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努力推进农村公路“建养管运”一体化发展

努力推进农村公路“建养管运”一体化发展

努力推进农村公路“建养管运”一体化发展
XXX交通厅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兄弟省市的同行们:
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代表XXX交通厅,就近年来我省积极实施农村通达畅通工程、努力推进农村公路“建养管运”一体化工作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XXX农村公路概况
根据交通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策部署和XXX委、省政府的工作意见,2003年5月,XXX交通厅结合本省实际,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高度,谋划新思路,编制新规划、实施新举措,探索新机制、加快新发展,实施了以“乡村康庄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浙江农村公路历史上新的跨越式发展。

截至2006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农村公路社会总投资约201.6亿元,新改建通乡、通村公路路基、路面55726公里;新增等级公路通村里程25107公里,新增通等级公路行政村12625个,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由57%提高到90、23%;全省累计新增村道水泥、沥青路面27619公里,新通水泥、沥青路面行政村12945个,行政村路面硬化达由48%提高到80.76%。

全省有5个市和61个县(市、区)实现了等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均为100%的“双百”目标。

全省客运通达行政村
28916个,通达率为88.27%;共有农村客运站场411个,新增港湾式停靠站、回头站2877个;农村客运班车21655辆,农村客运班线3988条。

经过全省上下四年来的共同努力,截至2006年底,我省农村公路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的突破:一是实现了所有乡镇通等级化的水泥路或油路;二是本届政府农村公路建设的五年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其中9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通村公路等级化,80%以上的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或油路。

农村公路建设的大力实施,促进了城乡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乡文明向农村辐射,大大改善了浙江农民出行和交通环境,对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多方面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乘数效应”和“拉动效应”,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效益。

二、我省农村公路“建养管运”一体化的主要实践和做法:
我省农村公路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多元投资、坚持质量优先、坚持安全至上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模式。

坚持建管养并重,在抓好建设的同时,注重管养,巩固建设成果,发挥整体效益;坚持路站运一体,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客运及站场设施同步规划,积极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

(一)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主要实践
近年来,在交通部和XXX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级
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下,我厅从浙江实际出发,在农村公路建设中遵循“建养管运一体化”,从以下五个方面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工作:1.坚持科学指导,筹划实施农村公路建设。

一是在规划农村公路建设时,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贯穿“以人为本”这一主线,强调“五个结合”:即把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相结合、与易地脱贫和人口梯度转移相结合、与农村工业经济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土地资源和旅游开发相结合、与建设生态省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相结合。

制定了XXX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同时还开发了农村公路电子管理系统,实现一县一图一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平原、沿海经济较发达县和山区经济欠发达县,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标来指导开展工作。

2.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

在农村公路建设实施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并发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研究政策措施,筹措配套资金,落实工作责任。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下,交通部门会同发改委等部门认真履行行业职责,加强组织、指导、监督和服务,各相关部门如土地、环保、水利、财政、公安等部门大力支持、协调、配合。

农村公路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是一项成功的新举措,社会参与为这项工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我省社会各界和个人捐款已达到2.2亿元。

个人捐资在10万元以上的有69人,最高的个人捐款达120万元。

东阳一个县级市仅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