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罐防腐施工方案

水罐防腐施工方案

一、工作内容:1000m3、200m3水罐各一台,内外壁防腐:内外壁喷砂除锈;内壁环氧玻璃钢二布五涂,外壁涂刷氯磺化漆两底四面。

二、编制依据:1、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2、《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88;3、《涂料使用量测定方法》GB1758-79;4、《涂料厚度测定法》GB1764-7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前处理工艺安全》GB7692-87;6、《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7、国家或行业相关的其他标准及技术规范;8、我单位现有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和资料。

三、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1 从材料供应厂家采购满足本工程需要的各种材料,且其性能满足甲方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1.2 各种防腐涂料应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查报告或产品说明书等书面质量证明材料。

1.3 各种原材料运达施工现场后报甲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经认可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

1.4 如果对某些材料的材质有疑惑,可采样到当地权威部门进行二次化验进行鉴定。

2、人员准备:2.1 委派公司有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副经理一名,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工程的全面工作;2.2 委派工程师一名,负责工程的技术工作;2.3 委派安全员和质量检查员各一名,分别负责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检查工作;2.4 委派熟练除锈、防腐工参加本次施工(根据甲方提供工程量的多少及工期要求来确定具体人数,最终以满足甲方对工期的要求为准)。

3、施工器具准备:工程开工提前,拟投入本工程的各种施工器具应全部进场,施工器具应运转正常。

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器具有:搅拌器、空气压缩机、砂罐等。

四、施工工艺流程:1、外壁防腐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表面处理(喷砂除锈)——检查合格——涂导氯磺化底漆一遍——检查合格——涂氯磺化底漆一遍——检查合格——涂氯磺化面漆一遍——固化、检查合格——涂氯磺化面漆一遍——固化、检查合格——涂氯磺化面漆一遍——固化、检查合格——涂氯磺化面漆一遍——固化、检查合格——验收、移交。

2、内壁防腐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表面处理(喷砂除锈)——检查合格——涂刷环氧底漆一遍——检查合格——环氧漆二布三涂——固化、检查合格——涂刷环氧面漆一遍——固化、检查合格——验收、移交。

五、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1、表面处理:1.1 施工方法:采用干法喷砂除锈。

1.2 除锈后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88规定的Sa2.5级,即:除去金属表面上的油脂、铁锈、疏松的氧化皮、浮锈等杂物,允许有附紧的氧化皮,同时除去钢材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

钢材表面锚纹深度在40~80μm之间。

1.3 喷砂除锈后应在4h内完成质量检查及涂完第一道底漆。

1.4 喷砂除锈:1.4.1 喷砂采用的压缩空气应干燥洁净,不得含有油污和水分,并经以下方法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将白布和白漆靶板置于压缩空气流中1min,其表面用肉眼观察无油、水等污迹。

1.4.2 喷砂的砂粒采用的磨料应干燥洁净、无油污、杂物;含水量应小于1%。

磨料粒度组成:全部通过7筛号,不通过45筛号,20筛号筛余量不得小于40%。

1.4.3 喷砂施工工艺指标如下:喷嘴入口处空气压力:≥0.55MPa ;喷嘴直径:≥8mm;嘴射角:30°~75°;喷距:80~200mm。

1.5 在喷砂达到要求后,所有的磨料、灰尘等,包括脚手架上面,都要清除干净。

1.6 表面处理合格后至涂敷第一道底漆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8h。

如果表面在8h间隔内出现锈蚀现象,涂敷前应对锈蚀部位重新进行表面处理。

1.7 表面处理经甲方质量管理人员验收合格,且办理隐蔽工程记录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涂料配制:2.1 涂料配制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2.2 涂料配制时,采用机械式搅拌器搅拌均匀,避免产生气泡,避免水和杂物混入。

2.3 涂料配制时要控制好粘度,不要过稀或过稠,调整粘度时要使用被调涂料的专用稀释剂,不得乱用。

涂料配制使用的工具应保持干净,不得混用。

3、涂料涂装:3.1 涂装施工方法:采用刷涂和滚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以滚涂为主,刷涂为辅。

具体施工方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3.2 预涂:对于人孔、焊缝等难以施工的部位需进行预涂。

预涂要用刷子或滚筒进行,对焊缝采用刷涂。

采用刷涂法施工时,应用力均匀,采用滚涂施工时,滚筒蘸料应均匀,不要过多;滚涂时用力应均匀且不要过大,并应保持匀速;滚筒应沿同一方向滚压,每遍方向可不同。

3.3 刷涂方法施工:刷涂是手工以刷子涂漆的一种方法。

刷涂时应按下列要点进行操作:3.3.1 对干燥较慢的涂料,应按涂敷、抹平和修饰三道工序进行操作;3.3.2 对干燥较快的涂料涂刷操作:应从被涂物的一边按一定顺序,快速、连续的刷平和修饰,不宜反复刷涂;3.3.3 刷涂的走向:刷涂垂直表面时,最后一次应按光线照射的方向进行;3.3.4 刷涂的漆膜,厚度应均匀适中,过厚易产生流挂、起绉,过薄易露底和产生针孔,并要施工多次才能达到规定的厚度。

3.4 滚涂施工:辊涂是用辊子进行涂装施工的一种方法,辊涂时,应按下列要点操作:3.4.1 把辊子按W形轻轻地滚动,将涂料大致地涂布于被涂物表面,接着把辊子作上下密集滚动,将涂料均匀地分布开,最后使辊子按一定的方向滚动,滚平表面并修饰。

