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通讯方式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通讯方式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们身边悄无声息的 发生着变迁!!!
报告总结: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 • 大的改变,不仅仅是在通讯工具方面,而 • 且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感谢祖 • 国,希望她永远繁荣富昌!!!
•
• • • • • • •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调查员调查单位:19#214
• 到了1981年,国家开始对普通百姓开放电话安装
政策。
• 也正是这一年,转盘式的电话走进寻常百姓家,
虽然样子
• 古板,拨号麻烦,但是拥有一部电话的家庭是少
之又少。 留有几分
• 这时的电话在刚刚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后还颇 • “阳春白雪”的孤寂。
• 九十年代初,电话开始走入寻常百姓之家,模式是更为先进的程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班 2012年5月4号
谢谢欣赏!!!
• 七十年代中期,几乎每个单位的收发室里 • 都会有一台摇把子电话,全天候有人接听。 • 打电话得摇下把子,让邮电局的接线员给 • 你接通电话若是挂发长途电途得看你的运 • 气如何,三、、二个钟头才接通是常事, • 若是挂发国际长途电话,更是让你等得心 • 力交瘁,因为那时候所有的国际长话均需 • 从北京或上海的电信出口局转接出去,没 • 三、五个钟头,几乎不可能接通,你在一 • 边骂骂咧咧也没用。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 年
社会通讯方式变化的调查报告
19#214
一、通讯方式的历史回顾
• 1、通讯的解释: • a、通报音讯。 • b、互致问候。 • c、互通书信。 • d、利用电讯设备传递消息。 • e、报道消息的文章。
2、古代的通讯方式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
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 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之后在各个时期, 人们为了传递信息,发明了各式各样的通 信方式。
名称,和影星洪金宝香港较早拥有移动电话的人, 他在片场当导演时,移动电话更是从不离手,并常 用手机发号施令。洪金宝本来就是香港影坛大师兄 级的人物,别人尊称他为大哥大。因他拿手机的照 片见报多了,香港媒体索性用“大哥大”来称呼手 机,并由此叫开来。无论此源头是否属实,“大哥 大”这三个字所携带的信息是明确的,在那个年代 它便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对于不久前还认 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共产主义的国人来 说,它所带来的震撼是必然的。这不仅因为它的昂 贵,也因为它所展示的高科技的神奇。
控交换机。有部分借改革开放政策先富起来的人,安装了电话, 但初装费高得吓人。 • “大哥大”!砖头似的模拟制式无线通讯接入机,名字要多响亮 有多响亮!一部几万元,非一般人所能拥有,真正的老板才有财 力负担得起,话费每分钟一元以上,还要交月租费但走在大街上, 回头率不少噢! • 大多数的中国人,家里的第一部电话,是这种90年代占统治地 位的按键式电话。这时,改革开放的成果开始显现,中国进入经 济高速发展的腾飞阶段,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改革开放的成 果开始显现,电话发展的大时代终于到来。随着“喂,小丽呀” 这一只经典广告的狂轰滥炸,无绳电话开始出现在百姓的视野中。 解脱了电线的束缚,电话可以在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发挥作用, 90年代末到到2000年代初,一部分时尚的城市家庭,率先让家 里的电话进入了“无绳时代”不过这一时期的无绳电话,主要是 模式数字信号的无绳电话。信号不稳定、电话杂音大、待机时间 短等等问题,使得无绳电话没有像按键电话一样得到真正意义上 的普及。 • 1993年,开始慢慢出现。不过那时人们常见的还是功能单一的 集群电话,也就是常说的“大砖头”,一部二、三万元,只有大 老板们才用得起,拿在手里就像身份标志一样,牛气十足,因为 当时它的确只有少数人用得起所以也因这称其为“大哥大“
烽 火 传 军 情
鸿 雁 传 书
鱼 传 尺 素
青 鸟 传 书
风筝通讯
竹筒传书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通讯方式
• 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 强世界文明之路。我们日常的通讯工具也随着我们日常的通讯工具 也随着这三十年来的改变而改变着或许有人还用过手摇电话一遍又 一遍的传递单位通知和下达文件……或许还有人因为兜里揣着BB机 而得意忘形对,我这是汉显的!边遍挥舞着你的大哥大”旁人一看 就知道你不是老板就是大款……或许,或许,实在有太多这样的或 许。电报,手摇电话、BB机、大哥大、手机、3G……这一连串耳熟 能详又让人回味无穷的字眼,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留有着一份 属于它们各自的空间回廊于它们各自的空间回廊
七十年代中期, 几乎每个单位的收 发室里 都会有一台摇把子 电话,全天候有人 接听。
村里有台摇靶子电 话还真是件天大的 喜事,对这个新式 的东西太多人充满 了好奇!
