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2018·荆州)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传记文学名著。
B . 《名人传》是一部记载名人丰功伟绩,讲述名人精彩人生和巨大贡献的传记作品。
C .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
D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书写 (共2题;共9分)2. (5分) (2016七上·闽侯期中) 书写题。
请你用正楷字认真地抄写下面的语句,让家长、老师共同分享你练习书写的成绩吧!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 (4分) (2018九上·宁波月考)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生命需要不断的跋shè________。
不管昨天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的灵园里开了多少朵花,那是属于昨日的,若你一心沉湎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更qīng________纯的欢欣。
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yùn________育。
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chéng________,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三、其他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8九上·金华月考) 给下文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注音书写汉字“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家族、父母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折射出的无形家风,带给孩子的则是有形的力量。
这种有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________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
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都会打上家风的烙________印。
好家风yùn________育好作风。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中,家风早已是行为准则,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教育的第一场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木细胞,家风的huì________聚构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状态。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5. (6分) (2017八上·库伦旗期末) 用课文原句填空(1) 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2)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崔浩《黄鹤楼》)(4)树树皆秋色,________ 。
(王绩《野望》)(5)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6)通过《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
”两句,可见杜甫因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6. (3分)名著阅读。
(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完成的著作是《________》。
(2)保尔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一段名言,是他在________(人名)等烈士的墓地上的内心独白。
(3)根据内容续写。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水浒传》,我们能感受到梁山好汉除暴安良的决心,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________7. (7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把该词用现代文语言进行描述。
(2)“卜算子”是________名,“咏梅”是________,前两句是________。
(3)“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意思是说明________。
8. (15分) (2017八上·靖江月考) 阅读刘攽的《新晴》,完成小题。
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简析第四句中的“偷”字的表达效果。
(3)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9. (35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寒夜有灯苦读书胥加山①读小学时,因生活贫困,家处偏僻,家里一直没通上电。
没有电的夜晚,春夏秋日天长还好过,趁天黑前完成作业就行了。
可一到冬天,白天那么短,放学回家的路上,天就黑了。
吃饭可以摸黑吃,作业可不能摸黑写呀!于是母亲就用废墨水瓶做了个煤油灯。
母亲的手很巧,在瓶盖上钻孔、用铁皮卷灯芯空管、用棉花捻灯芯……一切准备好,母亲又把废墨水瓶擦干净,往墨水瓶里倒满煤油,让灯芯浸湿煤油,划着一根火柴,点燃,片刻老家的土屋里充满了光亮,喜得我们涨红了脸……②有煤油灯相伴的夜晚,读书写字,是件多么幸福温馨的事呀!母亲从不让一点光亮浪费。
