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3、做一做:
一、填空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________、________的反映。
通过思维人能够认识事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3.思维最基本的过程是________与________。
4.幻想是________的特殊形式,幻想可以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划分为_________思维、______思维和
_________思维。
6.问题解决一般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7. 幻想是一种与________相联系,并指向______ 的想象。
8.创造想象是对已有表象综合加工的产物,加工的主要方式有:_____、
_______ 、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
1.概念的掌握是获得和运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的过程。
(
2.想象是一种超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创造。
(
3.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
4.我们在对某类事物进行比较之后,找出它们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这样的思维过程称之为概括。
(
5.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
6.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这是发散思维的表现。
(
7.动机是推动人解决问题的内部驱动力,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速度越快。
(
8.定势在解决问题中既起推动作用,有时又起消极作用。
(
9.梦基本上属于无意想象活动。
(
三、单项选择题
1.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
A.梦
B.幻想
C.空想
D.灵感
2.“鸵鸟不是鸟”这是思维形式的 ( 。
A.日常概念
B.科学概念
C.判断
D.推理
3.鲁班发明锯借助了丝茅草的启示,这种现象具体属于( 。
A.顿悟
B.观察能力
C.灵感
D.原型启发
4.看小说时,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 。
A.幻想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记忆表象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反映了( 。
A.表象的直观性
B.思维的间接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想象的有意性
6.在教学中,教师先举许多实例,然后再引出基本概念,这是思维的 ( 。
A.分析综合
B.比较判断
C.具体化
D.抽象概括
7.对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叫 ( 。
A.变势
B.适应
C. 定势
D. 态度
8.语言是思维的 ( 。
A.内容
B. 工具
C.结果
D.原因
9.问题解决的最佳动机水平应当是 ( 。
A.最强
B.中等强度
C.弱
D. 没有动机
10.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练习题,大多是 ( 。
A.直观行动思维
B. 抽象逻辑思维
C.再现性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1.教学中教师运用具体实例说明概念和一般原理,这种思维过
程称为 ( 。
A.系统化
B. 具体化
C.抽象和概括
D.比较
12.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是 ( 。
A.概括性和形象性
B.集中性和指向性
C.间接性和概括性
D.准备性和敏捷性
13.看到天上的白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大海、山峰或某种动物,这种想象是( 。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幻想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思维?思维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2.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过程。
3.什么是创造?创造思维有哪几个阶段?
4.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是什么?
五、案例分析
1.亚里士多德被誉为是西方的“圣人”,其著作被奉为“经典”不容置疑。
亚里士多德说过:推动一个物体的力取消后,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
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他看到这个事实:有人推辆小车走,如果他忽然停止推动,小车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走一段路,要使路面平滑,还会走得更远。
他由此进一步推论:如果毫无摩擦,小车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这个观点为后来牛顿的运动第一定理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另一些的观点,如: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也提出了有根有据的质疑。
结果通过事实推翻了亚氏的“圣言”,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这是什么思维品质,有什么意义?
六、论述题
1.试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并举例说明。
3.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及各自的作用。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做一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概括的间接的本质规律
2.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3.分析综合
4.创造想象理想空想
5.直观动作具体形象语词逻辑 6、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7.个人愿望未来 8.粘和夸张典型化
二、判断题
1.√
2.×
3.×
4. √
5.√
6.√
7.×
8.√
9.√
三、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B
5.B
6.D
7.C
8.B
9.B 10. C 11. B
12. C 13. A
四、简答题(答案参见教材
五、案例分析
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深刻性与广阔性(结合案例加以分析。
它在人类的创新和发展中有重要意义,但也应防止怀疑一切的不可知论。
六、论述题(答案参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