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关系管理(考试资料)

员工关系管理(考试资料)

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第一章员工关系管理概述一、填空题1、员工关系是社会关系在企业这个组织系统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是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的,取代“劳资关系”的概念。

p12、就员工关系双方相互间应履行的义务而言,具有对等性与非对等性之别。

所谓对等性义务,是指一方没有履行某一义务时,他方可以免除另一相对义务的履行,如提供劳动与支付劳动报酬之间具有对等性。

所谓非对等性义务,则是指一方即使没有履行某一相对义务,他方仍不能免除履行另一义务。

p33、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除了员工关系管理之外,都有可能采用外包方式来处理。

p44、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是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

p55、利益关系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p56、心理契约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

p57、企业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内部绝大多数人认同并持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调整企业员工行为和人际关系的持久动力,它是企业精神的表现。

员工的团体价值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对于塑造企业形象和企业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p88、经济环境,一般包括宏观经济状况,如经济增长速度和失业率;也包括更多的微观经济状况,如在某一特定产品市场上雇主所要面对的竞争程度。

p109、在诸多政策环境中,就业政策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的员工关系的影响最为直接。

p1110、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并通过企业的各种活动表现出来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或是作为特定群体的企业组织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和调节矛盾的典型和特有方式。

p13 11、员工参与管理有多种形式,最主要的几种形式是分享决策权、代表参与、质量圈、员工持股、职工代表大会和建议方案。

p1612、当冲突发生时,首先要辨别冲突的类型,对不利的冲突必须加以解决。

例如,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并且理由合理时,适合采用协商法;当冲突双方敌视情况严重,并且冲突的一方明显的不合情理,这时可采用上级仲裁法;如果双方的冲突不是很严重,并且是基于基本认识的冲突,对于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则采用拖延法效果比较好。

p1713、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它是在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戏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精华,在主观理性人的假设下由企业管理研究员提出来的。

人本管理强调管理者要以人为中心,从人性出发,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做有情感、有尊严、有利益需求的社会人。

主张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际关系,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提高企业的效率。

p2014、人本管理的主要方式有情感沟通管理、员工参与管理、员工自主管理、人才开发管理、企业文化管理。

p20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指出:“越来越多的组织者已经是知识分子,他们是脑力劳动者,不再是老板的下属,二十合伙人。

”他还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

p2116、核心人才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人才载体,掌握了关键资源,是企业利润的源泉。

其次,对核心人才的绩效考核一般是结果向导型而非过程导向型,即雇主更多考虑核心人才为企业带来的利益,而非他们在企业中工作的规范性和程序性。

p25-26二、名词解释1、员工关系:答:员工关系是指管理方与员工及团体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利关系的总和。

p22、员工关系管理:答:员工关系管理是指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对企业中涉及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员工之间的各种关系、利益冲突和社会关系进行协调和管理的制度、体系和行为。

p43、劳动关系管理:答:劳动关系管理是指以促进组织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为前提,以缓和、协调组织劳动关系的冲突为基础,以实现劳动关系的合作为目的的一系列组织性和综合性的措施和手段。

p14三、简答题1、员工关系管理的特征?答:1、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是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

2、利益关系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3、心理契约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

p52、员工关系管理的必要性?答:1、员工关系管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

2、员工关系管理是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础。

3、员工关系管理是企业成功的根本条件。

p6-73、员工关系管理的目标?答:1、协调和改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

2、树立员工的团体价值。

3、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

p8四、论述题1、员工关系管理的意义?答:1、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是实现人与事最佳配合的重要手段。

2、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是激励优秀、鞭策后进的重要手段。

3、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有利于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

4、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是帮助员工实现自我职业规划的必要措施。

5、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能使员工更多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p9《员工关系管理》第二章劳动关系管理一、填空题1、劳动关系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是一个思想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信息传递与交流。

p302、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是劳动关系双方买卖的对象。

p303、劳动力是一种商品,但不是一种普通商品。

p304、根据《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必须年满16周岁。

劳动能力是用人单位录用决策的依据,也是劳动者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p315、国有企业产权的最终所有者是全体劳动者。

p376、新员工入职管理是员工管理的起点,入职管理成效直接关系到员工管理后续工作的开展。

p377、《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1 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2 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 6 个月。

p41 8、法律规定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除员工具备法定条件或自身要求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企业均应与员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p429、《劳动合同》对试用期次数的规定阐明了:“用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p4210、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p4311、对于试用期考核来说,最为注重的是考核的时效性。

p4512、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一特征也决定了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而不能同时与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

至于法律语序范围内的兼职人员,他们以兼职身份与单位签定的是劳务协议,而不是劳动合同。

p4713、劳动合同属于法定要式合同。

p4714、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实际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亲自履行原则和协作履行原则。

p4815、集体协商双方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p5616、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单位工会主席担任。

p5617、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

p5618、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单位人员代理。

p5619、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员工与企业签定;没有成立的,由民主选举的员工代表与企业签定。

p5920、集体合同可分为基层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地区集体合同等,我国集体合同制以基层集体合同为主导体制。

p5921、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受到集体合同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p6122、工会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发展相联系的。

p35二、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答:劳动关系是指作为劳动力所有者与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用人单位之间,以实现劳动为目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p302、劳动合同:答: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p463、集体协商:答:集体协商是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

p554、集体合同:答:集体合同是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p59三、简答题1、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答: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原则4、自愿原则5、协商一致原则6、诚信实用原则p47-482、集体合同的特点?答:1、集体合同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2、工会或劳动者代表员工一方与企业签订。

3、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

p59-60《员工关系管理》第三章员工沟通管理一、填空题1、沟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实质。

2、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创造出一种独有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的外在需求转化为企业员工自在的观念和自觉的行为模式,认同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及使命。

3、发展人际关系的最初阶段首先是相互认识。

4、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沟通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技术层次、心理层次和管理层次。

5、入职前沟通应在招聘选拔面试时进行。

6、详细介绍本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已有员工的情况、部门运作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

7、在岗位向下调整中,对于被降职的员工一定要提前沟通。

8、离职面谈责任人原则上由人力资源部和员工所属部门负责人共同组织。

9、对于最终决定同意离职的员工,由人力资源部进行第二次离职面谈。

10、沟通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要避免在公共区域。

单位的会议室往往是最佳的选择。

11、在面对面沟通中,如果双方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及时协商;也可以在吸收双方意见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设想,从而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

12、选择面对面沟通的条件是:①对方对你所提的问题很感兴趣。

②对方就比较忙,可能没时间来看你的书面文件。

③对方对你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意见,甚至会提出批评。

④当对方知道你的意见后,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而你又必须坚持,需要双方互相讨论才能统一意见。

⑤双方关系密切,使用口语自然而又随意。

13、书面沟通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需要沟通的人比较多而且分散,不适合当面沟通。

②对方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考虑你所提出的问题。

③对方需要将你提出的问题当做书面的记录加以保存,以便将来查询或当作凭据。

④对方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去完成你交代的工作,他们需要有书面的说明,这样可以按部就班,随时查阅。

14、Y式沟通网络是一个纵向沟通网络,其中只有一个成员位于沟通内的中心,成为沟通的媒介。

轮式沟通网络属于控制型网络,其中只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

15、环式沟通网络是指:此形态可以看成是链式形态的一个封闭控制结构,表示5个人之间依次联络和沟通,其中每个人都有同时与两个人沟通信息。

16、全通道式沟通是指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特别是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其中,每个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彼此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