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 PPT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 PPT


电视不让你看,你当时是什么感觉?你当时觉得很不公平,现在
她就是这么觉得的。
鼓励儿童发展共情能力的方法
1、让儿童把注意力转到他人的感觉上来,问他如果他 处在别人的位置上,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2、让儿童明白,他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 包括给你带来的感受。
3、向儿童解释清楚为什么别人会产生这种感觉。 4、明确地告诉儿童(或是让他自己去发现)什么样的
(一)谈话法
案例分析 压岁钱
师:压岁钱是谁给你们的? 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 师:你们想用压岁钱干什么呢? 幼1:我用来买布娃娃。 幼2:我用来买玩具飞机。 幼3:我用来买动画片。 幼4:我把钱收起来,长大以后买真的飞机。…… 师:想想,怎样使用压岁轻最有意义? 幼1:把压岁钱给妈妈买菜。 幼2:用压岁钱买苹果给爷爷吃。 幼3:用压岁钱买书,妈妈说小朋友多看书会很聪明。 幼4:把钱捐给希望工程,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8、当儿童表现出对他人的体谅时,应予以赞 同。当儿童不这么做时,应表现出你很失望。
9、把你的共情感觉同你的孩子共享。 10、鼓励儿童与一些有共情能力的同伴做朋友。
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
(三)角色扮演法 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学前
儿童扮演其中相应的社会角色,使学前 儿童体验角色的情绪情感,并表现出与 该角色一致的社会行为的方法。
三、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
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教师的语言传递影响学前儿童 的社会认知,一般来说,对于社会环境、 社会文化的学习多采用这类方法。
三、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
(一)谈话法 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前儿童
围绕一个生活中的主题,回忆已有的生 活经验,进行交流的方法。
三、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案例 无法安静的孩子们 吃午饭时,小朋友们表现得有些不安和急躁,说话声
音由小到大,老师提醒小朋友:进餐要安静。小朋友 稍微收敛了一点,可没过几分钟,又开始说话了,并 且越来越大声,老师开始有些恼火了,说道:“你们 能够安静些吗?如果再大声说话的,今天的小红花就 没有了!”这招还真灵,大多数小朋友不再敢说话。 饭后,老师告诉小朋友要在语言区看书,可只有几个 乖巧的女孩子遵守规则,其他小朋友都跑到建构区里 玩了。有几个调皮的小朋友还趁老师不注意追闹起来 了。 小朋友们看起来有些纪律问题,这些纪律问题产生的 原因是什么呢?你如何对待孩子们的吵闹呢?
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
(二)共情训练法 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
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使儿童在以后的生 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 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案例分析

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 (二)共情训练法
一个5岁女孩一个人荡秋千已经很久了,但还是不让她的妹妹 玩。这时,女孩母亲走过来开始和她交谈。

母亲:我知道你很喜欢荡秋千,但是妹妹也喜欢荡秋千啊。
她想来玩一玩。

孩子:可我不想下来嘛。

母亲:我知道。但是以前妹妹可是把秋千让给你玩过,她还
给你玩了她的玩具呢。你看她都等了那么长时间了,你是不是也
该让她玩一会儿才公平呀。

孩子:但是是我先来的呀。

母亲:是啊,是你先来的。可是你还记不记得以前妹妹霸着
二、以观察、实践为主的方法
主要通过让学前儿童实际参与活动来影 响他们的社会行为,一般来说,社会环 境、社会规则、人际交往等方面内容的 教育,多采用这类方法。
二、以观察、实践为主的方法
(一)参观法 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
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会设施或 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 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 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活动设计
内容梗概
一、理论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 二、模式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题方案设计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日常区域活动设计 (三)学前儿童常见社会性行为问题的表现 (四)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常用的指导方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语言教育 健康教育
艺术教育
语 言 教 育
科学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 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 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 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 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 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 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 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为 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二、以观察、实践为主的方法
(二)实际法 指教师创造一定条件,组织学前儿童亲
自参与某项活动,感知、体验或学习某 种社会实践技能的社会教育活动。
二、以观察、实践为主的方法
(三)行为练习法 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
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 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三、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
(二)讨论法 指教师指导学前儿童就某些社会性问题、
现象、事物相互启发、交流意见的方法。
三、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 (二)讨论法
案例分析 如果有小朋友乱丢玩具,又抢玩具又打人怎么办? 师:如果有小朋友乱丢玩具,又抢玩具又打人怎么办? 幼1:把他的手绑起来。 师:那他只打人没骂人,绑起来,别人以为他什么都坏怎么办? 幼2:那把他打人的手切掉好了。 师:那他以后想用那只手做好事,可是却没有手了怎么办? 幼3:切掉手会流血,太可怜,还是叫他以后不要乱丢就好了。 师:谢谢你的好心,切掉手太可怕了!如果以后忘记,还是乱丢
行为更能体谅他人。 5、让儿童明了你是理解他的,关心他的感受的,尽量
想办法帮助儿童实现愿望,起码是部分愿望---就算现 在不能,在将来也要做到。
鼓励儿童发展共情能力的方法
6、不要期望儿童一下就很明理,花时间慢慢 讲给他听。
7、通过提醒儿童回忆他们自己的相同经历。 来让他们去理解他人的感受。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 主要通过环境熏陶和情感激发来影响学
前儿童的情感和行为,一般自我意识、 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多采用这类方法。
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
(一)陶冶法 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
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 前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