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元坝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资料汇编绵阳市交通局二○○六年二月目录一、【行程安排】1、、参观线路和图片资料……………………………………………………页2、、元坝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简介…………………页二、【重要讲话】1、王怀臣在全省农村公路发展现场会议上的讲话(摘要)………………页2、吴果行在全省农村公路发展现场会议上的讲话(摘要)…………………页三、【经验交流】1、坚持建管养运一体化建好富民兴区农村路/中共元坝区委、区人民政府………………………………………………………………………………页四、【探索实践】1、广元市农村短途客运管理暂行办法……………………………………页2、广元市元坝区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实施管理办法………………………页3、广元市元坝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意见………………页4、广元市元坝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页5、广元市元坝区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农村客运市场及站点建设管理的意见……………………………………………………………………………页6、坝区明觉乡灵宝村公路管护经费筹集办法……………………………页7、坝区明觉乡灵宝村公路管护经费管理办法……………………………页参观线路和图片资料元坝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简介元坝环线公路起于市中区龙潭乡,由北至南贯通明觉、白果、虎跳、香溪等12个乡镇,止于苍溪县永宁镇,全长130公里。
工程于2001年正式动工,按山岭重丘三级公路修建,路面宽度6米,沥青砼路面,沿线设臵标志牌、波形防护栏、警示桩等附属设施,总投资9750万元。
在环线公路建设中,坚持协调、可持续原则,整体推进建设、管理、养护、客运和服务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建设方面,突出民主修路和因地制宜,破解投入与质量难题。
一是广泛发动群众,实现了部门办交通向全民办交通、农闲办交通向全年办交通的转变。
采用“厚基层、薄面层”的办法和“群众打基础、区上搞硬化”的施工方式控制工程造价,路基整治和材料采备由乡镇组织群众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办法完成,路面铺筑由交通部门组织实施,就地取材,降低单价。
二是尽量利用原有道路进行改造,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保护了生态环境,并播种草坪2万余平方米,打造生态环线路。
三是加强质量监管,建设让老百姓放心的公路。
管养方面,突出分级负责和群众参与,保证完好畅通。
已成油路的大中小修工程由交通部门组织专业队伍实施,日常养护由乡镇和村负责。
实行管养分离改革,组建专业养护公司,妥善解决养护职工社会保障问题。
路政管理坚持日巡查制度,防治乱堆乱占、打场晒粮、挖沟引水、超限超载等行为。
积极开展建路、爱路、护路宣传活动,增强人人参与意识。
客运方面,突出方便群众和产业培育,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沿线建乡镇汽车站7个、招呼站20个,形成了客运站点网络。
组建成立了元坝区农村公交客运公司,根据地理环境和人口居住情况配臵6辆29座中级中型车分车队在环线上相向对开,市区均给予了一定的税费减免政策,执行0.15元/人公里的运价,让老百姓坐得上、坐得起。
在沿线重点打造了7个生态小康示范新村,完成环线路村社道路接道26处3000米,改造、新建猪、羊圈舍1.74万平方米,培育养殖大户600余户,引入业主建千头以上养猪场10余个,畜牧、优质粮油、烤烟等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大交通的形成带动了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大发展。
学习“元坝经验”,主要应学好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立足服务“三农”,推进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
二是学习自力更生精神和民主管理的方法。
元坝把发展农村公路作为建设新农村的载体,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作用,采用“群众打基础,区上搞硬化”的办法,号召“全民办交通,全年办交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才创造了今天的“元坝模式”。
发动群众要注意方法,窍门就在于采用民主的方式,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三是学习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
元坝生态环线公路标准的确定科学、适度,符合山区实际,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农村发展的需要。
元坝在发展农村公路的同时,注重结合小集镇建设、旅游发展、生态保护与恢复、闲臵资产利用、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带动了城乡面貌的较大改观。
元坝坚持管养分离,采用专业养护与日常养护“两手抓”的办法,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养护的积极性。
“元坝模式”是全市发展农村公路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王怀臣在全省农村公路发展现场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一、总结经验,推动我省农村公路发展跨上新台阶“十五”期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预计完成投资230亿元,占全省公路总投资的30.7%,特别是近三年农村公路投资超过160亿元,占“十五”全省农村公路投资的70%。
预计今年底,我省将基本实现乡乡通公路,公路通村率达到91%;油路(水泥路)通乡率达到67%,油路(水泥路)通村率达到20%。
农村公路的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回顾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历程,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是农村公路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工作,建立领导机构,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做到任务、责任、措施“三落实”。
在部、省出台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整合各类资产资源,制定征地拆迁、材料取用、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大农村公路投入。
(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是农村公路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科学规划。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
四是坚持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三)群众自愿、积极参与,是农村公路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各地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不修农民群众不需要的路,不修农民群众没有积极性的路,把过去“要我修路、要我护路”,转变为“我要修路,我要护路”,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许多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是农村公路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几年来,全省交通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公路交通建设方式的转变,取得了多项可喜的创新成果。