3.4.2 在辊涂时,初始用力要轻,以防流淌,随后逐渐用力,致使涂层均匀。

3.5 为保证涂层涂膜厚度,可以控制涂料的用量,即一定面积使用一定量的涂料。

3.6 完工后的涂层表面,必须膜厚均匀光滑,表面没有灰尘、干喷(即涂料未到达钢材表面已经固化)、磨料以及流挂等,如果有,需进行修补。

对于多次喷砂处理时,必须预防喷砂过界造成的涂膜损伤。

3.7 施工时,每道漆的涂敷间隔应严格按厂家提供的涂料产品说明书执行,下一道漆宜在上道漆表干后涂敷。

3.8 对于多道涂层配套,不同涂层要在搭接区内呈阶梯状搭接,使每道后涂层都可以覆盖住先涂涂层。

3.9 为保证漆膜颜色符合设计要求,在涂装面漆前要进行试涂,确认漆膜颜色达到设计标准时再进行整体涂装。

为使整体颜色一致无色差,面漆应进统一采采用同一厂家、同一生产批号的油漆。

3.10 涂刷时不能用力过大,回刷次数不宜过多,涂刷时应纵横交织涂刷可以增加每层涂料相互粘结,并能补充相互之间涂刷不足之处。

3.11 施工时应按照从上到下的施工顺序,最后一遍面漆涂装应按顺光方向涂装。

涂装时应精心操作,达到涂层涂刷均匀一致,无漏涂、起泡、变色、失光等缺陷。

3.12 每一遍涂料表干后,经甲方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且办理隐蔽工程记录后方可进行下一遍涂料的涂装施工。

六、施工环境: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以15~30℃为好,环境湿度小于80%。

同时金属表面温度在露点以上3℃。

七、施工注意事项:1、表面处理施工注意事项:1.1 施工场地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防雨、防露水的设施。

1.2 涂刷底漆时空气中应无粉尘。

1.3 施工人员应配带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具。

以免发生人生事故。

1.4 照明采用低压电源。

1.5 底漆涂刷后应加以保护,以免在以后的防腐施工时返工。

2、涂料施工注意事项:2.1 施工现场应有防雨、露水和灰尘的设施。

2.2 施工现场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禁止一切明火,照明应采用低电压电源。

2.3 施工用具应清洁,每次施工完后,各种工具应清洗干净以备再用。

2.4 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消防器材,注意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5 涂料在配制及施工过程中,严防水和杂物掉入涂料内,以免影响涂层的质量。

2.6 第一道底漆全部完成后,应彻底清除施工现场的一切杂物。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时不允许带入砂粒、泥土等杂物。

2.7 每道工序施工前应对施工表面进行清扫,以确保被涂表面清洁干净。

2.8 雨天及环境湿度大于80%时,应停止施工,以免造成涂装质量缺陷。

2.9 涂料涂装时,要待上道漆膜达到表干后,再进行下道涂料的涂装;以防止出现漆膜起皱,桔皮等质量缺陷。

八、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应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达到以下标准要求:1、表面处理:金属表面锈后,达到GB/T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与除锈等级》中规定的Sa2.5级标准。

Sa2.5级,即: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涂料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的轻微色斑。

2、涂料涂层质量检查:2.1 外观:涂层应表面光滑平整、颜色一致,无针孔、气泡、漏涂、流挂、皱皮等缺陷。

2.2 孔隙率检查: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无微孔者为合格。

2.3 厚度与层数:用测厚仪测定,涂层厚度要求均匀,涂层的厚度及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九、安全保证措施:1、参加工程施工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施工前必须进行施工安全技术教育,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2、设置专业安全员,负责施工安全的监督与检查工作。

做到保障有力。

3、临时用电安全措施:3.1 防腐施工过程中需接装临时电源时,应提出临时用电申请,将施工场地位置、施工用电总容量报建设单位,由电气专工负责接装。

在防腐现场施工用电区域划出禁区,并设置围栏、挂牌示警。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高处施工应采用低压安全灯。

3.2 所有的电器设备必须接地,每个电源开关应安装漏电安全保护开关,一切电器工具在使用完后或操作人员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

线路架设严格按照规范、规定进行架设,输电线不得使裸线。

照明装置应采用保护罩保护,防止灯泡打破引起火灾,电压不得高于24V,灯线必须是皮线,不得漏电。

4、施工安全措施:4.1 在高度2米以上的脚手架或吊架上进行操作时,应戴安全帽及安全带,对高、低血压、弱视、耳聋、平足等健康上有异常的人,严禁高空作业。

4.2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必须经安全监督部门检查确认后方可使用,脚手架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待修复后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管脚手架必须按规定要求挂安全网,安全网挂设要牢固,每隔1~1.5米距离与脚手架作捆绑。

至少在作业区的一步脚手架及作业下步脚手架外壁挂上安全网。

4.3 防腐涂料及其稀释剂为易燃品,且各种溶剂多为有毒、易燃液体,挥发出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可成为爆炸性气体,材料库应注意防火、防爆,为此现场设专用库房,材料库应保持良好通风,同时配备足量的灭火器、砂子等消防器材及用品。

并设专人负责看管,保证消防道路畅通。

4.4 防腐涂料应密封保存,库房应阴凉干燥,温度以10℃为好,但不能低于0℃。

夏季应能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4.5 防腐涂料中有些原料和稀释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或刺激性。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患有慢性皮肤病或对某些物质有过敏反应者不应参加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