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思维和想象

第六章 思维和想象

1.分析是在头脑中把 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 个部分、方面或个别 特征的思维过程。例 如,把动物分解为头、 尾、足、躯体;分析 一个句子由哪些语言 成分构成等,都属于 分析过程。
讨论:修自行车师傅在修车时,将 一辆自行车分为若干个零件或部分。
请问:这是分析吗?为什么?
强调在头脑中进行,修车师傅把 自行车分解成各部分,不是分析, 而是折卸
明明比兰兰高 平平比王华矮 明明比丁丁矮 兰兰比王华高 小松比丁丁高
谁最高?
小松最高
发散思维
某农场发生了 一场火灾,这 火灾是怎样引 起的?
•漏电起火 •烘烤起火 •油料起火 •柴草起火 •坏人放火 •死灰复燃而起火 •其他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测验题例
底边3米高2米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如果你从高楼顶上让一个垒球和一个铅球同时
(二)按思维活动探索的目标方向的不同划分
1.集中思维,又叫辐合思维、求同思维:
是指综合已有的信息,朝着同一方面,得出一个 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或思维活动。
2.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
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 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或思维活动 。
辐合思维
二、思维的种类
(一)根
1.直观动作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 3.语词逻辑思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分类: 1).感知运动思维(2岁前)--感觉、知觉与运动与外界平衡 2).前运算思维(2-7岁)--表象思维,缺乏概念守恒与可逆 3).具体运算(7-12岁)--具体运算图式与初步逻辑运算,有概念
✓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 形象来解决问题。
✓艺术家、作家、设计师等更 多地运用形象思维。如欧洲 的麦田迷宫、教堂迷宫,园 明园中的叠石迷宫。
3.语词逻辑思维(7岁以后)
✓是指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 念,推理等知识来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是借助于语词、符号来思考。哲学家、 数学家经常运用这种思维来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 问题。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人不仅运用语言为载体进行思维,而且人的思 维成果与思维的产物,必须借助语言才能记载、
巩固和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得以积累。 同时,我们可以以语言为媒介,在人与人之间进 行心理的沟通和思想交流,实现经验的
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以意识的形 式存在
如:杜鹃-----有一种叫杜鹃花, 一种是杜鹃鸟
四、思维的一般过程
思维过程(即心智操作过程)包括: 1.分析与综合 2.比较 3.抽象与概括 4.系统化与具体化
(一)分析和综合
•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一切思维活动, 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形成到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 头脑的分析与综合。
深刻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和超越自己。 ------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人为什么需要思维?
人类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局限性
=眼睛:可见光390—760nm(毫微米) =耳朵:声波20—20000Hz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过去(恐龙、兵马俑)—现在—将来(气象、经济、职业)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事物本质和规律带有蕴 涵和内隐的特点
可见,儿童自然概念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辨别样例(正例和反例) 而获得的,而成人则主要通过发现属性和学习规则来获取概念。
(2)可以分出事物的表面特性和本质特性,使认识深 化;
(3)可以分出问题的情境、条件、任务,便于解决思 维问题。
(4)通过综合,人可以完整、全面地认识事物,认识 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整体地把握问题的情境、条 件与任务的关系,提高解题的技巧。
二、比较
✓ 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
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
2.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 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 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把“人”的本质属性——能言语、能 思维、能制造工具综合起来,推广到古今中外一切人 身上,指出:“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 工具的动物都是人。”这就是概括。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1.具体化是指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 般概念、原理与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 维过程,也就是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心理现象
认识过程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注意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 等
个 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
第二节 概念的获得
一、什么是概念 1.含义:人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
如:什么是“铅笔”?铅笔是一种书写的工具,它 有铅笔心,而且写字后能够用橡皮擦去。
分析“铅笔”这一概念的特征。 首先,铅笔是代表一类事物的,它包括了各种各样 的铅笔; 其次,只有那些具有“有铅笔心,写字后能够被橡 皮擦去的书写工具”才是铅笔。
2.系统化是指在头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 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在掌握整数、分数、小数 知识之后,可以概括归纳为有理数;当数的概念扩大, 学习了无理数之后,又可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括为实数; 掌握了虚数之后,又可把实数和虚数概括为数,从而掌 握了系统的数的知识。
三、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一种以词为单位、以语法为构 造规则、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个体掌握和使用活动过程则称为言语。
1、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语言是思维活动的载体
概括性:每一个词都有它特定的意义,标 志一类事物。词作为特殊的刺激物,就 成为现实中一类事物的信号。
物质性:语言具有声、形的物质形态,是 具有一定物质外壳的刺激物。
2. 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 方面、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例如,把文学作品的各个情节联成完整的场面;把 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业成绩、健康状 况等方面联系起来,加以评价,作出结论等都属于综 合过程。
3.分析与综合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有不同作用。
(1)通过分析,人可以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基本结构、 属性和特征;
=想知道桃子的滋味,怎么办? =雷与闪电是怎么回事?太阳黑子、黑洞?
