噪声会使人听力损失。

这种损失是累积性的,在强噪声下工作一天,只要噪声不是过强(120分贝以上),事后只产生暂时性的听力损失,经过休息可以恢复;但如果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每天虽可以恢复,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过强的噪声甚至能杀伤人体。

图书馆作为特殊的公共场所,安静的环境是图书馆读者最最基本的条件和要求,因此,从图书馆建筑的建设规划开始,图书馆员和建筑师就应想方设法控制图书馆内的噪音污染,通过各种努力为读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图书馆,噪声会影响我们的阅读和思考,影响我们的心情。

因而,对图书馆进行噪声监测和评价,有其现实意义。

2相关原理知识
2.1噪声的概念
物理学定义: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生理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噪声的来源很多,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是噪声。

2.2噪声的量度单位
dB(Decibel,分贝) 是一个纯计数单位,本意是表示两个量的比值大小,没有单位。

2.3噪声产生的原因
1)振动所产生的噪声(转动机械,冲击,共振,磨擦)
2)流场所产生的噪声
3)燃烧产生的噪声
4)环境噪声
5)其他噪声
2.4噪声的分类
1)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
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

2)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400Hz的低频噪声、400~1000Hz的中
频噪声及>1000Hz的高频噪声。

3)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等。

4)噪声按来源可分为:交通噪声,职业噪声,建筑噪声,飞机及其他
噪声。

2.5噪声的特征
1)可感受性
噪声是一种感觉公害,一般的公害可以根据污染物排放量来评价,而噪声公害则取决于受污染者心理和生理因素。

在评价噪声时,应考虑不同人群的影响。

2)及时性
与大气、水质和固体废物等其他物质污染不一样,噪声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一旦声源停止辐射能量,噪声污染将立即消失。

3)局部性
与其他公害相比,噪声污染是局部和多发性的。

噪声源辐射出来的噪声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或受到障碍物的吸收,噪声能量被很快的减弱掉。

2.6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危害:
1)对听力的损伤
2)对睡眠的干扰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4)对语言交谈和通讯联络的干扰
5)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
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7噪声的管理
1)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噪声的允许值在 75~90 分贝。

2)保障交谈和通讯联络,环境噪声的允许值在 25~50 分贝。

3)对于睡眠时间建议在 35~50 分贝。

3监测地点和时间
地点: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
时间:2014年5月25日—5月26日9:00-22:00 22:00-9:00
4监测方案
4.1监测仪器
GENTER 321/322噪声计
4.2监测方法
定点测量,进行24h连续监测。

测量的量是一定时间间隔的 A 声级瞬时值,动态特性选择慢响应。

定点测量法:在标准规定的城市建成区中,优化选取一个或多个能代表某一区域或整个城市建成区环境噪声平均水平的测点,进行24h连续监测。

测量每小时的L Aeq及昼间的L d和夜间的L n可按网格测量法的测量方法测量。

将每一小时测得的连续等效A声级按时间排列,得到24h的声级变化图形,用于表示某一区域或城市环境噪声的时间分布规律。

1
本实验在图书馆选取了一个有代表性的阅览室进行24小时定点测量。

4.3监测条件
噪声测量的依据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及其附录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普查方法(补充件)》。

测量时一般应选在无雨、无雪时(特殊情况例外),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噪声计可以手持或固定在三角架上,离地面高1.2m。

5数据处理方法
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无规律噪声,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本实验用等效声级表示。

根据公式L eq=L5O+d2 / 60,d=L10—L90
式中:L10——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L50——测定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L90——测定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

6评价标准
噪声对人的影响与声源的物理特性、暴露时间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所以噪声标准的制订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保护听力、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们对噪声的主观烦恼度和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等方面。

对不同的场所和时间分别加以限制。

即同时考虑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性。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

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2
7 监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7.1 数据处理
7.224小时声级变化图形
7.3昼夜等效声级
时段 昼 夜
Leq(平均值)/dB4131.5
7.4结论及讨论
对照上面的标准GB3096—82可知,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的噪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且非常安静,适合同学们读书、学习。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赖于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地处郊区,不会受到交通、工厂以及建筑施工的干扰;其次,学校大面积地种植树木和草坪,可以起到吸收声能和阻碍噪声传播的作用;另外,图书馆内的书架、桌椅等都采用了木质设备,并且地面也是新型橡胶地板,能够很好地吸收和控制噪声。

3当然,同学们自觉保持安静也是图书馆噪声达标的重要因素。

总之,是学校和学生们共同营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样优良的条件,用心学习。

8参考文献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 [S].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S].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3蒋新,刘尧琪.图书馆的噪音分析与控制[A].图书馆建设,200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