• 上世纪80年代,由于通讯工具主要是书信,所以邮局邮递员成为了那个年代
的热门职业,很多家人翘首期盼穿绿色衣服的邮递员停在自家门口,递上一 封家信。收到一封家书,往往是全家人集体开会,由识字的孩子念给全家人 听,当听到外地亲人健康平安的消息时,长辈们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以后父母想孩子了也可以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然后父母再回上一封热情洋 溢的信,孩子收到信当然也很激动啦。那时一封信承载着太多的情感。那时 一封信承载着太多的情感。80年代以后,电话开始涌进寻常百姓的家中,那 时,人们最常见到的大概就是这种拨盘电话
• 进入新世纪以后,各种各样的手机频频亮相,并且手机的功能越 •
•
来越多样化,如手机上网、摄像,听歌等等。 到2005年,3G手机作为新款手机又成了亮点这种手机成本更低、 功能更全、能耗更小。现在很多商人使用的是承载高速数据业务、 多功能、多媒体的高端手机相当于一台便携式的电脑,电脑它具 备智能化、大存储容量、高传输速率、高清晰显示等特点。在这 种智能手机和双网双待手机是针对商人而设计和生产的。为生意 的人经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其公司的 发展。更多的人需要就会有更多的生产力去生产该类商品,就会 带动通讯产业的发展和别的行业的经济的发展。越是科技的快速 发展,生产出来的通讯工具就越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快节奏发展 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与此同时,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截止2008年6月底,中国 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qq、msn成为大家沟通交流的工具即便 是远在海外,网络都可以实现视频聊天的功能。与此同时,人们 也开始借助网络满足自己更大的需求购物、教学、工作、娱 乐……随之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娱乐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 的人所接受这种方式借助一台设备实现点歌,唱歌,自带的动态 前景、背景与人像叠加录制成个人mv,网上进行打榜或投票。
第一款进入大陆的GSM手机:爱立信GH337
在模拟网的时代,GH337是第一款引进中国大陆的GSM手机。 当时广东数字网的支持下,GH337这部GSM手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GH337作为第一款GSM网手机,GH337虽然体重达到220克,且有 着130×49×24mm的“雄伟身躯”,但是与同时代的模拟手机相 比,已经算得上是“超小袖珍型”了。GH337适用于900MHz的 GSM网络,各方面性能都比模拟手机要好得多,并且有有抢线快、 接收信号灵敏等诸多优点。GH337掀起了手机市场的第一次抢购风 潮。
学号 主要职责
何光华 胡庆康 胡宇涛 王俊波 张文强 朱茂华
108103311 108103312 108103314 108103328 108103336 108103340
搜集数据(早期数据) 搜集数据(近期数据) 搜集图片(早期图片) 搜集图片(近期图片) 数据归档整理成文 数据归档整理成文
• 大哥大”它比“传真、“BP机”一词更快地过时。2001年6 • 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完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 • 大哥大成为历史名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哥大”已 • 不再流行了,黑白屏手机推出来后,因携带方便,迅速
• 被众多人接受,正式进入老百姓生活,进入了商人的生
• 意洽谈中。GSM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 大 哥 人们从封闭走向开放,仅仅只有激情和想法肯定 大 是不够的,还得借助工具。1987年大哥大进入中国, ” 它无疑成了加速人们信息沟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 摩 具。移动电话刚刚进入大陆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 托 名称,叫“大哥大”。这其实是香港广东一带,称 罗 拉 呼帮会头目的谐音。帮会一般管小头目叫大哥,而 3200 龙头老大自然叫“大哥大”了。据说,手机获得此