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从容说课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为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内容。

要求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冶炼金属的方法,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观念。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了解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在书写冶炼Ag、Mg等金属的化学方程式时,要让学生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加深对冶炼实质的理解,同时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在讲铝和铁的冶炼时,可让学生观看高炉炼铁和氧化铝电解槽的图片或录像,可以带领学生去工厂参观,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理解金属单质的活泼性与选择冶炼方法之间的联系。

2.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常识性介绍金属的回收和利用,了解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

3.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观念。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冶炼金属的方法,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有关知识。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了解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环保意识。

2.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学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探究与活动,通过复习,了解探究过程的意义和方法,培养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介绍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和环保理念。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科学、热爱社会、关注生活。

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点提示教学重点:归纳能力、比较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这一章主要学习了资源的开发利用,下面我们进行系统复习。

推进新课第四章复习课,一、金属的冶炼[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填空。

投影:1.在自然界中少数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金属,其化学性质________;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金属,其化学性质________。

2.冶炼的实质:用还原的方法,将金属化合物中________离子变成________。

3.金属冶炼的步骤:第一步:矿石的富集。

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含量。

第二步:冶炼。

利用________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________把金属矿石中的________还原成________。

第三步:精炼。

采用一定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①热分解法:主要用于________金属的冶炼,如________。

HgO=====△ Ag 2O=====△②热还原法:常用的还原剂有________,用于中等活动程度金属的冶炼,如:Fe 、W 、V 。

WO 3+H 2—— Fe 2O 3+CO —— V 2O 5+Al ——③电解法:一般用于________金属的冶炼,如:电解制铝。

Al 2O 3=====电解 MgCl 2=====电解思考:金属的活泼性与金属的冶炼方法有何关系?二、金属的回收和资源的保护把废旧金属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回收利用,既减少了垃圾量,防止________,又缓解了________矛盾。

【例1】 已知在pH 为4~5的环境中,Cu 2+、Fe 2+几乎不水解,而Fe 3+几乎完全水解。

工业上制CuCl 2是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到80 ℃左右,再慢慢加入粗氧化铜(含少量杂质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

欲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下述方法中可行的是( )A .加入纯Cu 将Fe 2+还原为FeB .向溶液中通入H 2S 使Fe 2+沉淀C .向溶液中通入Cl 2,再通入NH 3,调节pH 为4~5D .向溶液中通入Cl 2,再加入纯净的CuO 粉末调节pH 为4~5[师]由于氧化铜中含有少量氧化亚铁,因此,跟热的浓盐酸混合后,除生成CuCl 2外,FeO 也溶解生成FeCl 2,要除去杂质离子Fe 2+,由于此时CuCl 2几乎不水解,因此Fe 2+也几乎不水解。

方法A 、B 由于反应不进行,因此都不可行;方法C 在通入氨气时,溶液中会产生NH +4,也不可取;D 方法是将Fe 2+先氧化成Fe 3+,由于溶液酸性较强,Fe 3+几乎不水解,再通过加入CuO的方法将剩余盐酸反应掉,使溶液酸性减弱到pH 为4~5,便可以达到沉淀Fe(OH)3的目的。

答案:D三、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师]请同学们归纳以下问题。

1.如何进行综合利用?2.电、煤、石油、天然气可得到哪些主要化工原料?3.举例说明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合成材料的主要原料。

四、环境保护你知道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吗?导致形成这三个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的三大危机是什么?请回忆、思考、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属于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造成的)?[师]请同学们自行分析,可以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例2】2003年10月,某市炼油厂的油罐泄漏,一台拖拉机行驶至附近时,“轰”的一声巨响,瞬间油罐起火,经及时扑救,大火经20个小时基本熄灭,可十几支消防队水龙头仍对油罐继续喷水6小时。

10月24日市环保部门对炼油厂和市区上空进行大气监测,其污染指标均未超过国家有关标准。

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1)该油罐起火的原因?(2)火灭后为何要继续向油罐喷水?(3)市环境部门要监测大气中哪些有害气体?(4)用烧碱溶液可吸收污染气中的有害气体,写出其中两种气体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

[师]本题是一道材料题,油罐起火的原因从燃烧的条件考虑,火灭后继续向油罐喷水还是从燃烧的条件考虑。

答案:(1)由于油罐泄漏,油罐中汽油逸出致使附近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汽油气体,当拖拉机行驶至此处时,发动机产生的火花或火星将空气中的汽油气体引燃,从而导致油罐着火。

(2)火灭后继续向油罐喷水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油罐的温度,使之低于汽油的着火点,防止汽油重新燃烧发生爆炸。

(3)监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有SO2、CO2、CO和NO2等。

(4)2NaOH+SO2===Na2SO3+H2O,2NaOH+CO2===Na2CO3+H2O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有关知识。

同学们通过自己归纳、整理,进一步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同时训练培养了归纳、比较能力,突出了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作用。

通过本节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习惯。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学习了审题解题的一般步骤及方法,了解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对例题的剖析,能够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布置作业习题 6板书设计第四章复习课一、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的步骤和方法二、金属的回收和资源的保护三、石油和煤的炼制四、环境保护活动与探究1.对废品进行回收利用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当地的废品回收站的调查,完成下表:×××市×××废品回收站2.水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今天却有大量的水体、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通过对当地的河流、湖泊进行调查,完成下表。

×××河流×××段备课资料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海洋环境海洋资源类型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

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四类。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

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目前,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于人类。

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 000多种鱼类。

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

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

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

但是,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

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是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海洋渔业生产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

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

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类来自海洋中腐烂的生物遗体。

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

这些地方通常是渔场所在地。

因此,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

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些温带国家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

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在充分利用近海渔场和浅海滩涂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业的同时,远洋捕捞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

海洋油、气开发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

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

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初只能开采从海岸直接向浅海延伸的油气矿藏。

80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大陆架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然后通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它标志着海底油气开发技术的水平。

工作人员和物资在平台和陆地间的运输一般通过直升机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