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案例

我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案例

我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案例
桂璇希望小学王照华案例描述:
新学期开始,我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五年级三个班英语,五年级这
群孩子自三年级起由于种种原因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英语基础很差,后来在四年级老师的努力下,英语学习兴趣稍有起色,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是把学英语看作是一件苦差事,不会说英语,别人说简单的英语也听不懂。

我想,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最重要,但小学高年级英语一周只有3节课,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焦思苦虑后还是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最有效。

英语课堂中的表现性评价更
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出最佳的表现。

通过事先了解,我知道这群孩子四年级课堂上几乎不比赛读单词、也不分角色读let’s talk ,所以开学第一节课学完单词后,我先让孩子们分男女两大组、分南北排两大组pk读单词,再读对话。

同学们刚开始觉得挺好玩,在老师给予鼓励的评价后,同学们怕被另一组pk倒,所以一些平常不敢开口读英语的孩子也大口,朗朗读起来。

两组pk完后,互相评价读的怎么样,这时同学们大胆的互相评价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然后鉴于对手组的评价,再pk一边,最后老师进行评价总结,同学们兴致高涨,英语学习兴趣也有了提高。


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小组pk,互相评价的方法上课,课堂学习效果很理想。

案例反思:
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
评价学生己经取得的发展成就。

它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在这理念的支持下,我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入手,课后我实施班分小组教学,小组的构建有尖子生,也有学困生,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让学生在学习上结伴,互相帮助,进步大的同学还有小喜报等奖励,使全班学生都有机会开口朗朗说英语。

三.评价维度和观察点说明
根据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探究和思考的过程等等,我从课堂参与度、观察习惯、倾听习惯、模仿习惯、表达习惯这几方面制定课堂评价观察表,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日常观察。

学生的课堂表现主要从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两方面来进行评价,两个维度分别有9和12颗星,共21颗星,分为四个等级。

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学生自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

学生自评是学生根据在课堂上参与活动的实际情况给星形进行涂色认定,教师评定是由老师根据评价标准给星形涂上颜色,并附上老师的话,老师的话主要由三方面组成:既对学生予以评定,也适当指出学生在课堂表现的不足,并提出下一阶段学习的建议。

美国评价专家斯蒂金斯认为,任何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都取决于该课堂所运用的评价的质量,如果评价能够在课堂层面得到良好的运行,那么学习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为了确保学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前就应该清楚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后的表现是怎样的。

”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学、对学习的判断,更是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