全国公路建设示范项目——川九公路的成功实践,塑了以人为本和安全、舒适、环保的公路建设新理念。
全国县际公路示范项项目——遂潼路的圆满完成,又创造了区域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协调发展、服务“三农”的新经验。
广元市元坝区探索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的发展新模式,成为指导全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又一典范。
二、提高认识,正确把握农村公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一)深刻认识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重要条件。
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既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
要通过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改善农村的交通运输条件,建立农村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保证人流、物流的畅通,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二)紧紧抓住农村公路发展难得的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
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将乡村道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初,国务院批准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支持农村公路发展。
二是各地农村公路发展的成功实践,为今后加快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各级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三)积极应对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二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需求较大。
三是农村公路管护任务艰巨。
此外,我省农村公路还面临地区发展不平衡、建养管不协调、技术水平不高、运输发展滞后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狠抓落实,努力开创省农村公路发展的新局面农村公路工作,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务求实效。
(一)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农村公路综合效益一是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不放松。
三是坚持路运并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二)坚持政府主导,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农村公路发展主的主导作用。
二是完善落实“政府领导,交通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工作机制。
三是加快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三)正确处理重大关系,努力激发农民群众建设农村公路的内在动力一是正确处理政府扶持与农民群众自力更生的关系。
二是正确处理放手发动群众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放手发动群众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重点是把握好政策界限,深入细致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认真搞好宣传发动。
二要尊重群众意愿。
三要政府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交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搞好养护管理。
四要同步开通农村客运,让农民早日享受农村公路发展的成果。
(四)加强廉政建设,完善和落实农村公路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
吴果行全省农村公路发展现场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一、“十五”期间我省农村公路发展回顾“十五”期间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交通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政策,实施了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通畅工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掀起了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
(一)农村公路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五”期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预计完成投资230亿元,占全省“十五”交通建设投资的30.7%。
2003年至今,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40489公里,新增油路水泥路4191公里,预计“十五”后三年将完成农村公路投资160亿元以上。
基本实现全省乡乡通公路目标;新增通公路的行政村3200个,通村率达88%,比“九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
全省建成农村客运站750个,通客运的乡镇达到4569个,通客运的行政村达36257个,分别占已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的95.5%和85%。
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也取得了初步进展。
(二)农村公路发展的基本经验第一,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推动农村公路快速发展。
第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从一开始就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指南,确定了随弯就势、利用旧路、先通后畅、保护环境等原则,引导各地合理确定建设标准,采用经济实用的结构形式,控制工程造价,缓解筹资压力。
第三,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原则,激发农民群众修建农村公路的内在动力。
既要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又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经验就在于坚持“三个民主”的原则,把修建农村公路化为农民群众自愿改变生存发展条件的强大动力不修农民群众不需要的路,不修农民群众没有积极性的路,把以前的“要我修路、要我护路”变成“我要修路、我要护路”,创造了很多新鲜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