生活迫使我开始思考我的人生和希望
一. 思维的概述 二. 思维的过程与规律 三. 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四.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五. 创造与想象 六. 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一)定义:思维是借助语言、 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 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 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和内部联系,并主要体现 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 活动中。
名人名言
一个不想思考的人是顽固者,一个不 能思考的人是傻瓜,一个不敢思考的人 是奴隶。
----杜伦孟德
人与动物的区别?
人类是万物之灵;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类 的自尊心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人类的不足:跑不快,感官不灵敏,力气
不大,身体不够灵活???? 人的头脑----理性、思考能力、创造能力;
自由下落,哪一个首先触到地面?
废弃的酒瓶能有何种用途? 写一首关于水和冰的诗。
发散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
✓流畅性: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变通性: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越 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强。 ✓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 新颖的见解。
发散思维比集中思维更具创造性
青少年创造力表现举例
内涵和外延是相反的关系。
44
(2)概念的等级和层次
概念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水平和概括的范围,从 而形成了概念的等级。如“金丝雀”、“鸟”、 “动物”、“生物” ,它们处在不同的层次上。
45
(3)概念和词
概念用词来表达、巩固和记载,但概念与 词不是一一对应的。
同一概念由不同的词来表示:医生与大夫 同一词表达不同的概念:千金—许多钱、 女儿。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认识。
思维是包括一系列心理操作(分析、综合、比 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的认知过程。
思维的具体表现:推理、判断、决策、问题解 决。
语言的理解与表达,事理的批评与判断,问题 的推理与解决,文艺的制造与创作,科学的创 造与发明,都离不开思考的过程。
(二)思维概念的主要特征 1.概括性
问题:
青少年创造力表现举例
问题:
甲:1.七个由大到小排列的圆圈 2.七个由大到小排列的鸡蛋 3.七个由大到小排列的乒乓球
流畅性:3分;(一共回答了3项) 变通性:1分;(因为这3项都是从形状上联系) 独特性:0分;(因为这3项全组人40%以上提出)
青少年创造力表现举例
问题:
甲:1.七个由大到小排列的圆圈 2.七个连续发出的乒乓球 3.一个快速运动的乒乓球的轨迹
✓ 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 都是通过比较来进行的。
✓ 只有经过比较,区分事物间的异同点,才能更好地 识别事物。
三、抽象与概括
1.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 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 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对人的认识,通过分析、比较,抽 出人类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即能说话、 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等,舍弃能吃饭、能睡觉、 能喝水、能活动等其他动物也有的非本质属性, 这就是抽象过程。
46
概念形成
(1)概念的形成:将分类信息纳入不同范畴的 过程。概念形成要基于正例和反例经验的不断 积累、辨别和修正。
儿童形成狗的概念:一个小女孩和爸爸一起散步,走到邻居家门 前,看到一只不大不小的狗,父亲说:“看,这是一条狗。”接着 他们又路过另一个院子,小女孩看到一只猫,她说:“狗!”父亲 纠正她说:“不,那是只猫。”小女孩想:“原来狗大猫小。”他 们又路过一个院子,这回小女孩看到一只小巴狗,她说:“猫!” 父亲说:“不,那是条狗!”小女孩糊涂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