我们兄妹围着煤油灯做作业时,她也丢下能摸黑做的活儿,借着如豆的灯光,或缝补衣服,或纳鞋底。
父亲也被她吩咐在一旁或搓绳,或编织渔网,就连家中的老黄狗和大黑猫也在灯光下和平相处玩闹着……③煤油灯的上熄是由母亲掌管的,因为煤油也是家中的一项开支。
为节约开支,母亲总是精打细算,坚决反对我们在灯光下打闹玩笑。
她认为灯是为学习而亮的,因而幼小的我们就学会了珍惜灯光。
然而当我们上到四五年级的时候,学会了阅读,母亲却变得很大方,时常倒满煤油,她纳鞋底陪着我阅读至深夜……由于在煤油灯下阅读时间太长,鼻子间常挂着两道黑灰。
第二天一时没发现,上课时,常被人笑话。
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中能有一盏玻璃罩子灯,因为那时一般人家都用上了玻璃罩子灯。
④家中用上玻璃罩子灯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
但煤油是有计划的,母亲总是托人想多买回些,可一次次总是落空。
母亲每天把玻璃罩子擦个晶亮,把灯芯旋到最低,这样既保证了亮度,又节省了煤油……后来,我的一位英语老师知道我有夜读的习惯,她请在乡供销社工作的哥哥为我捎来10公斤煤油,且免费!⑤读初三,学校要求住校。
那时学校早通电用上日光灯,可学校每晚十点半准时熄灯,这可苦了有夜读习惯的我。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省吃俭用买了个手电,每晚偷偷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和书中的人物同悲喜……⑥我离家去外市读中专,家里也通上电,母亲信中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当时我就想,放假回家一定买盏台灯夜读至天明……然而中专四年,父亲的病一年重于一年,我的台灯梦想也一拖再拖,直拖到参加工作。
⑦说起那盏陪伴我有12年的台灯,还有一个小故事。
那年我刚参加工作,我把工资全给了父亲看病,晚上看书,只能在职工宿舍里就着100瓦的大灯泡下夜读,后来怕影响同事们休息,时常蹲在厕所里夜读。
一次被值班的工会主席发现了秘密。
那一年,我获得“先进工作者”,看别人获得奖品不是热水瓶就是洗脸盆,唯独我获得一盏精致的小台灯。
后来才知道,那是工会主席特意奖给我的,鼓励我夜读更多的书……⑧台灯梦圆了,我夜读的劲头更足了,也正是那盏台灯的陪伴,我爱上了写作。
⑨从的演变,光亮一次比一次照亮我夜读的心灵,也象征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人民的生活正朝着更光明处前行……(1)联系全文来看,“寒夜有灯苦读书”中的“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一是指。
(2)本文是如何写“我”伴灯苦读的?请把这样的句子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3)伴“我”读书的“灯”是如何演变的?请在第⑨段的横线上填写这一内容。
(4)文中第②自然段一连用了三个“也”字,请你品味它的表达效果。
她也丢下能摸黑做的活儿,借着如豆的灯光,或缝补衣服,或纳鞋底。
父亲也被她吩咐在一旁或搓绳,或编织渔网,就连家中的老黄狗和大黑猫也在灯光下和平相处玩闹着……(5)文中对母亲这一形象刻画得尤为鲜明,请你简要概括其性格特征。
(6)从结构和内容上来看,文章第⑨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7)唐朝诗人颜真卿的《劝学》中曾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名句,由此看来,自古以来文人学子便有夜读的习惯。
你都知道哪些名人“夜读”的故事?请列一例并简述其情节。
八、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0. (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炼(锻炼)之未定。
B . 时韩退之权(代理)京兆尹。
C . 岛具(详细地)对所得诗句。
D . 神游(离开)象外。
(2)下面划线的“之”字的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①炼之未定②引手作推敲之势③观者讶之④退之立马久之⑤因与岛为布衣之交A . ①③B . ②⑤C . ③④D . ①⑤(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翻译恰当的一项是()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A . 于是(贾岛)一下子就被官吏推搡到京兆尹(韩愈)面前。
B . 于是(贾岛),一下子就被左右两边围拥着的官吏阻拦在京兆尹(韩愈)面前。
C . 马上,担任左右护卫的官吏在京兆尹(韩愈)面前阻止了他(贾岛)。
D . 马上,担当护卫的官吏停下来并拥护在京兆尹(韩愈)面前。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2015·随州) 在芸芸众生中,有经天纬地、万人景仰的强者,但更多的是怀揣理想、从容淡定的平凡者。
拒绝平庸,回归平凡,将是社会生活的新常态。
会审视欣赏平凡,能体味感悟平凡,有平和的心态,耐得住平凡,生活会被演绎得一样精彩。
与平凡而有个性的人相伴,做平凡而有意义的事儿,体验平凡而有味道的生活……请以“与平凡相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答案:略二、书写 (共2题;共9分)2、答案:略3、答案:略三、其他 (共1题;共4分)4、答案:略四、默写 (共1题;共6分)5、答案:略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6、答案:略六、诗歌鉴赏 (共2题;共22分)7、答案:略8、答案:略七、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5分)9、答案:略八、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0、答案:略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